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10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文化周刊
2018年10月15日

让木雕焕发新生力量

记者 卓佳洋 通讯员 邵颖玢 章亚萍

木雕艺术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木雕手艺在江浙一带一直有着高水准,距今七千多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已出现木雕鱼。有“五匠之乡”美誉的宁海,木雕艺术发展迅速,融入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工匠们以镂雕、浮雕、深雕、浅雕等各种雕刻技法在床、门、屏风、柱子上雕刻出各种题材的图案,内容丰富,形式繁多。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市场萎缩、匠人流失,传统的木雕工艺陷入了青黄不接的时期。如今,精致的老手艺、老行当再度以非遗形式出现在大众眼里,传统工艺能否焕发活力?传承的重任交托在新生代身上。学艺路长,枯燥且艰辛,近年来,在我县大力挖掘、培育和扶持下,新生代木雕艺人逐渐打出了名号,今年8月,在浙江木雕现场创作大赛上,我县70后、80后木雕艺人甘建军、蔡建祥、章雄辉获奖。他们坚守在木雕创作的最前线,苦心钻研、默默无闻、脚踏实地,让这门传统工艺再现生机。

甘建军:

木雕学习要不断积累沉淀

在浙江木雕现场创作大赛上,我县木雕艺人甘建军的作品《五子夺魁》获得了银奖,评委“泥人张”第四代传承人张錩先生赞其颇有古韵。据了解,五子夺魁选自民间传统吉祥图案,画面中五个童子争夺头盔,神形兼备,寓意子孙成才。“木雕作品的人物和故事大多数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要体现出神韵,需要耐心研究传统的雕刻技艺,通过不断积累沉淀,把它跟现代审美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有魅力的作品。”甘建军说。

1976年出生的甘建军从小喜欢画画,画出来的花鸟鱼虫有模有样。初中毕业后,他寻思要学一门能吃饭的手艺,于是,便拜入宁海有名的木雕大师傅葛爱飞门下,全身心地投入木雕学习中。据甘建军介绍,木雕制作工艺分选料、除湿、描形、雕镂、打磨和光面等多道工序,工具应用有雕刀、凿、刨、斧、锯、锉等百余种,镂刻技法有沉雕、浮雕、圆雕、镂空雕等,每一步都要求精细,刀刀皆辛苦。“雕刻不容易,轻重缓急,全凭拿捏,容不得半点马虎,不仅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在雕刻时,甘建军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为了达到理想的造型,他还会打磨到深夜。虽然在别人眼里,木雕是辛苦且枯燥的,但他坚守并快乐着。

学徒三年出师后,甘建军辗转到宁海本地、福建泉州的仿古家具厂打过工,机缘巧合下,被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收为徒弟,学成之后,他回到宁海开了一家雕刻店,不久,又赴义乌从事木雕创作。在义乌期间,甘建军常到传统建筑黄山八面厅里欣赏学习,从雀替、牛腿、格扇、挑头等雕刻的人物故事、动物和花卉图案入手,细细解读其巧妙的构思和设计,并与自己的作品结合。甘建军说,木雕技艺始终在学习的路上,要用自己长期积累和磨炼而成的技法钥匙,去打开传统艺术规律中的金锁,探索奥妙、发现规律、取得突破。

蔡建祥:

坚持并开拓创新才能打开市场

最近,蔡建祥正在张罗着他的一间木雕工作室。“以前木雕这个手艺活很吃香,大到建筑小到家具,哪里都用得上,学这个行当的年轻人也比较多,现在市场小了,赚不了钱,很多人都转行了。”蔡建祥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逐渐代替人工,但蔡建祥始终认为,木雕这类传统工艺融入了匠人的心血与精神,机器仅能雕形不能塑神,创作精品还需匠人一刀一刀地亲手来做,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是匠人最本质的底色。据蔡建祥介绍,民间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工艺木雕,有悠久的历史和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讲究精雕细镂、巧夺天工。主要分纯观赏性和实用性两类。观赏性木雕是陈列、摆设于橱、窗、台、几、案、架之上,供人观赏的小型的单独的艺术品。它是利用立体圆雕或半圆雕的工艺技术雕制,表现的题材和内容广泛,有花卉、飞禽、走兽、仕女、历史人物等。实用性木雕是指利用木雕工艺装饰的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品,如佛龛、家具雕饰以及建筑部件等,还有专为其他工艺品配制装饰的几、案、座、架等。

