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陈宽义:

做百姓身边的“和事佬”

他不是一位专业的法律从业者,却在退休后发挥余热,义务宣传法律知识,调解矛盾纠纷;他虽是城南社区一位普通的居民,却用纯朴、善良和乐于助人的言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他成立“宽义法治驿站”,从事法治驿站志愿者活动,他在不断求索中用法律知识为他人服务……他的名字叫陈宽义。在他帮助别人的同时,他的家人也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将法律服务送达寻常百姓家。日前,陈宽义家庭被推荐为如皋2019年文明家庭候选家庭。

陈宽义退休之前并不是法律行业的从业者,但是非法律专业出身并没有成为他普法路上的“拦路虎”。他利用在单位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成立“法治驿站”,帮百姓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退休之后,我喜欢打抱不平,由于很多矛盾都是源于双方不懂法,所以我就创办了这样一个法治驿站,帮助人家化解矛盾。”陈宽义很欣慰自己能在退休之后为社会作出贡献,人生也感到非常充实。

在陈宽义调解过程中,大到上访户,小到夫妻矛盾,陈宽义都尽心帮助他们进行法律方面诉讼和调解。在大大小小无数的调解事例中,有一件事让他印象颇深。“吴窑的沙秀芳在服装厂上班的时候突发脑溢血,在医院看病用了8万多元钱,因为家庭比较困难,她治愈出院以后她到单位去,想让单位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但是当沙秀芳找到单位负责人后,却碰了壁。“单位老板不承认工伤,不给报销,只愿意出几百块钱。”当时,沙秀芳的心理落差非常大,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在陈宽义详细询问下,沙秀芳说,单位没有为她缴纳社会保险。“我帮她起草了一份起诉书,并送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院受理后,经过多次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经过陈宽义的努力,最终,沙大娘获得了公司给付的11万元工伤赔款,一家人得以偿还了欠款,过上了安心幸福的生活。

像沙大娘一样,不是社区的居民却得到了陈宽义帮助的人还有很多。陈宽义介绍,既然需要帮助,又找到了他,不帮忙那是肯定不行的。只要一想到自己能帮大家解决问题,陈宽义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不管是调解矛盾,还是进行法律援助,或者是义务普法,都需要扎实而全面的法律知识。为此,并不是法律专业“科班出身”,且退休前也没有从事过法律工作的陈宽义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的步伐,从零开始,踏踏实实学习法律知识。法治驿站成立六年来,陈宽义累计接待来访居民300多人次,参加矛盾调解80多次,帮助居民民事诉讼6起,先后走访群众60多户。现在,陈宽义的法治驿站已经成为了城南社区对外的一块“金字招牌”。

□融媒体记者佘俐 沈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