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7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19年07月23日

党建引领管好“区区小事”

我区推行“红色物业”创新社区管理

阅读量:1258    本文字数:1543

■本报记者 蒋奇军 通讯员 蒋敏 廖嘉星

昏暗的路灯明亮了、剥落的游泳池墙体再次刷新、小区里的装潢垃圾消失了、邻里互动更多了……这是大环家园正式推行“红色物业”管理体制后,呈现的新景象。

物业服务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居民、物业、社区之间总有各种“堵点”。如何画好“同心圆”?我区创新推行“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将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各方力量拧成合力,探索实行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新模式,让社区居民真正享受美好的城市生活。

“红色物业”  群众呼声有求必应

日前,记者走进大环家园,碰巧遇到几户业主前来预缴物业费。“物业的服务越来越贴心,几乎是有求必应。早上向物业反映的问题,下午就已经解决了。”对于这样的服务速度,小区业主纷纷表示满意。

大环家园交付于2003年,是黄岩城区最早的高层小区。因规划滞后、配套基础设施自然老化,给小区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2017年,小区业委会下大决心进行小区整改,在物业主管部门和社区的指导下,聘请了大环物业公司全面负责小区出入管理、停车管理、电梯和消防安全、供水系统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

“有求必应”正是物业党支部向小区业主作出的承诺,对于每个业主反馈上来的问题,都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解决。如何保证对业务需求的快速响应,关键是通过社区党组织联合物业党员和业主党员等力量,构建高效协同、互信共商的三方联动机制。通过“红色物业”推动“物业革命”,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在参与小区管理中的枢纽和骨干作用,使业主、物业和社区三者的关系从对立走向合作,全力提升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

多方参与  小区管理共建共享

“一个苹果核自然降解需要15天,易拉罐制品需要200年,塑料制品要2000年。现在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有意识、准确地进行垃圾分类,那就是资源再利用,实现垃圾减量、无害化、资源化发展。”连日来,在港湾名府小区内,督导志愿者手拿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向小区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指导如何正确分类投放。

而这些督导志愿者,正是在小区物业的引导下组建的。2018年,港湾名府作为我区首批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小区,一开始,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到位,小区垃圾桶内混投、错投现象迟迟难以改善,于是负责小区物业的华诚物业公司通过招募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志愿者,在居民活跃度较高的时间段,定时定点督导垃圾分类。同时,该物业公司还负责落实楼道撤桶、大件垃圾投放点位设置等工作,并定期巡检基建点位和设施设备,同步监督居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投放,对不符合分类投放要求的行为进行指导、劝告,使小区环境更整洁。

除了志愿者协助参与物业管理,西苑社区还组织在职党员、退休教师、退休老干部等共同参与小区经营,进一步促进小区和谐稳定。

党建引领  服务群众无盲区

“在各小区管理和治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发挥业委会的参与作用,更要创新打造‘红色业委会’,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助力基层组织建设。”西城街道组织委员张晓丽说,“红色物业要‘红’在党建引领,区别于市场化的物业,更加强调公益性和服务宗旨,整合多方力量,既能提供便捷高效的物业服务,又能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眼下,西城街道针对辖区物业企业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整合资源,把辖区内物业企业组织起来,同时强化党建引领,把所有物业企业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联合形成物业行业联动机制,让“红色物业”成为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更大的行业引领作用。

此外,西城街道还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做好“一张红网连万家”。通过建立健全“一网格一支部、党员进网格”机制,将小区划分为若干个小网格,强化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综合治理、行政执法、环境保护、安全管理、便民服务等事项纳入网格,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构建“党建+网格”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