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11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综合
2018年11月13日

长丰:坚定文化自信 奏响时代强音

阅读量:485    本文字数:3261

近年来,长丰县始终坚持文化强县建设,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要求,坚持政府投入与加强管理“两到位”,实施“种文化”和“文化+”两手抓,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奏响时代强音。

补齐短板,让公共文化服务立起来

长丰县委、县政府“一班人”通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系列讲话精神,深感打造好“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强县责任的重大。并决定从补齐短板入手,加大投入,三化联动,下好公共文化服务先手棋。

一是设施建设标准化。针对公共文化设施差问题,2014年,县财政投入7132万元,启动三馆建设。其中的县图书馆总面积达 6000余平方米,总投入2300万元,各类图书报刊15万余册,电子图书307万余册,荣获“国家级一家图书馆”称号,并建有城市规划展示馆、书画院等文化设施。去年,县里再次开启占地面积为166.05亩的新三馆文体工程,其中的五层体育馆总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文化综合馆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两馆总投入为2.3亿元。另建有总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的室外健身场地以及景观文化场地等文体设施。与此同时,全县14个乡镇(区)全部建成了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248个行政村(居)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以及农民文化乐园、体育设施等实现了全覆盖,基本满足了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文化管理规范化。该县全方位落实各文化活动场所的定时开放政策,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服务内容、时间、服务效能考核标准,公开选聘了29名文化协管员专门负责做好文化管理工作。并健全了文化工作考评机制,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群众满意度、创新服务等项目进行全面指标量化。

三是文化服务均等化。各文化馆站做到:音戏舞美创编培班班皆设,弹拉说唱跳演教样样俱全;各图书馆室通过增设图书便民服务网点、购置电子图书数字借阅机、流动图书车下村服务等举措,让“富口袋”的农民“富脑袋”。县电影公司组建了15支农村电影放映队,流水作业,下村放映,年送电影3080场。与此同时,连续举办了四届全民运动会和广场舞大赛以及八届合唱节。

活动引领,让群众文化生活靓起来

始终抓住“活动引领”这个牛鼻子,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圆“文化梦”。依据这一认识,近年来,长丰县着力打造多种品牌文化活动,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效应。

一是以开展精品生产、品牌供给为引领,让村民拥有雅俗共赏获得感。长丰县庐剧团是该县唯一的国有专业文艺团体。过去,该团忽视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自创节目几乎为零,每次演出“借鸡生蛋”,不是“高大上”,就是“摇摆舞”,基层观众极为反感。近几年来,在政府建立精品奖励机制前提下,大力开展“精品生产、品牌供给”活动,要求剧团工作人员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特色文化作为创作追求,在思想倾向上以农民群众利益与关切的主题为突出重点,依照送文化为“种文化”理念,先后创演了《女村长》、《人活一张脸》、《美丽的诺言》等传播正能量的大型现代戏和话剧3剧,创演《一碗馄饨》、《这钱怎么花》、《悔过》、《一诺千金》、《丰碑》、《门外》、《劝架》等小戏小品16部,创演接地气的综艺类作品82个,并根据老龄观众要求,复排了庐剧传统戏《秦雪梅观画》等30余台,每场演出自创节目占八成以上。由于自创节目坚决杜绝以低俗为通俗、以欲望代希望、以感官娱乐作精神快乐倾向,让雅俗共赏的“草根盛宴”每年登盘百里乡村高达360多场,从而让农民观众“攒足了眼球”、“伸长了耳朵”,一举实现了好评如潮,几年来,该团先后获得全国及省、市奖项70多个。

