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9月30日
创新科技服务工作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访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夏阳
本文字数:1689
本报记者 刁晓玉
潘俊 摄
9月15日是全国科普日。9月18日,区科协联合卫计委、环保局、农委、城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在东大街开展“创新引领时代 智慧点亮生活”主题科普日活动,通过布置展板、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市民科学素质。增强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科协任重道远,创新势在必行。日前,记者围绕科协如何创新服务驱动发展专题采访了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夏阳。
记者:今年是科协系统深化改革之年。面对改革,区科协是如何以创新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呢?
夏阳:区科协精心构筑“平台驱动”工程,创新举措,提升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企会协作,加强与省科协、省级学会、国家级学会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半年来,全区新增2家双创服务基地、17家科技服务站、5家首席工程师平台;深入开展科技信息推送,以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为纽带,以已建和在建的科技服务站等平台为依托,引用国外专利技术11项,申请专利13个,为企业节省研发资金1000多万元,促进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深入开展“引进来、走出去”等小规模、高频率产学研活动;充分发挥省级海智工作基地作用,加强与省科协国际联络部对接,巩固以现代科技产业园、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省级海智工作基地,近年来成功协办了“智汇姜堰”“姜堰人才日”“百名专家姜堰行”等活动,引进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徐明泉教授和3名海外人才入驻科创中心创新创业,组织10多家企业参加国家科技与人才合作大会、省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其他高端学术会议;9家市科协委员(常委)工作室在我区正式挂牌。工作室将采取上门服务与需求对接、专场活动与座谈交流、线上线下互动等相结合的方式,将科协服务方式由虚变实,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科协改革带来的实惠。
记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区科协的一大重点工作。关于这个方面,区科协有哪些举措呢?
夏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今年,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区第27届科普周活动,以“科技创新强国富民”为主题,牵头31个部门和16个镇(街)开展了70多项科普宣传活动;在城区,根据社区科普宣传特点,围绕居民生活需求,开展了科普站台志愿服务集中行动,邀请省市区专家举办“社区科普讲坛”6场。
同时,我们深入推进“科普惠农”工程,充分发挥基层科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组织省市区三级学会与基层农技协对接,开展结对专家集中服务活动10多场,实施“科普惠农”工程项目10多项,举办实用技术培训20多场次。娄庄曹阳的草莓种植协会被中科协评为全国示范农技协,桥头鸿程菇业被省科协、省财政厅评为科普惠农基地。
记者:听说我区科协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县区开展“四+一”试点工作,可以谈谈具体内容吗?
夏阳: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县区,我们积极贯彻落实省科协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扎实开展“四+一”试点工作,把建立健全乡镇科协组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11月份区科协换届工作为契机,对镇街等基层科协组织进行调整、充实,制定科协工作制度,把“四长”为代表的卫生、教育、农业、科技企业各领域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科技带头人、科协工作积极分子选入镇街科协,推动基层科协组织重构、运行机制重建、科协形象重塑。
区科协将重点加快培育发展园区科协、企业科协的建设,激发各类学会、协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的活力,提升科协的组织力,把试点工作做好做出特色。
记者:今年上半年,区科协工作亮点纷呈。下半年,区科协有什么新的工作打算吗?
夏阳:今年上半年,区科协在开展科技信息推送、举办主题科普活动、实施“科普惠农”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半年,区科协将进一步明确“四服务一加强”工作重点。一是全面做好九次代表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科普惠村”工程,全面启动“科普画廊”规范化建设;三是开展精准化科普活动,组织开展好“科技专家企业行”活动,同时组织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提高群众参与率,创出科普特色和品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强化科技服务工作,全面加强科协自身组织建设,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进步中,让公众理解科学,让科学普惠人民,为实现我区“全面建成小康、全力争先赶超”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