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4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精品阅读
2019年04月10日

一蓑烟雨任平生

□李静

苏轼,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少年得意,诗作深得欧阳修的欣赏,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后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复任后,又因与新党政见不一,被贬谪至黄州、惠州、儋州,这中间,又经历了母亲、妻子、幼儿的不幸去世。可以讲,苏轼的一生,仕途坎坷、际遇漂泊、志向难达、心情苦闷,但苏轼的伟大就在于他能直面人生、直面磨难,化坎坷为通途,从苦中作乐、从痛中咂味,坚强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时,虽然心情郁闷,却在公务之余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苏轼被贬至惠州时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偏远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贬谪期间,苏轼更是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就有《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像我们耳熟能详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是贬谪时期的作品,无一不寄托了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虽然命运多舛,几经沉浮,苏轼始终报之以旷达的胸襟、乐观的情怀,他用手中的笔抵挡岁月的风刀雪剑,他用不变的笑容面对命运的变幻莫测,他用不慌不乱的脚步走完独一无二的人生。苏轼,他的伟大不仅是他的文学艺术成就,他的伟大还在于,他带给人们的人生启示和精神力量。

生活的深处始终蹲伏着诡谲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命运不怀好意的捉弄,是迎刃而上、与之搏斗,还是缴械投降、束手就擒,每个人也有不一样的态度,对此,我们无权评判对错。但我想,人生像极了一条路,即使跌倒,即使流血,也要继续赶路,因为别人都在走,你经历的,别人也在经历,只要这条路上一人尚存,就没有停下来的理由,即使迎不来最美的风景,也要让伤痕遍身、烟尘满面的自己成为一道风景,如此,才没有白来这个世上走一遭,这一生才不会被辜负。

多学苏东坡,人生旅途中,不论遭遇什么,不过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直走下去,终将会迎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至臻境界。

(李静,六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文集《静观飞花》、散文集《草尖上的阳光》等)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