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八版:专版
2018年04月04日

记者 沉基层 稿子 出精品 纸媒 探新路

新闻界专家学者赴四川经济日报调研座谈会纪实

蓉城春天,阳光明媚。

在传统媒体一片唱衰声中,纸质媒体如何转型,如何突围,如何在 “山重水复”中,走向“柳暗花明”?四川省老教授协会新闻传播专委会的专家学者,在四川经济日报社进行了调研和座谈。他们对川经报的版面多样性、内容专业性、报道广泛性,尤其是瞄准“经济”不放的精准定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他们认为,报纸版面不仅突出了经济、地方、企业,还突出了人物与文化,增强了人文性,有了可读性,符合读者对信息和阅读的需求。正因为川经报始终坚持“走转改”,始终坚持深度报道,始终坚持以内容为王,始终坚持以工匠精神采写和打磨稿件,才有了如《穿越“国道天险”的英雄交响乐》《百万“父亲”兴巴山  农业农村的巴中“变”法》这样气势恢宏的深度报道,才有了这些报道达到几十万,甚至过100万的阅读量。专家学者们认为,像写雀儿山隧道贯通,秦巴山区精准扶贫这样题材的正面宣传稿件,能达到如此高的阅读量,能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大的正面引导,是非常不容易的。川经报在传统媒体经营和发行普遍下滑的情况下,能出现连续多年逆势增长,这是与报社提倡用“工匠精神”对待稿件,用敬畏和赤子之心对待新闻职业,既重视新技术变革给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内容为王”的职业操守和新闻理想分不开的。

 

邱沛篁

汪兴高

杨文镒

谢文三

 

情字为先  用真情写报道用真情做新闻

邱沛篁  四川大学原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到川经报来调研和座谈,其实是一个双赢。我们作为高校教师、新闻理论工作者,得到了一次新闻实践的学习机会。作为办报纸的人,能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得到有益的启示,这是一件值得坚持和大力提倡的事。在整个行业里,四川经济日报能逆势发展,值得高兴,而川经报人不断向各方面学习的这种精神,更是值得赞赏的。

作为川经报的老朋友和读者,2017年有几篇深度报道给我的印象很深,体会有这么几点:第一,这几篇报道选题好,新闻敏感度也很好,呈现的作品入情入心,感人。《百万“父亲”兴巴山  农业农村的巴中“变”法》这篇稿件,题材角度新,很有新闻价值,读来十分引人入胜。从开篇到结尾,谋篇布局都很考究,从新闻专业上来说,这篇稿件,与其他媒体写精准扶贫的稿子,在高度、深度和气势上就拉开了距离,形成了明显的区别,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第二,四川经济日报记者采访很扎实、很深入。特别是李银昭总编辑带队深入基层,在新闻第一线做扎实调查研究和深度采访,到普通人身边进行访谈;采访方法灵活多样,有问答式的,有交流式的,有深挖资料式的;采访的思维也很新,而且有高度。第三,善于选择典型,善于用数据说话,突出了新闻的真实性;新闻与文学手法结合起来,写作上能引人入胜,读起来不枯燥,总结起来就是,在用情感写报道,在用感情做新闻工作。

川经报如何进一步做好深度报道,我提四点建议:第一,重点新闻报道希望进一步关注四川重大经济问题。第二,深度报道要突出更多的重点经济人物,既要采访企业家,也要采访经济学家,并集纳成册。第三,要加强经济与文化融合的报道,文化也会产生经济价值,结合“一带一路”加强经济报道等。第四,报道要更深更细更活,用生动的人和事,用准确朴实的语言,歌颂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看到四川经济日报一年比一年办得好,十分欣慰。作为一位读者,真心希望四川经济日报未来成为全国一流的经济类报纸,为发展我国经济和新闻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特殊之年  用讲故事报道经济和民生

