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谈古论今”精准发力,突出放大自身特色和温暖百姓心窝两大重点,以高品质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赢取空间——

古城如皋不断焕发新英姿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相对稳定,各条线掀起了复工复产的热潮。日前,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作出郑重承诺:强化工作组织精细化程度,提高工程推进效率,分秒必争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再实施一批生态环境打造、污水管网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尽最大努力完成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直接投入10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

“我们需要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对此,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答案,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市住建局局长苏强介绍说,我市积极顺应百姓对城市品质和生活品质日益提高的迫切需求,坚持内外兼修,不断放大古城亮点、弥补建设现代城市中存在的不足,持续提升城市整体层次,以城市的高品质建设为城市发展赢得更多机会、争取更大空间。

用心做好古城保护文章,放大城市历史底蕴深厚优势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我们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明白未来往何处去,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失去灵魂。”苏强介绍说,作为一座千年古城,如皋的古城文化具有其自身特色。我市在推进城市建设进程中,始终将古城保护和开发利用放到重要位置,使古城文化借助强壮的“城市生命体”得以延续。

今年,我市继续加大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力度,探索景区新模式,围绕“建设长三角更富魅力的宜居宜业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将东大街、集贤里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合,划定水绘园为核心区,内外城河、龙游河风光带为重点区,形成“一园、两河、一带”新格局,建设有历史底蕴、有文化内涵、有生活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景区新亮点,加快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进程,提升中山路、碧霞路的建筑业态、商业质态、文化特色,通过修复古街古巷、消防专项改造、修缮传统院落等举措,增强城市宜游品质;塑造景区新品牌,高标准通过国家4A级景区复核,逐步落实《水绘园风景区品质提升规划》,重点改造游乐场、匿峰庐、鲁班祠、原烈士陵园等区域,放大“海内孤本”“天下名园”的名片效应。

 

匠心打造园林意境之美,擦亮城市宜居宜业品牌

 

五月,穿行在皋城的大街小巷,满眼都是醉人的绿色。围绕“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美底色’,让生态成为城市的‘金字招牌’”目标,我市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绿色造特色、以特色造优势,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如皋大地徐徐展开。

紧扣查漏补缺、见缝插绿的要求,我市今年实施绿化景观提质工程,努力建成福寿路万寿路西北角、大司马河三期等“三小”游园,开展老旧公园绿地功能性完善提升、绿地精细化管养、城区草花布置等工作,做到“开窗就能见绿色,出门500米就能进游园”,圆“一树一景、一园一画”愿景,全力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围绕我市特有的“外圆内方、双河环城”的城区格局和空间特色,以沿河风光带、景观带为载体,重新梳理城区河道,打通河道堵点、畅通城区水系,重点推进龙游河三期、内外城河等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实现城区河道“水活、水灵、水美”的生态目标。

以此为基础,我市进一步提升城区道路等级,有序推进广丰路、皋南路等道路建设工程,改造提升宁海路人行道,新建龙游河宁海路大桥,完善城市路网,提升通行能力。

 

坚守为民初心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根据群众口味定制城建菜单,不断补短板、强弱项,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日前,市住建局亮出今年城建民生清单,着力实施区域供水、生活污水处理等民生项目,大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强化供水安全保障,尽快完成镇级民营水厂整合,推进建档立卡户接水入户工程,确保区域供水入户率达100%;继续实施区域供水三期工程,推进77公里的输水管线工程,完成20万吨/天净水处理厂和60万吨/天深度处置项目的土建工程,加速补齐供水安全短板。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扎实推进截污纳管和“十个必接”工作,完成3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扩建工程,实现镇级污水处理厂统一运行监管;按照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90%的要求,完成6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融媒体记者顾忠兵

通讯员章宇 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