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9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19年09月13日

一条大溪看宁海变迁

从改善功能到提升“颜值”

南门大溪旧景。(图片由县档案馆提供)

记者 潘旭婷 通讯员 王彬  

600多年前,人们不会想到,曾经一条弯弯曲曲的溪坑,在600年后竟会成为大家休闲亲水好去处。

在宁海人眼中,南门大溪是一种情结,这里曾经给大家的生活带来过苦难。而今美好的生活也在这里展现——夏季的夜晚,南门大溪就像一个活泛的少女,盈盈溪水,仿若灵动的双眸;一座古典味十足的廊桥横卧,更为她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台州《赤城志》曾记载:“大溪自览湖沿山流经马婆园,离城关镇颇远,元朝提刑罗适,为民便,改道开凿至南门外。”至今已有600余年。不过曾经年久失修,溪床淤塞,行洪能力下降。1982年9月台风期间,上游降雨160毫米,洪水就漫过防洪堤,冲毁堤岸240米,淹没农田200余亩,食品厂、外贸公司等5个单位进水,沿溪民房也受淹。为保护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85年3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南门大溪领导小组,批准南门大溪治理工程设计方案。1987年工程竣工后,溪床平均宽135米,泄洪能力每秒1206立方米,为2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

1988年7月30日特大暴雨,南门大溪洪峰流量为200年一遇,淹没了两岸的工厂、农田、住宅和村庄。为提高大溪防洪能力,根治水患,县人民政府决定进行综合治理。1999年11月2日杨溪城关中段防洪工程开工,北堤、南堤加高加固工程于2001年6月完工。2002年3月开始修建杨溪城关中段5座拦水堰坝,拦水堰采用30厘米厚混凝土防渗墙,该项工程于2003年2月竣工。

为提升宁海城区“颜值”,满足群众亲近水、嬉戏水的需求,县水利局又投入3594万元以杨溪为依托打造亲水平台。整体以最新的生态化景观设计为理念,拆除硬化堤岸,采用复合纤维织物与多样化草种等配套养护材料一体化的新型生态护坡产品,以保护岸坡稳定,同时达到景观绿化功能。增设过水步道及景观台阶,实现溪流两岸的左右联通和城市道路的上下联通,并在水面上延伸架设供市民散步的亲水步道、亲水平台,以及供市民品茗、闲坐的亭台,并利用杨溪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风貌,保留乡野湿地溪滩,打造高规格“亲民”水环境。

从单纯的改善功能到如今的提升“颜值”,走过600多年岁月的南门大溪,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婀娜走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