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5月如皋好人公示评选启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加强“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道德机制建设,促进源于基层、来自身边,覆盖各层面、各群体的道德典型持续涌现,引领广大干群、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微笑之城 大爱如皋”建设,市文明办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凡人善举·身边好人”推荐选树和学习宣传活动。经过民主推荐、资格审查等程序,确定5月如皋好人候选人10人(组),现将候选人事迹(按姓氏首字母音节排序)在《如皋日报》、如皋文明网和“文明如皋”微信刊登,敬请社会各界通过网络参与投票评选。

投票参与方式:(1)登录如皋文明网专题页面或关注“文明如皋”微信公众号,进入投票页面;(2)投票时,为您认为最优秀的8人投票,每次须足额选满8名,多选或少选均无效;(3)同一候选人每个微信号每天只能投票一次。

投票截至2020年5月27日。欢迎社会各界对候选人进行监督评议,如有意见建议,请于5月27日前向市文明办反映,地址:市行政中心A925室,联系电话:87199123。

 如皋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5月22日

无愧于警服蓝的“85后”人民公仆

  

陈梆,男,1988年2月生,如皋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中心派出所治安民警。

作为一名“85后”人民公仆,从警9年来,陈梆是同事眼中的“破案小能手”,是百姓信赖的“和事佬”。2018年,他成功捣毁一个传销组织,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其中8人被刑事拘留;2019年他共接待并处理2000余起警情,调解各类纠纷300余起,抓获网上逃犯7名。2019年年初,陈梆为调查一起盗窃案奔赴南京,在途径启扬高速时,发现一名女子倒在高速路上,他立即停车上前救助。在将该女子安置到安全区域后进行了简单的伤情处理,等待120救护车过程中,他又根据工作经验指导其丈夫对该女子进行人工呼吸施救,为其争取了有效治疗时间。随后一段高速“救人哥”视频迅速在网络、朋友圈里传开,大家纷纷为他点赞。

陈梆守护着辖区一方平安,始终坚持用自己的热心善良感染和帮助着群众,无愧于身上的警服蓝。

 

 

发挥余热温暖社区的辛勤园丁

  

何伯芳,女,1946年10月生,退休教师。

何伯芳老人退休后,心系社区留守儿童,在了解到袁庄社区部分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爷爷奶奶无力在孩子学习上予以帮助的实际后,她主动作为,担任社区“同心圆”家长学吧、四点半学校、暑期夏令营的志愿者老师,为社区留守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帮助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难题。2019年夏天,何伯芳开设首届“何老师暑期作文专题辅导班”,数十名留守儿童和家庭困难学生,在她的关心爱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除了是留守儿童的贴心“好奶奶”,何伯芳还是左邻右舍的暖心“好大姐”。家庭矛盾调解、道德讲堂宣讲、文明新风倡树、贫困家庭援助,处处都活跃着她的身影。年初疫情期间,何伯芳心系武汉前线,主动到社区捐献1000元。何伯芳常说:“一个和谐的社会离不开一个个和谐的社区,一个和谐的社区离不开一个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和谐的家庭离不开一个个有爱心的人。我愿做一个普通的热心人,只要人人之间多一份热心、多一份真诚,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

 

 

怀感恩之心无偿献血百余次的热血夫妻

  

季国新、冒文美夫妇,东陈镇南东陈社区1组居民。

多年前,季国新、冒文美儿子身患急性白血病,期间左邻右舍和社会各界都纷纷伸出援手,为他们捐款献血,尽管孩子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但夫妻二人心怀感恩,自2002年起,坚持无偿献血,至今已有18年,他们用一腔“热血”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据市血站的数据统计,丈夫季国新累计献血13000毫升,妻子冒文美累计献血16600毫升,夫妇二人合计献血总量近3万毫升,相当于7个成年人全身血量的总和。季国新、冒文美夫妇坚持在公益路上行走近20年,用自己的热血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点滴善举汇聚平凡大爱的基层邮递员

