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讲述劳动创造故事 见证一线劳模成长

    本文字数:6187

引言

大力宣传劳模先进典型,歌颂职工群众的伟大创造,彰显工人阶级的崇高品格,是江苏工人报的永恒主题;浓墨重彩地做好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精心讲好职工故事,是我们工会新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期以来我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立足工厂、工人、工会,深入基层一线,努力挖掘职工先进典型,再现劳模先进时代风采,持续推出了一大批重大典型报道,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在本报创刊65周年华诞之际,我们回眸曾经的努力,重温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旨在继往开来,在新时代,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敬业风气再做一份贡献。

我与《江苏工人报》相伴65年

——90高龄全国劳模禹正秋祝福《江苏工人报》永葆青春

本报记者  甘红

每天看报已成为全国劳模禹正秋和老伴的生活习惯。

 

【人物档案】

禹正秋,1928年生于南京,1945年开始从事投递工作。1952年当选江苏邮电管理局劳动模范,1959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并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亲切接待。

“我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看报读报,我与《江苏工人报》已经相伴65年了”。10月31日下午,90高龄的全国劳模禹正秋早早等在路口,领记者登3楼来到他住了33年的南京市邮政局宿舍。路上,他很兴奋地介绍读报长寿经。一进家门,他便捧出一摞报纸给记者看。

眼前的一摞报纸中第一张就是《江苏工人报》,记者便和禹老聊起了《江苏工人报》。90高龄的他思路清晰,从13岁在铁路工作开始讲到抗战结束后报考邮局。禹老告诉记者,他是1945年开始到南京邮政局工作的,每天就是送报送信。1952年,《江苏工人报》创刊时,他负责给南京市委大院所在的北京东路一带投递。“那时候没有手机,要了解国家大事都要通过报纸。所以我和同事都是7点钟开始先送报纸,保证人们及时看到新闻后,8点钟再开始送信。那时候,我们不仅要完成‘7报8信’(7点钟送报8点钟送信),更要做到“投送相见,正确及时”。禹老很自豪,说他这个“飞毛腿”还是投递班组的读报员,每天班前会都要为同事读报。

送了几十年的报,读了几十年的报,如今已是90高龄的禹老,仍然耳聪目明,并坚持每天看报的习惯。他说他喜欢看《江苏工人报》的《新闻点击》、《第一线》等栏目,还有第一版的《新闻速递》。上午读完报,他下午就到巷口告知街坊邻居每天的读报内容,从国内外大事到养生常识,每天讲得很开心。尤其是近期看到了很多有关十九大的报道,他就向左右邻居老人们宣传。他很激动,一个劲地说“我是一名老劳模,但我看到了、学到了许许多多新一代劳模身上优秀的工匠精神”。

禹老家中挂着许多老照片,有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亲切接待的照片,也有时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徐锡澄、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省总工会主席邢春宁等领导上门慰问时的照片。特别是时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徐锡澄2003年春节前上门慰问时当场挥毫“绿衣天使”的情景,他历历在目。禹老说他特别感谢各级工会对他的关心与关爱,尤其是江苏工人报社两任老总还亲自上门祝贺他80岁、90岁大寿,让他倍感温暖。值此《江苏工人报》成立65周年,他真诚希望《江苏工人报》越办越好,继续成为广大职工读者喜爱阅读的报纸,做职工的良师益友。

 

邓建军:平凡的劳动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本报记者  谢丹娜

【人物档案】

邓建军,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江苏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29年来,邓建军带领科研团队攻克了一个个世界难题,实施了近500个技术创新项目,获得8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给企业创造了8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他自主开发的“染色机在线控制和检测系统”填补了世界空白。本报从2003年起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报道邓建军和他的科研团队,并持续10多年给予密切关注。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采访邓建军了。从2003年第一篇通讯算起,在将近15年的时间里,这位不起眼的技工,从一名中专毕业的维修工人,成长为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中国“知识型产业工人”的领跑者,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连续当选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还是中共江苏省委候补委员、中国工会十六届执委、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兼职副主席。

“我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各级工会组织的关爱和培养,也离不开《江苏工人报》的关心和扶持,我一直感恩于心!”回首自己走过的这条光彩而不平凡的道路,邓建军感慨地说,从90年代到现在,正是在工会组织搭建的技术创新活动和劳模工作室平台上,自己从市劳模、省劳模到全国劳模,一步步成为全国重大宣传典型,被人们誉为新时期产业技术工人创新发展的楷模、中国“蓝领精英”的象征。而《江苏工人报》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报道邓建军和他的科研团队,并持续10多年给予密切关注,“可以说,《江苏工人报》伴随着我的成长,它记录了我一点一滴的进步,这对我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和鞭策!”

