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8月13日

“新时代科技新长征”的姜堰实践

本报记者 丁洁

本文字数:1206

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30多场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2项、新建校企联盟22家、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5项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项、新建各类载体平台5个……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数字记录着今年以来我区“新时代科技新长征”走过的历程。

去年底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奋力走好新时代科技新长征之路。会上出台的“新时代科技新长征工作方案”为我区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根据实施方案,我区坚持市区联动,由区科技局、经济开发区牵头,举办泰州市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广州行活动,全市相关园区及20多家骨干企业负责人结合自身科技创新需求,与广州开发区、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的专家深入交流、洽谈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科技局、高新区牵头举办汽车零部件产业对接活动,20多家企业与江苏大学专家对接交流,签约2个项目。

今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创新载体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已建研发载体建设,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3月29日,哈工大机器人智能制造研究院牵头举办姜堰智能制造宣介会,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江苏)华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裕软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签定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携手打造“智慧工厂”。5月30日,我区与上海大学共同举办上海大学新材料(泰州)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会,全区100多家企业参加活动,初步达成合作意向5项。上海大学新材料(泰州)研究院是集政、产、学、研为一体的公司化运营平台,也是泰州市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先进工业技术交流、新材料和新工艺技术服务、项目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

今年6月,区科技镇长团、科技局聚焦光电领域,热心当好“红娘”,促成江苏华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工业大学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校企产学研基地。区科技局围绕全年“新时代科技新长征”目标任务,紧贴我区“2+2”产业体系,制订2019年产学研活动工作计划,深入开展院士姜堰行、“科学家在线”专家巡诊等“新时代科技新长征”产学研对接活动30多场次。

密切联系高校院所、开展校地合作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最佳途径。东南大学技术转移姜堰分中心和上海电机学院技术转移姜堰分中心便是其中的有力示范。今年以来,区科技局务实做好牵线搭桥工作,邀请相关专家走进30多家企业开展技术巡诊活动,出具20多份诊断意见书;除了收集企业技术需求外,把好的政策送上门,让企业充分了解市区两级科技动态,更重要的是帮助已建成的研发载体和企业之间实现技术需求无缝对接。

区科技局副局长沈双林说:“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智能装备制造、农业机械、新材料等领域征集企业相关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对接活动。我们将通过‘新时代科技新长征’,带企业走进高校科研院所,让企业家与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的主体意识;邀请高校院所专家走进企业,为企业解决技术瓶颈献计献策,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