汪兴高  四川日报社原社长、高级编辑、教授

川经报重视深度报道,狠抓稿件质量,这是一件好事,尤其在当下媒体的生存窘困里。真正的新闻工作者,就是需要深入基层,扎实做稿子。报社的总编辑亲自到新闻一线,带了好头,在整个新闻界都树了新风。稿件《南充 新风新雨生新景》开头很好,确实是美文,言简意赅又传神,写了南充新发展、新变化,有宽度,也很全面,值得称赞。同时,稿件对南充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鼓舞作用,增加了大众对南充的了解,效果非常好,值得肯定。

这样的深度报道开了个好头,以后要做得更细致一些,最好能形成一个系列报道,多方面多角度地挖掘。希望未来川经报能出更多更好的精品文章。

2018年是特殊的一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四川经济日报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指导全省经济工作的一张综合性经济大报,更要时刻关注国家最新关于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用通俗易懂,讲故事的语言文字,让大众及时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情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经济专家说,我国已进入了高质量立国时代,我认为这个说法很好。那么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呢?人民日报的评论讲得很好,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激发各类市场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多项重点工作。川经报要把握今年的几个重要节点,关注并解读政策,做好深度报道,取得新的成绩。

 

全身心体验  树立作品意识和丰碑意识 

杨文镒  四川日报集团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教授

川经报近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已经有了新的高度、品位和境界。今年是第一次将深度报道作为一个研讨主题,这不仅体现了总编辑和编委会这方面的远见卓识和办报水平,也是更深入做好新闻的根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把深度报道、长篇报道纳入川经报每年工作重点来抓。

读了川经报这几篇深度报道,我有四点体会:第一,深度报道跟长篇报道是有区别的。我个人认为,深度报道是在新闻的基础上深入进行理性发掘,包括哲理、政策、人生、精神等各方的发掘,深度报道一定要对新闻事件提出理性思考和指导性的意见。比如稿件《百万“父亲”兴巴山  农业农村的巴中“变”法》就做得很好。而长篇报道更多的是通过现场、细节、人物的典型展现一个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主题。第二,感觉到不一样的深化,而产生了别样的生动。这几篇报道都是记者到边远贫困地区采访小人物,从而写出了好的新闻报道,这源于不一样的现场感。第三,很多新闻都是要全身心地体验,全身心地体验对于一个新闻从业者来说很重要。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新闻点,这样的报道才能经得起时间的冲刷和考验。第四,善于抓人物细节。把一两个细节用好、用精就行,不一定将很多细节都放到一篇文章里。

在新形势下,新闻从业者要如何适应新变化,我提两点建议:第一,新媒体融合让纸媒记者受到严峻挑战和面临危机,语境和语言体系都发生了变化,如果按老一套写法,其语言体系可能走不远,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探索和研究。第二,篇章的拿捏还要进一步强化,要真正写成精品。文章要走得远,必须要经得起推敲,一个字都不能多。一个作品自己满意是基本的,还要得到社会承认,更要历史承认,经过历史的冲刷还能保留,这才是新闻从业者需要追求的。年轻的新闻从业者,一定要有长远的追求,树立作品意识和丰碑意识。

 

作品成精品   “洛阳纸贵”之路并不遥远

谢文三  市场与消费报原总编辑、教授

作为一个四川经济日报12年的老读者,我对川经报的变化、成长、发展是看得比较清楚的。川经报是每年有新招,不仅在办报上有新的招式,在评报上也有新招,一改历年邀请专家学者泛评一年报纸的老做法,变成专题研讨深度报道的研讨会。此举与时俱进,颇有针对性、引导性和实用性,对报纸整个质量的提高和经营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作用。

针对川经报的深度报道稿件,总的评价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四川经济战线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成就、新作为、新经验去选题,就地取材去谋篇、去行文,很具指导性和可读性。就其写作特色而言,报道主题积极鲜明,取材恰当,论证有力,行文通畅,文采飞扬,做到了“以今日之势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明明日的意义”。