  

李海军,男,1979年10月生,九华镇营西村人。

自2002年离开部队,成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如皋市分公司九华支局职工以来,李海军在漫漫邮路上,用爱心温暖了邮路上的孤寡老人、弱势群体以及需要帮助的普通老百姓,成了老百姓心中的“大好人”。今年年初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他又主动加入九华镇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他自备消毒液,每天很早就背着喷雾器去超市、农贸市场等地喷洒消毒,还主动申请去交通卡口做志愿者……爱心邮路上,他为孤寡老人许汉清买床;为空巢老人修理冻坏的水管;给留守的特困生夏影修理好短路的电线;为家境贫困的张晶圆了大学梦;资助父母长年在外、靠70多岁年迈爷爷种地维持生活的陆强同学;牵头组织慰问鳏寡孤独的贫困老人田进三和田如旭……

凡人善举,暖人心扉,他的爱心激励着学子奋发前行,他的义举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他始终不忘军人本色,情系群众,扎根基层,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当代退伍军人的优秀品质,实现了当代“邮政人”的人生价值。

  

 

用小善举演绎着大感动的花木经纪人

 

冒学彬,男,1983年7月,如城街道安定村人。

从学校毕业后就开始从事苗木生意,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冒学彬的苗木生意搞得有声有色,不仅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还带动了周边的村民们增收致富。村民总说:“这小伙子办事准,信得过!”他身边的亲戚、朋友,当地的老百姓都愿意把苗木销售给他。在他的带领和帮助下,村民们从原来的年销售3-4万元,增长到现在的6-7万元。冒学彬从小就热心活泼、聪明能干,长大后更是为人谦虚、待人热心,主动关爱困境老人。在得知村里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家庭贫困,只能靠捡拾垃圾维持生活时,他主动上门将老人带到自己的庄园,十年如一日地照顾。2020年春节,疫情突袭,冒学彬没有犹豫,主动申请加入村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一个普通口罩、一件红马甲,冲在一线路口逐一排查来往车辆,守好安定村第一道关卡。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冒学彬的小善举、大爱心,正是“微笑之城 大爱如皋”最温暖的体现,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立足小网格服务大民生的八旬退休村支书

  

孙少卿,男,1938年10月生,中共党员,白蒲镇松杨社区网格员。

作为有近60年党龄的退休村支书,孙少卿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主动申请担任松杨社区兼职网格员、松杨社区监委会副主任,在疫情防控期间承担了繁重的宣传、排查、劝返等工作,用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18年5月,网格内独居老人李某突发心肌梗塞,孙少卿不顾年老体迈协助将李某送至医院,并为李某垫付医药费,因救治及时,李某成功抢救,并通过休养逐渐恢复了自理能力。孙少卿还自制网格工作服,确定自己的网格工作口号:我是网格员,有事我来办。他积极收集社情民意,了解居民所思所需,及时向社区网格办反映居民呼声。82岁高龄的他亲力亲为,带头参加人居环境整治,上阵清垃圾、铲土堆、除杂草,连续多日早出晚归,社区河道、水渠、路面环境焕然一新。

老马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孙老立足小网格服务大民生,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坚定执着,始终如一。

  

 

拾金不昧大善无痕的“打螺爷爷”

 

吴功民,男,1950年8月生,城南街道张八里社区居民。

吴功民打了几十年的螺蛳,周围人都亲切地称他为“打螺爷爷”。5月6日,吴功民像往常一样去河边打螺蛳,意外在岸边拾得一个装有1700元现金的钱包,对于收入微薄的他来说,这笔钱抵得上卖500公斤的螺蛳,但他不存半点私心,顾不上自己还有一百斤螺蛳没卖,一心想着要尽快把钱包还给失主。根据钱包里的身份证信息,他多方打探,几番辗转终于亲手将钱包送还失主。当失主执意要拿出些钱来感谢吴功民时,他连连摆手道,“我只有50公斤螺蛳没有卖,但你这钱包里可是一千斤螺蛳啊,你肯定比我更着急!”虽然吴功民的生活条件艰苦,每日打螺更是劳累,但是他却觉得:“拾金不昧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打螺虽然辛苦,但挣的钱干干净净,花起来才安安心心。”面对意外之财不贪婪,诚信送还失主的故事传开后,社区群众交口称赞。

