胡陈鲍氏溯源
鲍英清
周朝初年,周武王分封前代圣贤的后人,其中大禹的后人敬叔公在齐国当大夫,因有功,齐侯把鲍城(现山东历城县东部)封给他,因以为姓。故鲍氏为大禹正脉,敬叔公于公元前728年生一子叫鲍叔牙,所以后人奉鲍叔牙为鲍姓始祖。
钱文忠教授曾言:鲍姓子孙分居全国各地,最多是浙江省,要占全国鲍姓总数的15%,大部分居于宁波、温州、台州、金华等地。
我县鲍姓人口多集居在胡陈乡,素有“十里胡陈鲍”之称。县志记载:“胡陈庄十村九鲍,均是朝瑞公后裔,户口繁衍遂成宁海望族。”除此,长街的城塘、岳井、伍山、龙浦以及城关等地也分居不少鲍氏族人。这些鲍氏宗亲来自天台无疑,但到底是哪一村?众说不一,有说“山头鲍”,有说“溪头鲍”。去年全国鲍氏宗亲研讨会在天台召开,我有幸在天台县三合镇下涧溪看到鲍氏族谱(清乾隆年间修),得知胡陈鲍来自天台下涧溪,是溪头鲍。不过与山头鲍都是世德公子孙,系亲兄弟。
1240年,溪头鲍氏族人朝瑞公带队到胡陈龙头里(今日的胡陈二房)定居创业。这就是今天胡陈鲍的第一世太公——朝瑞公。
朝瑞公迁到胡陈,至今历773年。如今鲍氏集居地腾达村是市级全面小康村,胡陈村是县级全面小康村。他们视村民为一家人,翔凤头村90%是鲍氏,前几年新建祠堂,为使全体村民都能享用,在大门上不写“鲍氏宗祠”,而书“翔凤头祠堂”。鲍氏这一举措深得村民夸赞。
随着鲍氏子孙日益壮大,迁徙到外地去发展的也不断增多。响岩的延安公,明末先到象山丹城,后到福建省三洋县定居,繁衍生息,到今第15世孙已问世。
本世纪初,福建来了4位子孙代表到响岩寻根访祖,查到了直系太公。时隔一年,响岩、胡陈的鲍斯康、培根、英曹等族人前去福建回访,受到那边宗亲的热情接待。
子孙迁往他地居住历来都有,翔凤头三房迁到城塘,响岩迁往象山肖胡,胡陈迁往象山丁岙、樟岙等。这些鲍氏后裔,虽人居他地,但从没忘记祖宗,每年清明日都有子孙来朝瑞公墓前祭拜。
三房的良君公在明朝后期从胡陈去象山西周,后娶周氏为妻,至今400多年了,第15代“则”字辈孙也已问世。象山西周鲍家已有族人400多,在家的为当地经济建设尽力,外出经商、求学深造的也不乏其人,在美国、加拿大的博士、研究生有好几位,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企业家、学者也不少。这些人目前虽身居异国他乡,但都能反哺家乡。
说到西周鲍家,今年已91岁的再春叔不可不说。他在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20多年,都称他“老书记”,任职时,处处为民着想。许多老人对我说:“像再春哥这样的好干部不多的!”但愿他健康长寿。
在漫长的岁月中,胡陈鲍氏重德行事,晴耕雨读,淳朴为人。但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影响了文化教育,很少出名人雅士,民国年间的鲍雅先算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诗人。
民国年间翔凤头村民曾组成狮子队,其中鲍永当“铁臂老本”闻名四乡,至今人们还在传颂他的接骨医术以及超人的臂力。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离世,享年八十有九。
说起永当伯的臂力,还有两个小故事。他儿子早逝,当时孙子还在襁褓中。他个子矮小,要挑两只粪桶上山施肥,非常不便,索性就用两手,挈起二桶粪上山了,人们看到真是呆了。
有一年的元宵节,岳井村民请翔凤头狮子队去助兴,队员们中饭后就起程,他因家事夜饭吃了出门。当他走到岳井,表演早已开始,观看的人围得水泄不通。他要进场表演,已无缝可进,只得平行伸出两手,推开人群,把人们挤得颠三倒四。他一进场就打了两路棒,顿时喝彩声响彻广场,当时被挤倒的人们,也不再抱怨。
胡陈鲍氏从天台迁来700多年了,长期来子孙听从祖训,坚持爱国爱乡,事业有成,今天25代孙也已问世。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