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垃圾分类 需“刚柔并济”

吴志巧

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众所周知,垃圾分类对于降低垃圾处置成本、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以及改善生存环境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部分市民没有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结果分类的垃圾和未分类的垃圾混杂在一起,导致前功尽弃。因此,推行垃圾分类也并非易事,需要多措并举、“刚柔相济”。

家庭垃圾怎么分,垃圾分类靠什么,后端处理技术能否跟上?一系列问题引人深思。垃圾分类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推广垃圾分类的主要难点在于,这事情往往是“一头热、一头冷”。政府除了大力宣传,还要从机制流程、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力度,比如垃圾的分类运输、垃圾的分类处理等背后都涉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引进设备、改建场所。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单凭政府一己之力,很难完全奏效,需要从不同的层面,助力垃圾分类的推行。在政府层面,需要做好垃圾分类的顶层设计、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督查考核等工作;在社会层面,需要环保组织、居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居民才能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垃圾分类工作才有可能有效、持续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