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9月07日

高喜珍:那一抹最动人的橘色

阅读数:837  

融媒体记者 胡子妍

每天天刚蒙蒙亮,淮安府署门前便会出现一个橘色的身影,穿梭在街头巷尾,为城市环境美容扮靓。他就是从事垃圾清运工作30年的环卫工人高喜珍。

1949年出生的高喜珍,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城东乡来到淮城瞻岱社区从事垃圾清运工作,这一干就是30多年。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去街道拿垃圾车,第一个到垃圾清运点,第一个清运完垃圾。早上五点多钟,他便开始了一天的清扫工作。先是打扫府署西边的一人巷,再到东边的大库塘巷,紧接着是府署院内,再到工会宿舍,清扫路面、清运垃圾……不管工作日、节假日还是刮风下雨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从事着垃圾清运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化。

“1988年,刚参加环卫工作的我工资才几十块钱,现在国家经济越来越好了,我的工资涨也不断上涨。”高喜珍告诉记者,除了工资的上涨,从2010年开始,各种福利也有了提高。除了冷饮费和烤火费,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淮城街道和瞻岱社区也分别发放过节费。几十年来,高喜珍的福利待遇提高了,生活更有保障了,工作的干劲也更足了。

高喜珍告诉记者,淮安府署是著名旅游景点,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多,加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垃圾数量变大了,果皮等垃圾种类增多了,但是人们更多地主动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路面比以前更加干净了。30年前,水泥路也没有普及,坑坑洼洼的路面,一到下雨天,积水的路面清扫难度很大。可现在,洒水车的启用、工地上洒水防尘等措施,让路面上的灰尘比以前也更少了,清扫起来也容易多了。

谈及几十年来清扫设备的发展变化,高喜珍感叹道,刚从事垃圾清运工作时,他们穿着随意,天色昏暗时很容易被来往的车辆刮碰。2009年,瞻岱社区开始统一配发服饰,在道路上清扫时更容易被车辆注意到,保障了环卫工的人身安全。近几年又把原本脚蹬的垃圾清运三轮车升级成了电动垃圾清运三轮车,不仅提高了清运效率,也减轻了环卫工人的负担。

 “没想到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里提到了环卫工人,我的心里很暖,觉得这份工作有价值。”环卫工人的工作虽然看起来又脏又累,但正是这30年的坚守,锻造了高喜珍勤劳肯干、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虽然已经70岁了,但身体硬朗的他表示,要继续发挥余热,干到干不动的那天,为城市居民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为前来府署游览的旅客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也让自己的家乡以更好地形象展现给全国人民。这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