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常州新举措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本文字数:1443

本报讯  (记者 吴文龙)近日,常州市政府召开“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新举措”新闻发布会,常州市科学技术局领导介绍了具体举措。

针对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产业新趋势、竞争新热点、改革新要求,该市把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紧密围绕“更加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更加聚焦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注重园区功能建设”三大重点,推进实施“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行动、鼓励企业引育高层次双创人才行动、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行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行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行动、建设众创空间推进‘双创’行动、创新核心区建设行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行动、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行动”九项行动, 为科研人员松绑,为实体经济减负,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时,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鼓励风创投资本介入创新研发活动。优化投入方向,实行“拨、贷、保、投”组合联动的方式,用好“组合拳”,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加快形成稳定支持、定向组织与竞争择优相结合的项目资助体系。推进实施“苏科贷Ⅱ”项目,对销售5000万元—4亿元的科技型企业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扩大企业受益面。

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3.0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深化柔性引才机制,壮大“星期天工程师”升级版队伍。年内争取引进产业类创新人才500名。以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为特色方向,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常创办高科技企业,催生一批高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新亮点,引导领军型人才团队加快产品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创新培训形式,组织5批约500名企业家参与的创新企业总裁研修班,提升科技型企业家经营管理、战略思维和创新发展能力。

抓好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和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确保每年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超120家,其中省级以上超30家。引进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资源,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团队高端化、技术研发核心化、管理模式企业化、运作机制市场化,开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行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紧密融合,加快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团队,服务一批成长型科技企业的创新需求,孵化一批高质量成长型企业,助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创新服务精准化、专业化、网络化。

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一批专业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加速器,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孵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开展创新资本对接路演活动,搭建对接合作平台,打造“常金汇”“天天5.18”等一系列活动品牌,持续开展创业导师服务、科技创业沙龙等,为科技人才团队创业提供专业化、全方位服务。实施科技双创计划项目,加强企业精准孵育。

创新核心区是八大科技服务业态的集聚区,是园区持续创新的源动力。更好地发挥科教城 “创新之核”的辐射引领作用,推进常州、武进两个国家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建设,推进西太湖、溧阳中关村两个省级高新区(筹)增强创新能力。“立标杆、找差距、定目标、补短板”,增强承载功能和创新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专题科技产业园区,着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围绕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市科技局将围绕“基础管理+业务精进+改革创新”三方面内容,开展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运用系统化思维,把“项目+企业、人才、技术、资本、平台、专利”有机结合,全方位服务于企业多样化的创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