  

 

把孝道掺进柴米油盐的好女婿

  

吴建军,男,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长江镇镇龙社区居民。

他不是儿子,胜似儿子,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传承和践行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为儿女及身边的人树立了孝老爱亲的典范。都说“女婿能顶半个儿”,自结婚后,家里大事小事、粗活细活他都一手包揽,在家人心里,他就是一棵大树,为家人遮风挡雨。岳母患上子宫内膜癌的时候,每次都是他陪同去治疗。因医院预约的时间不定,有时天不亮就赶路,有时深更半夜才能回家,他都始终相伴。岳母生病期间行动不便,他坚持陪护,搀扶她上厕所,帮她洗头、洗脚、喂饭……在自己母亲患上肺部栓塞后,他更是连续几十天连轴转,除了每天上班,就是两头跑,照顾两位老人的住院治疗、生活起居,每晚只能睡几个小时,前前后后瘦了二十多斤。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妻子赶赴抗疫前线,他照顾好家里的老小,成了妻子坚定的大后方。

铁肩扛起千斤担,大爱诠释孝义心。他“知孝”“行孝”“弘孝”,把孝道掺进了柴米油盐,温暖了锅碗瓢盆烟火气,也温暖了人心。

  

 

40年如一日照顾姑姑的义侄

  

吴云华,1952年1月生,磨头镇顾沈村26组村民。

20出头便失去父亲的吴云华,是家里的顶梁柱,一边照顾母亲,一边赚钱养家。随着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他结了婚,有了完整的家庭。上世纪八十年代,吴云华姑姑吴美英的丈夫突然去世,面对无儿无女、整日以泪洗面的姑姑,吴云华说“我的姑姑,我养她”,这一养,就是40年。2017年,吴美英突发中风,住进了医院,祸不单行,不久吴云华的妻子刘德珍又查出了卵巢癌晚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添负担。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吴云华每天早起陪姑姑散步,白天务农,晚上帮姑姑按摩手脚,抽时间陪妻子去医院做治疗,还要照顾教育两个女儿,忙得脚不沾地。如今,妻子刘德珍病情稳定,94岁高龄的姑姑身体也基本恢复,她逢人便说:“云华夫妻好啊,跟着他们一家,我能过百岁”。

吴云华40年如一日照顾赡养姑姑,撑起一片亲情的天空,他的善举深深感染着身边人。

 

 

勇救落水婆媳的“80后”小伙

 

严怀岗,男,1983年6月生,江安镇黄市新社区居民。

2019年11月11日,黄市新社区23组村民小夏(女,化名)到屋外河边洗衣物时不慎滑到了河里,河水很深,边上就达1.7米,瞬间淹没了小夏。岸边的婆婆慌忙去拉,反被拖进了河里。严怀岗正好路过,把车一扔就跳下了河,瘦瘦的他在冰凉的河水里咬牙把婆媳俩安全推到了岸边。自己上岸时浑身早已湿透,筋疲力尽。他一边吐着嘴里的泥沙,一边哆嗦着回家换衣服。当他得知落水的小夏因呛水过多不断呕吐时,立即开车把小夏送到了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事后得知事情经过的周边群众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其实,“积善能裕 怀德惟宁”是严怀岗家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在平时生活中他就努力传承着这样的优良传统,默默坚持做好事。今年5月,突降暴雨,他骑着三轮车往家赶的途中,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冒雨奔走,他赶忙下车,将雨衣送给了女孩,自己一路淋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