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04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橘乡文化·公告
2017年04月27日

发扬陶艺文化 体现乡土味道

——西城街道霓桥金村文化礼堂建设小记

阅读量:1011    本文字数:1730

■本报记者 缪安娜 蔡超逸

 

每一个村庄都有它独特的工艺技术,随着时间的流逝,知道传统工艺的人却越来越少。西城街道霓桥金村文化礼堂为了留住传统工艺,以“陶艺”为主题,传统学馆为辅,铺设了一条通往工艺与知识殿堂的道路。你可以在这放松自己的身心,置身于当时制造陶艺的场景,也可以享受在书海畅游,与友人话聊。

“以前村里开会都是在一个破旧的危房里进行的,每次开会都觉得房子要倒塌了,自从建了文化礼堂,就再也不用担心了。”霓桥金村村民林银根说。该文化礼堂于2016年7月底开始建设,2017年12月完工。

重拾传统文化

霓桥金村的文化礼堂里设置了陶艺馆、私塾馆、懿德讲堂、儿童春泥乐园、文化礼堂小舞台以及文化长廊。陶艺馆里陈列了古时制造陶瓷的工具,还有四幅陶艺制作的图文,馆里的墙上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时人们制造陶瓷的流程,取材、练泥、挑选设备、操作成型。陶艺是霓桥金村特有的传统工艺,霓桥金茶壶是黄岩唯一的瓷窑工艺产品,在以前是市民们夏日盛开水的必备之物。如今,这项工艺技术已近失传,文化礼堂便重新拾起村子传统工艺的一片片记忆,在这里展现给如今的人们。

在私塾馆里,老旧的骨牌凳、座钟、戒尺、八仙椅等静静地摆放着,木质的雕花细腻又不失大气,如今这些传统用具已经很少见了。“为了能丰富文化礼堂,村里的老人们拿出了自己家里有年代的传统物品,说要让这一代年轻人记住历史,记住传统。”霓桥金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程金红告诉记者。

在村民休息室里,13张老照片一一悬挂在墙上,仿佛在诉说着陈年往事。为了更好地突出“私塾馆”的文化氛围,村里在每一层楼道的墙壁上都绘上了“孝”“善”“儒风”等古风画文,带来了浓浓的中国风味。

丰富文化活动

一走进文化礼堂,在文化长廊上,社会贤达、军人风采、乡贤名士、历任村干部等内容都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你们看看,这都是我们霓桥金村的历史啊。”一位拄着拐杖的郑爷爷激动地说着。

在文化礼堂小舞台上,几位老人正全神贯注地看着戏剧,仿佛身临其境,时不时地跟着“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由于场地有限,霓桥金村将小舞台和播放室组合在一起,平时村民们就在“舞台”下欣赏节目。今年1月20日晚,霓桥金村文化礼堂举办村晚,别开生面的活动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看。参加表演的村民也很认真地排练,藏族舞蹈、越剧表演、“接地气”的三句半,舞蹈“金鸡报喜”等等节目都十分精彩。

“我六十多年没上台了,就读小学的时候上过台,这一次文化礼堂给我上台的机会,我很高兴。”郑先生说。

“自从建了文化礼堂,村民们自己组建老年合唱团,排练都很积极的,可以在文化礼堂舞台上唱唱他们年轻时候的红歌。”西城街道宣传委员王萍告诉记者。

文化礼堂虽然建成没多久,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三次活动——村晚,村民自行组织的大联唱、老年人大合唱等。“自从有了文化礼堂,我们这些闲赋在家的老人们就有处可去了,我每天都会来这里,跟大伙聊聊天,一起看电视,下下棋,比待在家里有趣多了。”正在看戏剧的林银根说。

展望美好未来

“我们还开设了儿童春泥乐园,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和玩耍环境。”程金红说。在儿童春泥乐园里,书架上摆满了孩子爱看的图书,桌子上也摆放着五子棋、飞行棋、跳绳等玩具。文化礼堂每月都有“春泥计划活动”,有“心灵驿站”健康课、青少年农耕体验、文体活动、观看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片、青少年篮球赛、少儿读书会等丰富的活动。

霓桥金村文化礼堂建设非常不容易,由于村子资金有限,仍有部分设施没有跟上,为此程金红需要经常去采购材料。“有时忙不过来,村党支部原书记会同我一起参与到建设文化礼堂中去。”程金红说,“文化礼堂虽然建了不久,但是我们和村民的关系拉近了不少,变得更加紧密了。”

“上了年纪的人对我们问到的历史事情,都滔滔不绝,很陶醉的样子。”王萍告诉记者,“村民们的文化生活相对比较空白,对文化认识相对比较遥远,自从建了文化礼堂之后,老百姓对文化礼堂充满热情,文化礼堂也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我们也会继续挖掘当地传统的东西,让文化礼堂体现乡土味道。”

“接下来,我们会响应村民的要求,在文化礼堂里为村民组织活动,并开展每月一次的便民服务,邀请专家前来讲座。”王萍说,“我们也会通过小品、三句半等文艺宣传的形式,将党的十八大精神、五水共治、多城同创、敬老爱老等内容传达给村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