川经报的深度报道要如何做,我提四点建议:第一,把2018年作为深度报道打造年,多在报纸上刊发一些有质量有看点有亮点的深度报道;第二,深度报道中应注意在释义和明理上再下点功夫,要实际、正面地报道,跳出单边思维,应该多方思维,在选择上要多面选材,这会使报道更加真实,更能够适应现实需要;第三,注意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到来之前提前谋划深度报道,比如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一个值得隆重纪念的历史节点,需要提前做好报道策划;第四,深度报道不仅可以报道新闻事件,也可以做人物的深度报道,并且人物的深度报道应该点出更多道理,给人更多启发,从篇幅上应比人物通讯要长一点。

新媒体的发展对纸媒有很大的冲击,但是纸媒也还是有自己的发展之路,要“扬长避短”。所谓“长”,从全世界新闻界看,纸媒是以“详”著称,它有充足的版面空间来深入解析和阐发,另外,它还可以存阅很多年,一年两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所谓“短”,则是在快捷传播方面赶不上新媒体,在时效性方面抢不赢新媒体。我觉得传播手段、传播方式固然重要,但是根本核心还是提高内容质量。

探析媒体转型,在报社的经营上,我认为,纸媒要发展经营,还是要多依靠纸媒这个载体。过去,纸媒做经营,主要是依赖广告,现在,网络媒体靠流量、反应快、受众面宽等优势,拉走了一大批客户。报社要发展经营应该多举办一些活动,由纸媒来组织活动,有公信力,有权威性,这也是“扬长避短”。内容为王,把作品写成精品,我相信,川经报“洛阳纸贵”之路并不遥远。

 

李银昭

 

感谢新闻界专家学者的“浇灌”和“浸润”

李银昭  四川经济日报社总编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说,川经报这些年有那么一点向上的变化,跟在座的新闻界各位专家学者是分不开的。你们中,有我读研究生时的导师,有我还在当记者时学习的榜样。不论是我个人,还是川经报这张报纸,从来就没少过你们的关爱和引导,你们就是报社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源头活水”。我们对你们多年的“浇灌”和“浸润”表示由衷的感谢。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刚才,各位专家学者在发言中,对川经报给予了超出实际的褒奖,我们把这些褒奖当成是对报社初显的“气象”和“作为”的希望和鼓励。作为一家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经济类传统媒体,当下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我们也焦虑,我们也迷茫,我们也渴望突围。当“新媒体”“自媒体”“媒体融合”“融合媒体”“线上交易”“线下活动”“美女主播”等新名词、新概念在业界“风满楼”时,迷茫和困顿中,蓦然回首,我们重新思考记者的本分、媒体的本分。我们在关注新技术给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比如移动终端带来阅读方式改变等的同时,更加重视传输到客户终端的那些新闻内容的质量。于是,“内容为王”的话题,又被重新提起,“精品”“新闻创造价值”“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逐渐回到了报社的编前会上。随后,才有了记者三次到大巴山的果园、竹林、农舍,精心采写的《百万“父亲”兴巴山》;才有了记者深入甘孜,从海拔几百米、一千米,到海拔三千米、五千五百米,历时十多天,行程两千多公里,写出的《甘孜:精品农业之花破寒而绽》《穿越“国道天险”的英雄交响乐》;才有了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记者在新风新雨中,赶赴南充,以招商引资、项目攻坚为切入口,对南充经济、社会、政治生态作全景式报道的《南充  新风新雨生新景》等一系列深度报道。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报道出来后,在阅读日趋碎片化的今天,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也许这正是因为,我们的记者沉了基层,才让我们的稿子出了精品,继而让我们这样的传统纸媒才有了探索新出路的可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春暖之际,各位专家来这里传经送宝,有你们一如既往的栽培和浸润,川经报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周啸天

徐希平

贾璋岷

黄基秉

 

