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综合
2020年01月17日

“过年回谁家”,要在观念变革里找寻答案

郭元鹏

“你妈和我同时落水先救谁”“过年回谁家”,据说这是两大“世纪难题”。这不,都2020年了还是无解。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又要面临着在哪过年的问题。这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每年都得去面临、去处理。

临近年关,“过年回谁家”是已婚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开展过相关调查,对2001名35周岁以下已婚人士进行了调查显示,70.0%的已婚受访青年正被“过年回谁家”的问题困扰,70.9%的已婚受访青年认为好好处理这个问题有利于家庭和谐。

想起发生在2017年春节的一则旧闻:33岁的湖南男子刘某起诉同居女友隋某,要求女友返还彩礼钱等。2017年底关于回家过年的分歧让他与女友关系降至冰点。“她不愿意随我回沅江过年,我只好一人回家过年。”他说,今年她还是没有跟我回家过年的打算,因此就分手了。可以明显看出,这位男青年的“一怒要彩礼”有着赌气因素,他甚至想借助这种方式逼迫女友让步就范,分手未必是真心,然而,“过年回谁家”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即便是清官也断不清。

“过年回谁家”是一道“老难题”了,围绕着这个“老难题”闹出了不少纠纷。就像例子里的这对恋人,原本恋爱期间很多人的“包容度”是最大的,往往会因为“爱情的甜蜜”而做出“包容的让步”。当“准夫妻”都会因为“回谁家”而闹上法庭的时候,也说明回家过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有一家国家级媒体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论是有三成夫妇为除夕回谁家过年而吵架。想起以往看过的很多类似的新闻:一对夫妻,为了“回谁家”而吵架,最后竟然在喜气盈门的春节前夕离婚了;还有一对夫妻,在闹得不欢而散之后,做出一个决定:今后春节各回各家,各见各妈。

“回谁家”的纠葛背后是传统习俗和现代观念的冲突。既往的时候,“回婆家”是传统习俗,而如今,随着观念变革则不是习俗了,独生子女现象也加剧了“回谁家”的忧虑,谁也不想让自己的爹妈“独守空房”。从这个角度看也是好事情,说明人们更在意亲情、在意团圆、在意孝敬了。

“回谁家”如何破题?其实还是需要在观念变革里找寻答案。一个是,“谁的爹妈都是爹妈”,媳妇把丈夫的爹妈当爹妈,就不至于如此纠结。丈夫把妻子的爹妈当爹妈也就会多些理解;一个是,何不“接爹妈”?就是说,在达不成共识的时候,不妨把双方的爹妈都接到自己家里,也可以让老人们看看自己生活的环境,见识见识大城市的风采,也就是我们说的“反向过年”。或者说,可以“带着对方的爹妈”去“另一方的爹妈”家过年,就当旅行了;一个是告别“除夕才是年”的传统认知,形成“春节七天都是年”的认知,把假期里的每一天都当成是春节,正如民间说的那样“十五之前都是年”。

 “过年回谁家”,要在观念变革里找寻答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