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6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18年06月05日

“智慧”让农业大变样,农民幸福感爆棚

本报讯 小时候,听过一首歌谣描述农民的生活“面朝黄土背朝天,手持弯锄入农田。一草一苗眼盯准,不是退步是向前”。这是传统农民的真实写照,在传统农业中,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靠感觉、凭经验。

如今,在朱寨镇黄庄村“农管家·淮海绿谷”基地却是另一番景象。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浇多少水?温度、湿度、光照怎么供给?通过电脑中枢操控,基地不仅可以监控温度和湿度,还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蔬菜病虫害远程诊断等,立体化、多功能、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定时定量“精准”为农民把关。

“以前靠的是两条腿在大棚小棚之间来回跑,察看棚内温度计、湿度计上的数字,忙得喘不过气来。‘智慧农业’让现在一个人管3个大棚都变得游刃有余。”该示范基地的技术员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判断土壤湿度全凭经验,不知道蔬菜到底缺不缺水、缺多少水,后来运用了一套现代化检测设备,根据检测数据科学浇水,有针对性地控制浇水量,一年在浇地费用上就可节省不少钱。”尝到甜头的他对“智慧农业”的前景非常看好。

“智慧农业”长啥样?能详细描绘的人并不多。“以前种菜凭经验,现在靠科学。”这是“农管家·淮海绿谷”基地给出的答案。近日,农管家科技发展(徐州)有限公司负责人欧英俊向记者介绍,“将温室与传感技术联姻,运用物联网平台,温室里的农作物具有了人为‘智慧’,懂得何时应该‘喝水’‘晒暖’。”

身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每一个角落,记者无不感受到“智慧”为农业带来的便捷高效。温室大棚的光线能自动调整;果蔬需要快速生长时光线直射,需要慢生长时则可斜射;扫二维码就能查到农产品的种子来源、施肥、用药情况……这不是未来,这是朱寨镇已经实现了的“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

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者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菜、养好花。做这样的农民,幸福感真的是要爆棚。占地约160亩的“农管家·淮海绿谷”基地,主要负责十多种蔬菜的育苗和新品种测试,种植基地则遍布周边农户。重点推广椰糠栽培种植系统、水培等“无土栽培十物联网”模式,种植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已经远销济南、南京、上海等城市。“智慧农业”不仅提高了种植产量和生产效率,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它的带动下,增收致富。

“目前,我们正积极打造集农耕文化、自然生态、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把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为景点来打造,积极培育新卖点,以此带动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欧英俊说,未来,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过程与市场流通、消费环节高度相关,高品质、低成本、无公害、有保障、城乡互动的智慧农业和生态农业圈会逐渐形成,农业发展靠“智”而非靠“天”。

(文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