用美文说话  在新语境下让读新闻成为享受

周啸天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教授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川经报在头版,以整版面积推出深度报道,形式上的大胆创新,与稿件内容的完美结合,让人眼前一亮。而且这几篇深度报道一看就是很想读的新闻,可以说,都算是美文。什么是美文?常读常新的文章就是真正的美文。刚才杨文镒总编讲了几个特稿的范例,讲得绘声绘色,逸兴遄飞,有些章节甚至能够记诵。我相信他不止一次讲过这些范例,在相关的讲座上。这就是达到美文程度的特稿,及其生命力的最好的表现。川经报提倡要把新闻特稿写成美文,真正做到并不容易,题材必须真正打动自己,而且语言到位,所以不容易。但这应该成为我们新闻从业者的一种追求,让大众把读新闻当作一种享受。

新闻报道要如何写?这里有一个“写点”概念,许多不同文体在这一点上都是相通的。比如写诗,尤其是古风、歌行,做到应有尽有不难,难的是做到应无尽无,不能平铺直叙,而是要写好几个兴奋点,而且是从兴奋点写起,从好句写起。例如拙作《邓稼先歌》,这是在我获得鲁奖之前,先获得中华诗词学会第五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第一名的作品。由于报纸的断章取义,许多人只知道开头一段:“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罗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苏为博戏。”便只是一个点,接下来有好几个兴奋点:“不赋新婚无家别,夫执高节妻何谓!不羡同门振六翮,甘向人前埋名字”等等。就是这些个兴奋点的起伏跌宕,打动了著名作家、前国家文化部部长王蒙,使之两度落泪,并为之写了评论。总之,写好了几个兴奋点,在兴奋点与兴奋点之间,只需要略加衔接,就可以形成跌宕起伏。我认为写美文,写深度报道也是这样,要先找好“写点”,构思布局就会迎刃而解。

最后希望四川经济日报越办越好,2018年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深度报道。

 

做深度做精品  才能实现纸媒的“突围”

徐希平  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原院长、教授 

现在,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传统纸媒有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纸媒,是大家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纸媒要发展,可以把深度报道作为一个突破口。做深度、做精品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增强纸媒的影响力。发挥纸媒的独特优势,有利于读者长期保存和细细品味。做好这一点,纸媒也可以更好地吸引企业投放广告,拉动经营。当然,要做精品,对记者的要求也很高,除了要有对新闻报道的热情、激情和责任心之外,还需要有非常好的文化积累和文化积淀。做好这几点,纸媒完全可以不惧新媒体的冲击。

读了川经报2017年的几篇深度报道稿件,我谈四点体会:

第一,报道选点很好,跟当前经济形势、经济发展相关的热点、重点问题密切相关。比如,《穿越“国道天险”的英雄交响乐——写在世界最高公路隧道、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通车之际》这篇报道,写在雀儿山隧道通车之际,非常贴近当时的经济热点,结合当年十八军入藏修建川藏公路艰难过程的厚重历史,强调沿线人民的多年期盼,展现突破瓶颈对于联通川藏线的重要作用与现实紧迫性,突出其特殊意义和可贵精神,从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第二,切入点很好。稿件《百万“父亲”兴巴山  农业农村的巴中“变”法》以歌曲《巴山背二哥》开头,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引起轰动的著名画家罗中立油画《父亲》为切入点,揭示其与巴中的关系,也暗示处于大山之间巴中贫困的往昔,由此引出巴中的新变化,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非常好。

第三,面向基层,真正吃苦的深入一线的精神,这是川经报非常突出的一点。报社老总带头,从策划采访到写稿打磨,一直走在前面,全程参与,亲自到一些条件非常艰苦地区以及高海拔地区采访,许多地方甚至当地干活挣钱的人都因太艰苦选择离开,而报社记者却带着感情,坚持深入基层,采访到许多感人的第一手资料,这对写好深度报道十分关键。

第四,相关报道文章非常富有文化积淀和文化品位,这也是作品耐读和有吸引力的原因,需要记者博览群书,长期积累,视野开阔,深入思考方能打造出精品。

提一点建议,以后做深度报道可以多结合目前大的时代环境和要求,尤其是党中央对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倡导,结合四川省委有关首批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关注四川首批十大历史名人及其他一些文化名人,如人们熟知的诸葛亮、李白、杜甫、苏东坡等,都已有着较大规模和影响的名人文化产业链;另如阆中的落下闳、都江堰的李冰等,文化如何与经济挂钩,可以在这方面下些功夫,相信也会产生积极的综合社会效益。