二是以开展“小剧场、大舞台”为引领,让村民领略到艺术大家风采。杨庙镇马郢社区是一个拥有418家农户的小村落。2016年以来,该区针对外出打工人员多,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孤独无人照顾的现状,启动了以文化强村为主题的“马郢计划”,常年利用村头小剧场开展丰富多彩娱乐活动。并于今年春节期间,首次举办了社区迎春联欢晚会,让老人、孩子登台亮相,演出了诸多原生态节目。利用小剧场办“春晚”,无疑产生了“大舞台”效应。今年以来,孟广禄、郭达、李立山、陈寒柏等一大批“国”字号艺术大家纷纷光临马郢小剧场,进行义务演出。村民们激动地说:“坐在家门口,能看到艺术大师们的精彩演出,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三是以开展“送戏进万村”竞标为引领,让村民尽享“你点我演”红利。“送戏进万村”,是由省政府直接下达的民生工程。而在实施该项工程的过程中,村民往往存有“我想看的你不演,我不想看的你一个劲上”困惑。为了解除广大村民的担忧,长丰县摒弃“一花独放 ”,大力开展演艺团体竞标活动。他们由县文广新局主导,委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网上进行公开招标,今年县内外就有28家国有及民营演艺团体参与竞标,最终有11家获得演出资格。竞标活动结束后,县文化部门争得大多数村民同意,要求中标院团充分考虑农村留守老人“口味”,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作为主打“菜谱”,同时,另储备15个以上涵盖戏曲、声乐、舞蹈、小品等多种类剧目,在演出中供村民自由点选点演,做到你点我演,需求互动。在此基础上,该县制定了“送戏进万村”监管考核机制,做到每场有跟踪拍照,每场有整场视频,每场有问卷调查,每场内容健康向上。并专门印制了演出回执单,确保演出任务落实,演出质量落实,演出效果落实,深得村民拥戴。

推进“文化+”,让经济发展引擎强起来

长丰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认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文化不仅渗透性强,而且和相关产业的关联性十分紧密,推进“文化+”,让文化要素与经济领域深度融合,对提升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意义犹为重大。

一是“文化+旅游”,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针对当前旅游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大背景,长丰县推出“文化+旅游”模式,精心挖掘旅游地的文化内涵,做到从宏观上系统把握,定准方向推出品牌;从微观上精细打造,既做到讲历史,也注重接地气;从运营上全面覆盖,有机结合,让每一个环节体现品牌的主题元素;从内容上深度挖掘,创新融合,让每一个旅客感受当地的文化价值。以此实现文旅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是“文化+农业”,扬起特色农业品牌。长丰县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该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稳农村、强经济的首选产业。他们聚力乡村振兴,转换发展动能,在中北部地区,提升发展以草莓为代表的特色瓜果产业,创优品质,保障安全,培育品牌,扩大线上线下销售;在河湖湾区,大力发展以稻虾共养为代表的生态循环农业;在江淮分水岭岗区,持续发展以薄壳山核桃为代表的林果产业,开启了10个田园综合体建设,通过新产品、新业态、新创意吸引人留住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

实践中,该县一方面将文化元素注入到农业生产中,连续不断举办草莓节、桃花节、樱花节、辣椒节、葡萄采摘节、稻虾文化节、农民丰收节、农业摄影大赛和乡村楹联大赛,着力打造长丰现代农业的新品牌;另一方面以文化为魂链接市场、亲和大众,将农业产业演变为具有较高文化含量和文化含养以及文化价值的新型业态。并规划建设了10多处农业文化园,集聚优势资源,发展文化农业,把农业园区从单一的农产品供给功能向兼具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培训等复合功能转变,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筑起人们的精神文化家园。

三是文化+商品,抬高特色品牌身价。长丰县是全国草莓生产大县,年种植草莓面积达21万亩,总产量突破35万吨,受益农民36万人。为了持续扩大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疏通草莓产销渠道,去年初,该县抓住第八次中国草莓大会在长丰召开的机遇,大力实施文化+草莓工程,专门开设了全国首座以草莓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总面积达1900平方米,分为草莓文化、长丰草莓、品位交流、土壤改良游戏互动、农产品售卖、交流互动等7个展厅。并可让观众通过互动体验,寓教于乐的方式了解草莓栽培技术、培养草莓组织以及草莓形态特征、营养成分,受到了与会各省草莓客商的一致点赞。正是文化+商品新业态的推出,促使长丰草莓的产销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去年,长丰县草莓总产值达50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同时“长丰草莓”品牌价值高达34.3亿元,比上年高出近3000万元。

(孔宪昌  罗文)

(原载2018年第十一期《文明风》杂志 )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