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6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文化周刊
2020年06月05日

寻找隐秘生灵

文 黄海清

宁海,连绵的群山、丰茂的植被、蜿蜒的溪流,吸引了众多的大自然爱好者。其中,有一个小小的群体,并不热衷于追寻绝美的风景,也无意感受登临绝顶的豪情,看到一棵树、一个水洼,他们就会停下来,一待就是几个小时,用镜头静静地搜索,寻找生活在这里的隐秘生灵。

这里的生物,有的微如米粒却绚烂神奇,有的分工严密如同一个现代化工厂,有的形态诡异宛如来自外星世界。这里,是一个微观世界。

每年的5月到10月,是拍昆虫最好的季节。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当城市还笼罩在夜色之中,雨果就已经驱车出发了。晨曦微露时分,他开始了拍摄工作。

“清晨光线柔和、有露水、没有风,小昆虫不爱动,能拍下它们最生动的姿态。”雨果说,除了蛇,他什么都拍,动物、植物、微生物,但必须选择好时机。有一种黏菌,长在朽烂的木头上,个头只有火柴头大小,一天中形态色泽始终在变,只有在清晨才能拍到娇艳欲滴的样子。

2015年,雨果在当时的文峰论坛认识了“心禅”“灵峰子”等几位摄友,他们为他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现在,他把很多时间花在拍微距上,他说:“一株不起眼的树,就蕴藏着一个非常神奇的小世界,各种生物忙忙碌碌,进食、嬉戏、争斗、繁衍,完成自己的生命。沉迷其中,心很静,有一种入定的感觉。”

雨果所说的心禅20多年前就开始拍昆虫,自学成为了一名“昆虫专家”,宁海绝大多数昆虫他都能叫出名字,还知道所属的目、科、属、种。退休后,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拍昆虫、整理照片、上传分享。他也拍其他生物,包括蛇,他会在半夜带上全套器材,进入森林深处,拍下这种危险动物最自然的神态。

心禅发在500px、中国昆虫爱好者、图虫网等网站上的作品吸引了不少同好,其中包括一些昆虫学家。有一次,他拍了一只很罕见的豆娘传到网上。南开大学一位教授看到了,就利用五一节假期专程赶到宁海,抓到了三只活体做标本。

宁海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虽然本地用微距拍摄小动物的群体并不大,但对于周边省市的摄友来说,这里是一处拍摄圣地。周末,心禅有时会担任向导,带着一群来自周边省市的摄友在山里转悠。

和宁海的摄友一样,他们都遵守一条铁律,尽己所能减少对环境的冲击,为了拍一只昆虫,可能要折下一小段树枝,拍完再放回去——很多小动物的食物链非常脆弱,离开了特定的植株,就无法生存。

在爱好和科学之间,心禅有自己的坚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曾经给他寄来40个标本瓶,让他采集一些昆虫标本。他只采集了一只标本,就再也不愿意继续,他说:“这是一条生命。”

相比十几年前,心禅觉得现在要拍到好的昆虫作品更难了,以前沿着山路走100米,就可以拍一上午,现在走得很远,也难以找到好的拍摄对象。他说:“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过度使用农药,一个是登山或者野餐的人乱扔垃圾。”

在他看来,宁海目前的生态环境非常好,但在原生物种的保护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自然之美,要有景观的美丽和壮观,也要有生命的丰富和多元。

毕竟,万千生灵的生命欢歌,才是山野中最动听的音乐。

(雨果、心禅均为网名。左边为雨果作品、右边为心禅作品)

细雨中,一只蛙在觅食。

豆娘和蜉蝣。蜉蝣的拍摄季节非常短,一年中只有7-10天。

麦芽上的一只蜘蛛。

野菌类,几朵小伞光影斑斓。

一种水生植物。

拍摄时的雨果。(惠广亮 摄)

蜕变中的斑衣蜡蝉若虫。

一只小天牛,头上的一对触角很像京剧演员头上的雉翎。

二尾蛱蝶幼虫,鳞翅目蛱蝶科,幼虫形态卡通,成虫色彩艳丽。

棕长颈卷叶象鼻虫,雄性酷似挖掘机。

竹叶青,随着宁海生态环境改善,数量正逐年增长。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