 

“重装出击”深度报道  有效拓展报纸格局

贾璋岷  省记协副秘书长、四川法制报原总编辑、教授

川经报这几年各方面都在蓬勃发展。经营工作体现了自己的特色,在新闻业务方面,不管是立足于文化品位的大副刊,还是报纸新闻产品的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其中,深度报道这种报道方式运用得得心应手,尤其引人瞩目。

新闻的“新、短、快、活、强”,这是新闻界倡导的方向。同时,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针对新媒体对新闻处理的快捷即时的挑战和优势,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深度报道是突出重围的一条路径。而包括组合报道、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等在内的深度报道,它是报纸“重装出击”、组织战役级别的武器。运用这种武器,非常考验一家报纸的战役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2017年,川经报继续在深度报道频频出彩,其中有不少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比如《百万“父亲”兴巴山  农业农村的巴中“变”法》,很多自媒体自发转载,一些重要的平台如在新华社客户端,居然有上百万的点击阅读量,这种现象在当前新闻碎片化的趋势中,实在不容易。

认真研读几篇代表作之后,我谈五点感受。第一,这些作品完全具备新闻性,这是作为优秀新闻作品的前提。这几件作品稿件都突出了反映的事件的关注度,比如扶贫、产业转型等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以这些社会热点为主题来写新闻稿件,具有了新闻性。

第二,深度报道要有思想性。川经报的几篇深度报道都有观点、有自己的思考。思想的底蕴是支撑优秀深度报道作品的灵魂,这样的稿件不光是一般读者欢迎,对决策者也会有所启发。深度报道并不是简单写这个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要把新闻事件、新闻现象背后的东西,通过我们自己的思索,挖掘出来。《南充  新风新雨生新景》就把当地如何落实新论断、新战略和新举措,通过记叙南充的新变化而进行了自己的思辩,这就使得文章有分量了。

第三,优秀的深度报道要把历史的穿透感、信仰感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穿越“国道天险”的英雄交响诗》在报道雀儿山隧洞贯通这一新闻事件时,非常自然地回放了十八军进藏的往事。现实的奉献和历史上的牺牲,具有一种在信仰旗帜感召下的历史穿透情怀。

第四,大气磅礴的厚重感是深度报道的独具优势。这几篇稿件读下来,给人的感觉都是沉甸甸的。可以说,在同类题材的新闻报道文章中是立得住脚的,像《西部省际间形成“一家亲”格局》,就具有自己的新闻价值乃至存史价值。

第五,写作细节真实的呈现感。宏大叙事不能没有细节的描绘,稿件没有细节,就缺乏支撑。雀儿山隧道通车后,原有公路如何再利用,在稿件中都有描述,这也是细节真实的呈现。

如何写好重头深度报道,需要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第一,要有真正的人文情怀。这几篇报道是做到位了的,在《百万“父亲”兴巴山  农业农村的巴中“变”法》中,围绕画家的画作,对曾经贫困乡村的描述,十分感人。第二,要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甘孜:精品农业之花破寒而绽》等文章里,诗词、典故和人文地理知识的恰当引用,为文章增色不少。这不是外加的,而是记者根据文章需要,行文之间,自然的流露。川经报的副刊一直有追求,而且常出常新,不仅有常规的副刊,也有像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非遗”版面。报社培养了一批具有文化底蕴的采编团队。在这样深厚土壤里长出来的文化庄稼、新闻庄稼,肯定会茁壮成长。

 

