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9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特别报道
2018年09月17日

“八公仙豆”研究基地受关注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来凤考察

9月15日,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带领有关科研人员来凤,对《淮南子》和“八公仙豆”、“八公丹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创产品开发利用等工作进行考察指导。县委宣传部、县信息产业中心和顾桥镇有关负责人陪同参观考察。

考察期间,与会人员深入顾桥镇李佩乐“八公仙豆”研究基地,共同探讨交流了《淮南子》博大精深的科技思想和“八公仙豆”淮河美食文化的历史渊源等。据了解,近年来,李佩乐以“探寻淮南豆腐历史轨迹”为课题,追踪寻源,做加工豆腐的主要原料大豆的文章,全力打造“八公仙豆”品牌,潜心研究淮河美食文化,并着眼历史文化,致力打造地方品牌的思路别出心裁,他利用五年多时间考察研究,最终为这种地方大豆命名为“八公仙豆”,商标为“八公仙”。由此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并以“探索淮南豆腐历史轨迹”为主,发掘淮南八公炼丹养生文化,倾情打造旅游特产——“八公仙豆”。尤其对八公丹器的收藏文化,陈广忠教授给予高度的赞许,称之为独一无二的传世文物。并表示给八公丹器提供有力的技术文化支撑,帮其做大做强。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是当代《淮南子》研究大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汉语史、音韵学、诗词格律,但是着力最深、成就最大的当属《淮南子》研究。他先后出版著作30部,主要有《淮南子译注》、《刘安评传》、《淮南子科技思想》)、《淮南子斠诠》、《淮南子研究书目》、《淮南子精华》等。他还发表论文80余篇,2017年1月24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的《〈淮南子〉与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一文,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本报记者 刘明勇/摄影报道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