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11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视点
2017年11月08日

我们是江都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今天,是第十八个中国记者节。今天,我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

翻开每一份《江都日报》、打开每一期“今日江都”微信公众号、浏览每一天江都新闻网微博,我们就在那一篇篇文字、一张张图片的背后——奔赴现场、触摸底层脉动,倾听民声、秉持百姓情怀……

 

濮德才

一条微信  

喜获全省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前不久,在江苏省县市新闻中心工委举办的全省“喜迎十九大·全景看家乡”微信竞赛评选中,我主创的《太震撼了!同视角新老照片对比,感受江都巨变!》从全省众多微信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一等奖第一名。点滴收获背后,凝聚着江都日报同仁迎难而上、主动转型和探索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心血。

面对呼啸而至的新媒体冲击,作为一名干了20多年传统媒体的新闻人,被安排负责江都日报新媒体拓展工作,这意味着我已经开始了“华丽转身”。但做了新媒体后才发现,在新的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下,一名合格的新媒体人必须是“全才”,不仅要会采访、能写稿,还要会摄影摄像录视频,并能剪辑编辑、处理图片。既然要玩新媒体,还必须对网络上的新事物、大小热点事件等都有一定认知。为了提高自己的“网感”,我每天把新浪微博、百度风云榜、搜狗热词等实时热搜都点进去看一遍,看网民都在关注什么最新事件。同时多看段子,段子里带的网络新词特别多,而且表情包也丰富,毕竟,从事新媒体运营,关键时刻不仅要“脑洞大开”,还得能“污”一点,呵呵。

通过钻研学习,时间久了,感觉自己似乎患上了轻微的强迫症,文章措辞用语是否恰当、排版是否美观、配图是否合适、哪一个标题更适合、活动的流程怎么优化……往往要又又双双叕斟酌。

做新媒体很辛苦,全年绝大部分时间的状态是,别人上班你也在上班,别人休息你还在干活。就拿这条获奖微信作品来说吧,为了以点带面反映近年来江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从收集的江都老照片中精选出10余幅,然后借上同事的电瓶车专门在城区转悠,寻找这些老照片的同角度新貌进行拍摄,后用电脑制作成新旧对比的GIF动画,直观展示江都龙城路等若干标志性节点的巨大变化……从文案创意到搜集创作素材,再到编辑加工和数易其稿,前后折腾了不下半个月的时间。

运营新媒体很累,但也很快乐。最大的乐趣和幸福所在,就是你能够以自己为杠杆,撬动起成千上万人的愉悦和满足。的确,看着自己辛苦创作的推文在发出去的那刻起,阅读量上升、粉丝量增加、用户点评和赞赏,这些有形无形的刺激,对任何一个渴求上进的媒体人来说,无疑是最高级别的鞭策。

 

顾建春

一本新闻作品集

记者节前正式出版

顾建春(左)深入社区采访

在第十八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我的第一本100篇、10万字的新闻作品集——《一个记者眼中的禹王宫故事》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1980年参加高考,虽然我的语文成绩在大桥中学位列第二,但仍然与大学校门无缘。1981年当兵时,我在履历表的特长栏里写下了四个字“爱好文学”,就拎着一包书走进了上海军营。

1984年,我先后在《人民前线》《解放军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发表了7篇文章,被师政治部送进上海警备区新闻培训班。也可以这样说,这次培训,唤醒了我的新闻梦、记者梦。

1985年,发行量达100万份的《民主与法制画报》总编蒋竹平给我寄来一张采访介绍信,让我独立完成一次采访任务。我怀揣介绍信采访了若干当事人,并把并不工整的稿件送给蒋竹平总编。一周后,稿件在报纸头版整版刊发。1987年,蒋竹平总编还写信到部队,打算借调我到《民主与法制画报》工作,但因我已退伍返乡,最终未能成行。

敬畏文字,毋忘初心!回到地方后,我仍坚持写稿。在大桥人武部工作期间,我的第一篇稿件发表在江都人武部的《人武通讯》上;在江都车把厂工作时,我与他人合作的《元旦的特殊礼物》在《江苏工人报》头条刊发……此时的文字,仿佛在我的胸腔撕开了一道口子,让我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心音。

进入江都日报后,我的出稿率一直排名靠前,并写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重要稿件。走基层、进社区,我有写不完的新闻素材。城区孤寡老人周德怀、龙川大桥下的“桥洞人”、张纲“绒癌妈妈”顾燕、患尿毒症大学生陈阳……我用拼拼凑凑的文字和版面,为他们挡风御寒、拾柴取暖。是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的内心逐步变得强大。

在龙川老街,我把自己当成禹王宫社区的一员,走遍了这里的大街小巷。简单罗列近5年来的采访稿件,竟达百余篇之多。这100篇、10万字的稿件,如同我为居民和社区发展留影,记录老街的发展变迁……我能够做到的已经如愿,我未能做到的尚在努力。

作为一位“新闻打工者”,我庆幸,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知音——文字。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愿坚守于斯、笔耕不辍。

 

郁  兴

一幅图片

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英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我们工作的日常不必出生入死,但身在基层谋划本土新闻,触角同样要离采访对象近一点。国家和省级媒体有较高的新闻话语权,常常能“空降”到新闻的核心地带,而我们基层媒体期望在国家级媒体上发稿,就要有“独门武功”——我把这种本领称为“到达”。

拍出了绝世名照《时代广场的胜利日》的阿尔弗雷德自己都说,如果其他人在那个时间正好在那里,也带了一个徕卡相机,同样可以拍出那张照片。这说明记者在正确时间到达正确地点的重要性。同样,这幅被新华社播发的“夏粮收获交粮忙”通稿图片,得益于我当时到达了现场,并按下了快门。此后,又被《人民日报》以“入库”为题,刊登在6月14日的头版主图位置,《新华日报》、凤凰网、中国政府网等媒体也纷纷刊载,为今年全国夏收凝固住一个瞬间。

作为基层新闻人,我们要时刻关注身边的变化,用心体会出常人不易觉察的变化。相较上级媒体常常通过空降得来的新闻现场,我们的新闻现场和新闻事件往往是我们自己用心用力趟出来的。当时,江都已经进入夏粮收购高峰期,我事先向各镇及粮食系统的朋友打听了解,哪里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收粮场面,提前确定拍摄线路和备选地点,并明确“到达”场所。

当我们以主观的视角去观察客观的世界,并从中切割出时间碎片,试图通过媒介把自己的意图传达给更多人的时候,就需要极其在意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确保不发生质的偏离。细化到新闻摄影来说,曝光和色彩只要不是太差,后期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构图如果不好,有时也可以通过裁切进行一些弥补。但是,当我们观察的角度出了问题,根本没有弥补的可能性。新闻现场,一位摄影记者要在你该在的位置上,镜头对准需要关注的方向,这就对摄影记者的“到达”比文字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功就在哪里。心所至力所使,比身体上物理层面的到达更重要的是思想无形的到达。当我们把整个青春都花费在新闻事业中、挥洒在这片土地上,必然会为每一次成功宣传家乡而感到自豪。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