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2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产经周刊
2018年02月14日

[味道宁海]

打 糖

陈彬

“打糖”这个词在逻辑上似乎不通,糖应该是煎出来,熬出来,而不可能是打出来的。不过,大家都这么说,也只好入乡随俗了。

“打糖”的糖不是红糖,也不是白糖,更不是糖果的糖,而是现在街上到处在卖的米胖糖、芝麻糖、花生糖等。

姐姐出嫁时打过糖。但那时,我还不到十虚岁,只能在忙碌的人群中穿梭着抢糖吃。虽然还有一些印象,但很模糊。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关很多人家都在春节前打点糖,哄哄小孩子,解解自己的馋。我家也不例外,也打过几年糖。

糖的原料是糖淋和炒熟了的米胖、芝麻和去了外衣的花生米。

糖淋。在农村,上世纪五十年代时,都是自己家里煎的番薯糖淋。到了七十年代,糖淋可以在街上买到。我自己打糖时,用的就是从街上买来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爆米花机似乎还没有发明出来,米胖等都还是人工炒的。先把糯米浸涨,蒸熟,搓散成一颗颗,阴干;在热锅里炒。炒熟了的米粒颗颗爆开,比原米粒稍大一点,色为棕黄,犹如锅巴的饭粒一样,吃起来松、脆,并能发出“沙沙”的响声。炒熟了的花生米要去掉红色的外衣。

除芝麻外,炒这些东西时,最好用精心挑选,并经过加工的砂来炒。直接在锅里炒,难免有一部分会被炒焦,变黑。用砂炒,受热均匀,不仅不会被炒焦,颜色也会一样。

炒这些食材常会发出像点燃炮仗一样的“噼里啪啦”响声。我印象最深的是炒谷花。

母亲左手拿着一只翻过身子的糠筛,右手刚把谷放进滚烫的锅里,立即盖上糠筛;拿起锅铲,通过缝隙,不停翻动谷粒;“噼里啪啦”顿时响起,谷粒在锅里上下跳动,乱窜,又被糠筛挡了回去;响声渐息,立刻用高粱穗扎成的刷子把谷粒刷到筛里,除去谷壳。原先金黄的谷粒,变成了满身雪白,形似盛开的白梅花,大小如小纽扣,故有人称它为谷花。谷花香气四溢,入口即溶。如果感到太干燥的话,泡进开水里,搅动几下,又成了一碗白米糊,如果再放进一点白糖,就能“呼啦”一口,喝下去半碗。

自从有了爆米花机后,用砂炒米胖的情况就渐渐地少了。用爆米花机爆出来的米胖色白,饱满,数量可观,但吃起来没劲。

很多人都吃过用黄豆打成的豆糖。豆糖只用爆米花机爆出来的豆粒。经过高压,爆发,黄豆的结构变得松散,刀切得下,吃起来有酥脆的感觉。

打糖了,先摆好摊子。排好凳子,放上面床,拿出糖匣和糖擂,摆上菜刀。

糖匣是一个正方形的木匣,上无盖,下无底,边长40至70厘米,高5至7厘米。

糖擂是一段长约20厘米,直径7至10厘米的圆柱形木头。精致一点的,中心钻一圆孔和一根长约40厘米,直径为3厘米,能自由进出圆柱木头圆孔的小圆棍。使用时,把小圆棍穿进洞孔,露出两端,成了手柄。粗糙一点的,两端的手柄和圆木头用同一段木头做成。

先把米胖等食材用文火在锅里炒几下,尽量把贮存过程中所吸收的水汽驱除殆尽。

舀一定数量的糖淋放入锅中,锅铲不停地搅动。酱红色的糖淋在锅里沸腾,气泡起了,破了,又起泡了,又破了,蒸汽在锅上飘飞,糖味钻进人的鼻孔。加入一点猪油,继续搅动,并不时地把锅铲侧身提起,察看糖淋是否煎到了火候。如果铲边的糖淋像布幔一样下垂,形成一条线,或用手指蘸一点,两指之间能拉一条长长的糖线时,熄掉火,加入米胖,快速地拌匀,起锅,倒进糖匣;摊平,用小木棍把四角戳实,再用糖擂先沿四边,后中间,碾实;脱匣。

切糖也是一种技术活。像切麻糍那样,第一刀切到底后,把刀后部上提,前部依然留在原来的刀缝里,后拖至四分之三刀长的位置,再切下去。如此第二刀、第三刀,但刀头始终留在刀缝里,以此来保证刀刀都在直线上,把糖切成一条条整条香烟大小的大块。下刀是“咔嚓”声,拖刀时有轻轻的“嘶嘶”磨擦声,轻重相间,缓急分明。

再把糖块切成一片片,刀刀到底,厚薄均匀,“咔嚓,咔嚓”,声声连接,犹如战场上进攻的战鼓声,急促有序,连续不断。

然后把片切成长方体的糖。因为糖片较薄,“咔嚓”声闻而即止,又因为要把糖片放平,速度缓慢不一。

芝麻糖和花生糖往往被切成片,而不是长方体。这是因为芝麻粒细,量少,密度高。如果把它切成长方体,不仅数量太少,而且太硬,咬不动。而花生粒粗,炒熟后,松脆,易碎,其间空隙大。一旦切成长方体,很有可能“粉身碎骨”,难以成形。

如果几人同时操作,其响声呀,绝对不亚于一场打击乐的音乐会。

这一切都在几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快速地进行着。如果稍有迟缓,糖淋一冷,就会变松,变脆,一刀下去,不是糖块,却成了碎末。

切好糖,大家才可以直起腰,喘口气,伸手捡起一块糖塞进嘴,检查一下质量。主妇一边招呼大家吃,一边把打好的糖收集起来,把碎屑归拢,等到第二锅糖加米胖时,一起倒进锅里。

打糖时,为什么要加进一些猪油?这实在是一个小秘密。在糖淋里加进猪油能使糖更松,更脆,更有香味。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吃过糖后,就会发现自己的手指是油光光的。

众所周知,糖是可溶性物质。换句话说,糖遇水即溶。米胖、熟花生等物质经过烘炒,水分蒸发殆尽而炒成的,容易吸收水分。所以,糖打好后,防潮成了第一要务。必须保存在干燥处,要有防潮措施,也要防风,尤其是春风。春风一吹,糖立马变软,甚至于体不成形,身架塌散。吃起来,除了甜味尚存之外,什么松呀,脆呀,都不见了踪影,香味也一丝不存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