如今,实用性木雕可在一些古董家具、古建筑上见到,木雕艺人主要进行修复,观赏性的木雕作品则由木雕艺人创作。“木雕创作,现代审美意识、传统技法和创新思维缺一不可,我们需要秉持着现代审美意识,借助传统技法,在形式和载体上开拓创新。”蔡建祥说,现在人工费用越来越高,要想在创作与生计之间获取平衡,必须走小而精的路线,不断提升技艺,创作更多精品。

章雄辉:

用匠心传承传统技法

80后的章雄辉是宁海清雕的市级非遗传承人,他的木雕绝活在宁海已小有名气。谈及对技艺的理解,他认为,木雕的精髓在于古法。

曾经,他的哥哥章飞雄做木雕,从小,章雄辉便对绘画、雕刻颇有天赋,也对村里传统建筑上的纹样很有兴趣,之后接触了许多旧家具,耳濡目染了一些精美的古代雕刻。工作后,迫于生计,章雄辉有一段时间转行干了驾驶员,凑巧的是,一张古董床,又把他重新拉回了木雕行业。

谈起10年前那张古董床,章雄辉仍记忆犹新。宁海一位古董商收到一张前后出帐的清代朱金千工床。大床来自三门,床上安了12扇软条敲成的围屏,雕工精美异常。可惜,床上雕刻的人物头像,在破四旧中被人铲去。古董商找到章雄辉,希望他将人物部分重新雕出、补上。这是章雄辉学雕刻后所接的第一桩大活。他将自己和这张大床关在一起。两个月后,章雄辉交活。那些残缺的人物头像重新出现在大床各处,栩栩如生,和原来的人身、衣着统一协调。几年后,那张曾被章雄辉修复的大床,被一位上海收藏家买下,价值100多万元。

也正是因为修了那张床,章雄辉开始被古董木雕收藏界注意,激活了收藏界以前不买人头被铲的旧家具的局面。章雄辉出名了,他成了宁海旧家具收藏家们的“御用”雕刻师。之后,各地藏家纷至沓来,请章雄辉修复古董木雕藏品。

大量地接触一些顶尖的传统雕刻作品,让章雄辉对雕刻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也愈加深入,“古代人物有古代人物特有的衣着、神态。”因此,章雄辉平时常会翻阅一些关于古人服饰、绘画类的书籍。他认为,宁海的传统雕刻最出彩的地方在于浓郁的文人气质。它有点像书法和绘画,注重线条表达。而且,这些雕刻作品往往会配上传统的图章,再刻上文字,使其具有浓厚的书卷气。他希望能摸索着老祖宗的手艺继续前行。

木雕技艺的传承

保护始终在路上

为响应振兴传统工艺的号召,让更多木雕新生代艺人崭露头角,我县进一步加强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美术的保护传承,积极发挥传统工艺传承人和从业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与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唤起了民间艺人参与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美术保护的热情,使非遗能活化保护、活态传承。

在去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县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开展了新生代木雕艺人现场创作大赛,本次大赛在参赛资格上有严格的规定。凡具有宁海户籍、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民间木雕艺人(列入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除外)均可参加此项比赛。大赛以“再现、再创、再生”为主题,展现优秀非遗传统技艺的精工细作,再现优秀传统和宝贵的工匠精神。年轻的匠人们准备了各式雕刻工具,在一片忙碌的刀凿声中,他们倾注全力、一丝不苟,打坯、勾勒、剔底、倒板、打磨及细节处理等,都力求细致。比赛间隙,还不忘相互切磋技艺,尽显匠人风采。

为培养更多新生力量,我县从学生入手,在学校里设置了非遗课堂或非遗社团,开展非遗传承教学和研究。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是浙江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在木雕制作方面,学校开设有清刀木雕技艺、竹木根雕技艺等传统手工艺类的非遗项目的传承教学,并时常开展传统工艺行业者与设计师、职高学校工艺名师之间交流与研讨,探讨推动传统工艺振兴的路径,以提升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利用水平。近年来,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工美班学生的非遗作品经常参加市级展览展示,颇受瞩目。

木雕新生代比赛

章雄辉和作品胡人献宝

作品中国梦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