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6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州来文苑
2020年06月11日

麦草垛,点亮致富的灯盏

□ 桂少云

五月榴红似火,麦浪滚滚,一望无际的金色田野,呈现大丰收的喜人景象。此时正值小满,农家忙于麦粒归仓,我跟随由县文联牵头,环保局组织的文学采风活动走进了乡村。

此时,大面积收割已近尾声,展现眼前的,是田野留下的一地麦茬和麦草,它像一季庄稼的筋骨在等着农家善待处理。

前几年的贯用的做法是,等到秸秆在阳光下暴晒几日后,便点燃一把火,让它灰飞烟灭,在农田里,只留下一片片乌黑的焦土,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还给城市乡镇带来了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呛得人们睁不开眼睛。

近年来,在环保部门的大力宣传下,在多项优惠政策的鼓励下,让它付之一炬的现象已成过去的记忆。保护环境,再不容忍浓烟四起,让晴朗的天空污浊不堪。国家和地方政府已为满地的秸秆,找到了最好的归宿,让一个个麦草垛也有了造福于民的用武之地。秸秆不再成为勤劳人家丰收后的一个负担,一种苦恼,而是化作一点一滴的光和热,点亮了万家灯火。

为了保护环境,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近几年,国家和地方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解决稻麦秸秆合理应用的这一难题。为了给生态文明保驾护航,给民生工程注入青春活力,国家农机生产部门,响应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先后研发制造出了灭茬机、粉碎机,让稻麦秸秆深翻于土壤中,化废为宝,变成有机肥。可是秸秆还田,也有利有弊,秸秆在土壤下,遇到高温,会产生有害气体,影响庄稼的正常发育和生长。

为了更加科学的利用好秸秆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于是秸秆发电厂便应运而生。这一国家贴补的民生工程项目,极大地解决了一个环保难题。如今多种型号的打捆机遍布乡村,一个个麦秸捆在收割后的麦田,形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各个乡镇都建立了秸秆收购站,秸秆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发电站,让一捆捆麦秸发挥出最大价值。

过去我们只知道麦桔杆能做灶台下的柴火,让饭菜清香;能编织草帽,为人们防晒遮阳;能做成蒸笼锅盖、化浆造纸……但用麦秸秆发电,这可是前人不敢想象的,如今被高科技转化成了现实。

这是开发能源又一个巨大突破,让淮河两岸的山更青,水更蓝。俯瞰一地的麦草垛,让我心生感慨,这些麦草垛,化作光明的使者,它不但点亮了农民心中致富的灯盏,也照亮了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我坚信,这些金色的麦草垛,能够为我笔下的乡村,带来一行行古色古香的诗意,让我此次采风不虚此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