总编下基层带头写稿  传承一种新闻精神

黄基秉  成都大学教授、四川省老教授协会秘书长 高级记者

新闻界有句名言,“抓活鱼、出好稿”。要抓活鱼,就必须到现场,只有深入采访,才能写出精彩的新闻报道。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四川经济日报社采编人员热情高涨,纷纷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发现典型、采访典型、报道典型,写出了一批深受读者喜欢的深度报道。值得点赞的是,报社总编辑李银昭亲自带领记者到一线采访。说起总编写稿,这是中国新闻界的传统,远的不说邹韬奋、范长江,就拿现在新华社穆青、郭超人、李从军和人民日报范敬宜以及在座的四川的各位老社长老总编来说,把深入基层采访和写稿,从来都当成是义不容辞的分内之事。川经报老总靠前指挥,以身作则,带头写出了一批很有分量的深度报道,这就是一种理想的延续和好的新闻精神的传承。

如《南充  新风新雨生新景》这一篇纪实性的深度报道,就是报社总编辑带领记者深入实际采写的深度报道。南充,四川人口第二大城市,是四川经济重镇,也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南充贿选案之后,其经济社会发展有没有受到影响?现在发展怎么样?干部队伍作风精神面貌如何?外界对其关注度空前提高。

社会关注的热点就是新闻记者应该关注的焦点,也是媒体人的责任和担当。新闻界有个共识:媒体的总编辑,其实就是总策划。面对南充的新情况,报社领导层决定策划一篇重头深度报道,采访时间就在十九大召开之际,通过基层走访观察,以小见大,对南充近两年来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脱贫攻坚、政治生态营造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一次全景式的呈现。

2017年11月23日,报道见报后,社会反响热烈,该通讯被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网站转载,仅新华网的浏览量就突破70万人次,被南充日报在头版头条全文转载,收到了极大的社会宣传效应。总结起来有这几点经验:

一是总编高度重视。因为稿件报道的背景和时间节点相对特殊,报社社长、总编辑李银昭亲自带队,率记者部正副主任及摄影部主任组成一个报道组,走进南充进行深入采访。

二是新闻采写一定要下沉到基层“抓活鱼”。报道小组在南充用近一周的时间,采访了多个工业园区、新兴产业企业、传统企业、主管部门、项目建设者及打工者和市民,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了解,获取了大量鲜活的一手资料。

三是成稿需要精雕细琢。从采访到见报,历时接近一个月,稿件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发扬工匠精神,数易其稿,最终形成《南充:新风新雨生新景》纪实性深度报道。

另外,此稿在策划、采写和发表时间节点上,也非常适宜,可谓恰到好处。尤其是标题上的三个“新”字,贯穿全篇,与后来中宣部提出的“新时代、新风尚、新作为”不谋而合,显示出“政治家办报”“守土有责”的主流媒体的预见性、前瞻性和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2017年12月11日头版头条《百万“父亲”兴巴山   农业农村的巴中“变”法》这篇稿件,也是报社记者在报社总编辑的带领下,先后两次率队上巴山、下基层,深入巴中农村实地采访,历时20余天,对巴山新居、产业发展、农村改革、乡村振兴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认真挖掘了当地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亮点资源,与采访对象深入沟通交流。

在行文中,从主标题到小标题,再到文章的整体构架,经历了几易其稿的过程,让最终成型的文章极有深度和力度。文章结合脱贫攻坚这一主题,无论是选取贯穿全文的油画《父亲》这一线索,还是用马致远的诗引出巴山新居建设,亦或是写产业、写梦想,文章的用词用句都字斟句酌,语言也极具诗意化,真正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稿件刊发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搜狐网、四川新闻网和省委农工委、省扶贫与移民局网站先后转载,新华社客户端的点击量,在48小时内超过了100多万。

实践证明,真正感人的新闻报道,必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细节感人,语言生动,文字优美,入脑入心。总编辑李银昭在策划重大新闻报道时,能够以大格局的胸怀、    望的眼光、正能量的气势,谋篇布局,书写华章,故能出手不凡,凯歌高奏,赢得业界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和点赞,这也许算是,当下传统纸媒在窘境中,看见的星点幸事。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魏雯静 李珊 陈悦 文/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