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9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0年09月16日

主攻特色产业 打造特色品牌 做优特色文化

我县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 朱修林) 5月10日,值我国第四个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联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在新华网演播厅举行“2020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线上活动,江西共有10个地理标志产品荣登区域品牌100强,修水宁红茶名列第69位。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主攻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做优特色文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主攻特色产业。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围绕“桑茶两叶唱主角、林果牧渔次第开”的要求,发展“一村一品”。按照“深度发展蚕桑产业、加快发展茶叶产业,恢复发展生猪产业,保护发展林业产业”要求,重点发展茶叶、蚕桑、菊花、水稻等有优势、有市场、有前景的特色产业,提升基地发展规模和质量。截至目前,全县有蚕桑面积9.3万亩,茶叶18.2万亩,建立一村一品专业村108个,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6.07亿元。同时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发挥村能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合作社等主体作用,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通过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推动“两业”互动发展。2019年新扩低改桑园6000亩,养种5万张,产茧4.5万担,茧丝绸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新扩茶园1.02万亩,种植菊花2万亩,产茶9600吨,产菊3000吨,实现茶菊综合产值21亿元。我县是产粮大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3.5万亩,全省排名28,全市第二。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优质稻米产业工程,实现优质稻生产提质扩面,通过开展订单生产,突出品牌引领,做好技术服务,通过基地示范带动,让我县优质大米走出县门,走到山外,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品牌培育,打造“一村一品”,涌现出宁红茶、双井绿、金丝皇菊、富硒农产品、山背大米、茧丝绸、黄羽乌鸡、修水银鱼等一批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全县有龙头企业66个,家庭农场85个,农民合作社2140个,种养大户505户。坚持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发展特色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全县现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1个,省级农业示范园3个、市级农业示范园4个。全县建立一村一品专业村100个,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97个,各类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6个。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4万亩。何市园区已完成松林葡萄园、桑果园、蔬菜基地、金桔满园、水产养殖、神岭生态观光园等20个项目建设;杭口园区已建设面积3000余亩,建有有机蔬菜园、优质水果采摘园、花卉苗木、皇菊观光园、双井文化进士村等项目。农业观光、瓜果采摘、农耕体验等农旅融合新业态加速形成、蓬勃发展。

做优特色文化。精心组织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去年以来,成功举办九江国际名茶名泉节万人品茗活动、第二届“宁红杯”全国手工红茶大赛、全国红茶联盟年会和“美丽乡村我代言战‘疫’助农干货节暨江西九江修水带货宁红茶公益直播活动”等线下线上活动。组织农业企业到北京、上海、浙江、江西、河南、福建等地参加农产品展示博览会、展销会,通过各类活动平台,把修水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高标准规划建设“宁红茶品牌推广中心”,做大做强“硒乡黄坳”“山背人家”“修江山货”“三品电子”等线上线下平台,推动农产品“出得多、走得远”,助力农业品牌“亮得出、唱得响”。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等院所合作,完善《红茶(宁红茶)标准化生产调控技术研究及集成技术推广》《高茶黄素红茶(宁红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研究汇总,启动生产茶园高效水肥管理试验、宁红茶陈化技术研究等项目。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特色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和江西省最大的蚕桑基地县的金字招牌日益响亮,修水特色农产品文化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与日俱增。截至目前,全县建有休闲农业基地46个,2019年实现休闲农业收入8100万元,2020年1至7月,受疫情影响的休闲农业收入依然达4500万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