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陷入误区导致孩子长不高? 趁暑假补救还来得及

    本文字数:1728

“说起来十分幸运,孩子打小身高就贴着矮小线长,从3岁起找到叶主任,在她的指导下,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干预治疗,经过2年多的努力,如今孩子12岁终于赶上了同龄人。所以我觉得,尽早关注,寻求专业指导,必要时接受治疗,家庭和医生共同努力,才是确保孩子顺利长高的秘诀。”近日,在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举办的“儿童生长发育夏令营”上,小蓉妈妈分享了孩子的成长经历,她的一番话给现场家长带来不少启发。

“每年寒暑假,都是儿科生长发育专家们最忙碌的时候,但忙碌之后,却常有说不出的心痛。”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叶进主任中医师介绍,有很多孩子发育异常,但家长却没有充分重视,结果等到带孩子来就诊时,往往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为此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儿童生长发育夏令营,通过游戏互动、健康讲座、经验分享等活动,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理念——医院固然可以提供治疗以及包括失眠、饮食、运动等指导,但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终还需要家长通力配合。”

避免陷入这些误区

“虽说儿童的身高70%来自父母遗传,但是30%的后天环境因素更为重要。”叶进主任表示,门诊经常遇到一些家长,因为一些错误的观念,使得孩子的生长发育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误区一: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的关系,但遗传给的只是一个身高的范围,上下有8厘米的偏差。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遗传的上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较为理想,如果往遗传的下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矮小。我国有30%的孩子长不够遗传身高。

误区二:孩子现在挺高,一定没问题

孩子没到青春期,突然长得快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性早熟,性激素加速骨骺软骨过早闭合,使得生长空间缩短,成年后反倒比一般孩子矮。

误区三:孩子现在矮,晚长

受遗传因素影响,晚长也是有可能的,通常晚长的孩子骨龄落后于正常孩子。但是有的孩子骨龄落后是因为营养不良、睡觉太晚、压力过大、运动少等,生长激素一直无法充分分泌,这样孩子现在不高,以后也不一定能长高。

误区四:男没变声、女没月经,不算发育,不急

变声和月经是标志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阶段的特征。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已经接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此时想办法已经来不及了。

孩子身高增长慢  家长应警惕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身材矮小呢?“每位家长都应该学会观察孩子的身高增长情况。”叶进表示,定期体检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身高、体重的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就诊、早干预。

据专家介绍,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有两个时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婴儿期即出生到1周岁,在这一年内身高增长25厘米,这是人一生中长得最快的时期。青春期生长发生突增,身高年增长值一般为5~7厘米,个别可达到10~12厘米,青春期过后,身高基本停止增长。

如果孩子每年的生长速度低于以下数据:婴幼儿期(3岁以内)每年长高少于7厘米、儿童期(3岁~青春期)每年长高少于4~5厘米,青春期每年长高少于7~8厘米,家长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接受医生的指导,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运动、睡眠习惯,后天的干预能让孩子的身高比自然状态下平均多长高5~10厘米。

通过骨龄监测患有身材矮小时,应该针对病因治疗,如生长激素缺乏、特纳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矮小,治疗主要以生长激素达到增高目的,但中医辅助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叶进主任中医师强调说,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针对孩子不同情况综合分析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中药调理可以健脾醒胃,益气固表,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此外,还可以配合使用耳穴压豆、穴位按摩、捏脊、推脊等综合治疗。

利用暑假“黄金期”抓紧长个儿

夏季阳光充足,阳气生发,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此时体内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身体对钙的吸收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在暑假期间,孩子学习压力也有降低,运动增多,睡眠充足,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发育,因此暑假也是长高的黄金时期。

专家建议家长们因从饮食、睡眠、运动这三方面促进孩子生长:每天要保证孩子吃一个鸡蛋、500毫升奶、1两肉类食品,根据饮食和骨密度结果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AD,蔬菜水果新鲜多样,多饮水;晚上十点以前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选有利于长个的运动,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引体向上,运动以早晨为佳,每次持续20-40分钟即可。

孙茜  文  王光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