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淮安市总多举措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本文字数:847

本报讯 (通讯员 蒋蕖) 今年以来,淮安市总工会坚持当好职工群众“娘家人”,以打造劳动关系预警网络为抓手,构筑劳动争议调处第一道防线,健全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机制,创新实施“送法工程”,全市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呈现新的面貌。

今年淮安市总以打造劳动关系预警网络为抓手,开发了涵盖街镇(园区)、村居和大企业在内的劳动关系预警信息平台,规模小、人数少的小微企业则建立区域性劳调组织,通过597名预警信息员及时掌握基层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信息,构筑劳动争议调处第一道防线。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5008个,区域性、行业性劳调组织337个,各类专兼职调解员9077人。

2011年,市总参与实施的淮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调处机制”正式运行。此举打破了部门间封闭运作、单兵作战的“行业壁垒”,将调解、仲裁、诉讼等各方资源全面整合,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处绿色通道。今年以来,淮安市总联合市人社局出台劳动法律监督与劳动保障监察协作办法,依托工会健全的组织网络优势和劳动行政部门刚性执法优势,通过人员互聘、信息互通、调解互邀、处置互动,形成相互配合、前后衔接、快速处置的劳动法律监督新格局,建立情况通报会商、联合检查、联合信息发布等三项工作制度,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与劳动保障监察协作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据统计,截至目前,淮安市通过一体化调处机制调处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达11000余起,案件调解率达92.5%,案件办结平均周期从过去的半年以上缩短至23.8天。

为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做好劳动人事关系风险防控,淮安市总通过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创新实施了“送法工程”,组织专门人员入社区、上街头、进企业和劳动力交流市场、农民工劳务市场,发放《劳动者权益状况调查问卷》,组织了70场劳动法律咨询志愿服务和65场劳动法律知识培训讲座,为企业和职工提供零距离法律援助。不久前,市总还组织全市各级工会对125家企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和劳动用工监督评估改进活动,指导企业经营者对劳动用工、工资支付、劳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等进行法律体验服务,规范企业用工,防控劳动用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