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8月28日

马兆龙:大半生与农技推广打交道

阅读数:917  

融媒体记者 严曼曼  实习生 徐薪桂

今年70岁的马兆龙是顺河镇的一名退休农技员,他的儿子、儿媳妇、女婿也都子承父业,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他们一家人,全部投身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在黄土地上亲历了乡村农业的发展变化。

“现在农民种地非常轻松的啊,有机器帮忙,基本上不需要出大力气,效率也高。”见到马兆龙时,他开玩笑地和记者说,这要是在以前,现在还在地里忙呢,哪有时间坐下来聊天。

“我们家四代都是农民,我又是搞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关注的就是农业,就是怎么更好地种地。”谈及70年来生活的变化,马兆龙最想说的是农业的发展。一辈子奔走于田间地头的他对现在的规模化、机械化种田很有感慨,他欣慰于现在的农业发展高水平。他更难忘自己几十年农业技术推广经历。

1969年,马兆龙从淮阴农校毕业,恰逢“文革”时期,没有分配工作,他回家种地。1977年,县委工作队驻到顺河,得知马兆龙是农校毕业的,就安排他到村里当农技员,因工作出色,又把他推荐到乡里农技站,从此就是几十年的田间地头,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土地。

“以前搞农业技术推广,真的是‘早上一头雾水,中午一身汗水’,全靠人跑,每一块田地都要到。”马兆龙回忆说,当时的农业技术推广,都是通过开现场会的方式,一年七到八次现场会,现场教学种玉米怎么种,水稻怎么种,怎么种能够提高产量,技巧是什么。

“以前的农业技术推广缓慢,种地的农民大多数不识字,观念陈旧,你教什么,他记不住,也不愿意尝试。”马兆龙说,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非常重视,因为当时粮食不够吃。原来是一个片成立一个农技站,后来是一个乡镇成立一个农技站。但是农业技术推广并不顺利,因为群众的接受程度低。真正农业技术好推广,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群众的文化程度提高了,接受能力强了,农业上了一个大台阶。2000年以后就不用每天往地里跑了,群众获得农业知识的渠道更广了,农技站知道的东西,群众大部分也知道了。到现在,农技站的作用主要就是上情下达和组织病虫害防治。

现在,马兆龙所在的顺河镇三堡村正在搞土地合作社,搞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种植。几十年的农技工作经历,让马兆龙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从发展的眼光看,还是规模种植好,便于机械化,方便管理,方便种植,方便科学技术的推广,可以腾出大部分的劳动力发展第三产业。

从农技岗位退休,土地流转不种地了,不代表马兆龙就此离开土地。村里的书记找他说:“现在村里搞集中种植,种地你是专家,有需要你一定支持啊!”马兆龙毫不犹豫地应下来:“你放心吧,我一辈子就是搞农技的,有需要的随喊随到。”

“我今年70岁了,说老也不算老,精神状态很好,还可以下地,还能发挥余热”马兆龙告诉记者,自己就是一个农民,一辈子搞农业,现在也不想离开土地,会一直关注着农业发展的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