邓建军说,《江苏工人报》作为工人自己的报纸,讲述咱们工人自己的故事,不同的岗位、不同成长的经历、不同方式的不懈努力,向我们展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的梦想可以实现。平凡的劳动可以创造不平凡价值,获得社会尊重与认可。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传承与发扬。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梦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力实施,我们将更加坚定地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邓建军表示,作为一张见证江苏工运发展历史、推动江苏改革发展的报纸,期待《江苏工人报》能够更快捷更深刻地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更及时更有效地传递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声音,“为劳动讴歌,讲好劳动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职工发声,讲好工会故事,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许杏桃:用创新创造创优圆智能电网梦

本报记者  徐军霞

【人物档案】

许杏桃,1967年3月生,现任江苏安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先后获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荣誉,他的团队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他研究开发的“供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集中控制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内供电网电能损耗高、电压不稳等诸多难题,已在全国20个省市电网推广使用。该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本报率先以《节能英雄许杏桃本色》为题进行了系列报道。

见到许杏桃时,忙碌依然是他工作的重心。一上午间隔召开的两场短会,让记者的采访也有了“中场休息”时间。许杏桃工作起来时间无底线。他说,“写软件写代码一不小心就到了凌晨。现在其他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把这件事干完了。”

“这件事”就是许杏桃近年来持续研究并着力完善的“智能电网”。他说,“我国配电网,特别是10kV及以下部分,规模越来越大、构成越来越复杂,运维难度越来越大,靠有限的人脑不行,得靠电脑靠智能运算。”

2013年,许杏桃自创“基于矢量感知的配电智能化平台VPOWER”,用于解决我国10kV配电网统一潮流计算难题,建立了配电网“静态潮流”和“动态潮流”基础理论,首次实现我国10kV配电网潮流在线计算和在线仿真,进而实现配电网广义备自投、源网荷互动、新能源消纳、无功电压优化、故障定位等功能。许杏桃坦言,这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应该代表国内行业最高水平,可以说是国内“唯一”。

对于“唯一”的追求让许杏桃走在了创新创造创优的道路上,也让他与工会和本报先后结下不解之缘。2007年,泰州市总工会在全市首次评选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许杏桃带领的仅7人的创新团队成功入选。随后,本报对他的研究心得、发明成果、成长故事、工作经历、个人感悟等进行深刻的挖掘。2008年,本报以《节能英雄许杏桃本色》为题,通过三篇通讯连续对他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许杏桃说,当初对宣传并没有什么概念,后来才认识到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和土壤。

近年来,许杏桃先后收获各种荣誉,在他看来最高的褒奖莫过于获评全国劳模。许杏桃表示,劳模和工会就是“鱼和水”的关系,对工会的感情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不管是到了市总、省总还是全总,感觉都很贴心、很亲切、很轻松。

许杏桃认为,工人报宣传劳模不仅是宣传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传播树立一种标准,一种价值取向,不仅影响了一类人,还带动了一批人。工人报一直贴近一线职工和劳模,对职工和劳模来说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寄托,更是背后的“绿水青山”。

 

田明:聚焦创新创造  弘扬工匠精神

本报记者  谢丹娜

【人物档案】

田明,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处高级技师、油田首席技师、中石化技能大师。工作30多年来,他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先后完成92项技术创新成果,为国家创造了过亿元的经济效益,其中“试油测试技术的创新与运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年来,他陆续获得全国十大最美职工、全国劳模、江苏“时代楷模” 、“江苏制造工匠”等荣誉。2014年五一前夕,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最美职工”田明成长成才的启示》,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报道田明的创新故事。

党的十九大开幕当日,田明正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吉林油田,这里长岭气田长深11井生产遇到了难题,他受邀带领连续油管作业队前去解难。

作为一线工人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田明的名气更大了,但他在创新路上依旧耕耘不止。近年来,他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围绕连续油管作业攻坚克难,成功开发连续油管内穿电缆技术、连续油管切割油管技术等十几项技术,成功研制连续油管系列辅助工具等数十种工具,成为复杂疑难井作业方面的行家里手。

去年底,北方某油田一口年创效2亿元的高效井“病危”,对方慕名而来请田明出手相救,经过他的努力,这口被很多人判了死刑的井又起死回生。

近一年多来,田明凭着不断改进的工艺技术,先后打开了冀东、涪陵、吉林等油气田井下作业市场,行程三万多公里,足迹遍布全国数个省份十几个市县。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江苏油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鲜花、荣誉与掌声,时常伴随着田明,就像今年初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收到一份来自北方某油田的感谢信一样,感谢田明团队为他们救活了高产井,单位为他自豪,自己也很欣慰与激动。

“参加工作后就有一个梦想,当工人就要当一名好工人,学好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为企业创造效益。感谢油田,是这块土壤培养了我,使我从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人成长为中石化技能大师。”田明说,“我还要感谢各级工会,感谢《江苏工人报》,没有工会搭建的平台,没有你们的激励,也没有我的今天。”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田明与全国8000多万党员一样无比激动。 “我要与全国产业工人一道,立足岗位,创新创造,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为伟大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田明寄语《江苏工人报》 :更多地关注一线职工,聚焦创新创造,为弘扬工匠精神作出新的更大成绩!

