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楠溪江·副刊
2018年01月12日

家有兰香

周永温

每年的夏季,是我家兰花开得最热闹的时候。从6月中旬到9月下旬,几盆兰花次第开放,一阵阵的幽香,弥漫在整个夏季,弥漫在我家一楼大厅与二楼的阳台上。

开花时,每盆兰花有一茎或两茎花葶,每葶都开出十几朵花,花期前后持续一月余,有的一盆花相隔一月再度开花。花期过后,花萼掉落花盆或地面不枯萎,仍然保持新鲜的花型,留有余香。即使不开花的日子里,兰花质朴的绿叶也使人赏心悦目。

家里有了兰花,就有了几分雅气。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端庄素雅、质朴高洁、坚韧刚毅的人格象征,赋予很多高尚的品质,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孔子曾赞誉“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

我家的兰花是我国兰花四大品种之一的建兰,是二十几年前从我父母种植的兰花盆里分植出来的。我父母种植兰花已有很多年。父亲年轻时挑着“脚篮担”离开楠溪江边一个名叫“上泛”的小山村,去平阳郑楼温州师范学院求学。1944年,父亲师范毕业,辗转永嘉山区多地教书育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家人落脚瓯北五星。上泛村是楠溪江中上游一个聚族而居的小山村,全村一个姓,都姓周。明朝中叶,先祖汝鉴太公自东皋的上湾村迁居上泛繁衍生息,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村里族人一直以来都以我父亲引为自豪,父亲是民国以来村里第一位走出小山村的知识分子。离开老家几十年后,族人还没有忘记我父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改革,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村里给在外地工作的族人每人分了一块山林地,意为不忘家山,常回家看看。这块山地林木茂密,山草丛生。一年盛夏,父亲回老家上山察看,山风吹来,一阵清香,父亲发现林地里一蓬兰花草,其时花繁叶茂,其叶浓绿挺拔,像一把把直指蓝天的利剑,是楠溪江山区常见的建兰。父亲就将这蓬兰花连根挖起,带回瓯北家中,移植在一只半旧的瓦缸里,是为“下山兰”。在父母亲的精心打理下,这盆充满山野气息的“下山兰”生机盎然,分蘖出好几盆二代兰。这就是我家兰花的来历。

野生兰花生命力顽强。它可以在山野中任何地方生长,只要遮荫、通风,有水的滋养,无论是树阴底下,还是荆棘丛生的乱石岗中,甚至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石缝之中,兰草都能经受得住风摧雨打、霜欺雪压。兰花喜欢群生,合群相处,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一枚兰蒜包含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粒兰花种子。兰蒜成熟后,会自动裂开,它的种子随风飘至周边区域自然繁殖,所以在山野中只要找到一棵兰花,周边就有可能找到伴生的兰花。

家养兰花就多了几分娇气。 兰花喜阴怕晒,喜温暖湿润,忌干燥酷热。养兰环境必须空气新鲜、流通,浇花用水必须干净,连自来水也要行经曝晒,以化解水中的氯气。使用的肥料,必须藏三年以上,等无气味后,方可用大量的清水稀释再浇,且不可多浇。养兰盆具必须上下通气,单株兰草是不会开花的,三株以上兰草才能开花,所以分植时要将连根的三株兰草一起栽种。我家的兰花,现在已繁衍到第三代、第四代。

家养兰花,全靠人工培植。兰草长期养尊处优,也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衰减了它原有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拼搏精神。我开始担心,一旦什么时候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得法,或哪一天失去了管理能力,将会前功尽弃。

近来,我阅读古人抒写兰花的大量诗词歌赋,唯独喜欢明代画家陈汝言的《兰》,诗曰: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这首诗明白易懂,完全契合我此时的心情。诗中说,家养兰花虽然承受主人的“爱护力”,但长期呵护不是办法,这样养尊处优反而会伤害了兰花,失去了它的本性,还不如让它在山林中自由生长、与大自然拼搏,不用你去管它,也不用你担心,到时候它自然会“馥馥吐幽香”。

作为原在大山深处、溪涧岸边群生的植物,即使走进寻常百姓家,其文化的底蕴仍然在山中。几年前受天价兰花诱惑,全国掀起一波又一波上山拉网式搜兰活动,全国的野生兰花资源几近枯竭。此时,我竟萌生出护送我家的兰花重回家山的念头,让它回归山野,回归自然,回归根本。

古人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是需要有忧患意识的,需要不断地去拼搏、去努力,兰花也是一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