 

朱爱华:不忘初心  沉淀匠心

本报记者  朱波   通讯员  郁俊

【人物档案】

朱爱华:全国劳模、现任南京新百集团党委书记。曾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并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新百集团65年来一共涌现了25位市级以上劳模,享有“劳模摇篮”的美誉。目前,集团总裁室成员8人中4人是省级以上劳模,现有的8位一线劳模有4人走上中层干部岗位。本报长期关注新百劳模文化建设,适时跟踪报道不断涌现出来的劳模先进典型,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金秋的红叶点染大地,收获的喜悦溢满神州,党的十九大开启新的征程。“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江苏工人报》迎来了65岁的生日,可喜可贺!”

朱爱华说:“每当《江苏工人报》捧在手中,一种难以言述的情感便轻拨着心弦,看着它,我感到质朴的青春在风雨中磨砺……近三十年的工作生涯,复刊后的《江苏工人报》一直伴随我成长,伴随我进步,坚定了我热爱商业服务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促使我从一个不熟悉业务工作的青年,逐步锻炼成为一名大型商业企业的领导,并在工作中取得可喜成绩。一路走来,《江苏工人报》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珍宝。”

多年工作的实践,使朱爱华深知党务工作、工会工作政策性强,头绪繁多,涉及面广,关系到每位党员和职工的安危冷暖。因此,《江苏工人报》就成为她每年必须订阅的报纸。“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总能从《江苏工人报》上找到答案,深刻领会新时期做好工作的方针、政策,学习借鉴其他各地做好党务、特别是工会各项工作的好经验、好典型,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长期以来《江苏工人报》始终关注新百的劳模文化建设,先后重点报道陶佩芬、吴晓梅、朱爱华等多位劳模先进典型事迹,在职工中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新百今年也是建店65周年,作为老牌零售商业,根深蒂固的劳模文化已经为新百培养出25位市级以上劳模,其中全国劳模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两届,全国党代会代表两位。

栉风沐雨六十五载,继往开来奏响强音。“党的十九大为未来发展绘制宏伟蓝图,希望《江苏工人报》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继续为宣传江苏,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工运发展和服务“三工”作出更大贡献。”朱爱华充满期待。

 

徐州下水道四班:47年不改为民服务本色

本报记者  胥明虎  通讯员  于菁

【集体小档案】

徐州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下水道四班组建于1970年,目前共有14名职工,承担着徐州西部城区30公里范围内35条主次干道辐射的180公里排水管网和6000多口窨井的清挖、疏浚、维护、管理以及防汛任务。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等100多项荣誉。从党的十五大到如今的十九大,4任班长都光荣地当选为党代表。

“宁可脏一人,服务千万家”。40多年来,徐州下水道四班秉承“四班精神”,在苦、脏、累、险的下水道疏浚岗位上克服诸多困难,一身泥污,一手老茧,下大沟、爬井子,确保城市“血管”的畅通。“下水道四班不仅是一个集体的名称,更是一份荣誉的象征。在历代四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四班精神代代传承,成为四班最为宝贵的财富。”党的十九大代表,现任下水道四班班长马静如是说。

走进“四班”的荣誉室,映入眼帘的是挂满整个墙面的奖章、奖牌,100多项荣誉称号的背后,是对历代“四班”人不懈努力的充分肯定。当年,“四班”人靠着三轮车拉载工具,跑遍了徐州的大街小巷。近些年,他们配备了小汽车,还用上了高压冲洗车、竖井抓斗车等现代化的设备,工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四班”的精神始终没有变。

今年主汛期,瓢泼大雨下的徐州,与市民匆忙回家的背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城市易涝、排水不畅的路段,总会看到疏通下水道的工人身影。“看到积水下去,车辆畅通无阻,我们打心里感到高兴。”这份满足感,也是马静和她的同事们努力的最大动力。

40多年来,四班人掏出的污泥近6万吨,堆起来也是一座小山。每次遇到苦活累活,作为班长的马静,总是选择冲锋在前。因为“班长在前、职工在后,党员在前、群众在后,老职工在前、新职工在后”,是四班的光荣传统。

马静还和同事们一起做公益,他们从微薄的工资中拿部分出来,资助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学。他们义务为部队、孤寡老人、社会福利院疏通下水道。徐州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魏义军说,徐州下水道四班是一个有着良好传统的集体,“四班精神”已经成为每一位四班人身上最亮的底色。

眼下,徐州正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群众对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四班人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借助新技术新手段,全力保障市容环境和居民生活。“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水污染防治,提高污染排放标准,这些都为我们四班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指引。”马静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