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9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副刊▪文学
2020年09月16日

唱给春天的歌谣

——冯健新闻作品集《只把春来报》(序)

□文∕练 炼

7月9日,我和九江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冯健教授又一次相会在匡庐脚下、鄱湖之滨的九江学院。在冯健的办公室里,我一边品尝着醇香的庐山云雾茶,一边听他侃侃而谈。冯健同我谈他的成长、他的过去、他的现在、他的将来,他对新闻写作的痴迷和热爱,写作路上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而更多的是谈他即将付梓的第二本新闻作品集《只把春来报》。作为江西日报社的资深记者,作为冯健的同龄人,作为和冯健同一年考上大学的“同僚”,我深深地理解冯健、读懂冯健、欣赏冯健。我知道,短短的四年时间,在繁杂的党务、行政工作之余,冯健写出近40万字的新闻作品集,这其中该付出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多少精力哦!

和冯健前一部作品集《千万和春住》相比,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更丰富、更广泛;风格,更厚重、更大气;手法,更多样、更新颖。整个作品集看上去也更臻完善,更加唯美、更见品位。除具有上部作品集的特色外,她还具有这么两大特点。

第一,是思想性。可以说,思想在他的写作中无处不在,比如第六辑的“援鄂战疫”思政教育,思想性就表现得非常充分。冯健在“英雄出征,九江学院优秀校友驰援武汉”一文中写到:“目前,全国各地大批医务人员纷纷不畏艰险,英勇奔赴武汉防疫第一线。九江学院的校友们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披上‘白衣战袍’勇赴武汉,积极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这里表现的就是一种大无畏的思想,一种一往无前的思想,一种英雄主义的思想。这种伟大的思想,这种不屈的精神,这种坚强的意志,激励着人们,感召着人们,鼓舞着人们前赴后继,抗击疫情,共克时艰。

第二,是文艺性。作品集从封面到封底,从书名主题到内页子题,从头到尾,无不充满着一种美感,洋溢着一种浓浓的诗情画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艺性。用散文式的笔法写新闻,使新闻主体在不影响思想表达和事实表述的情况下增加一种美感,从而使读者更加爱读爱看,这在通常的新闻写作中并不多见,可说是一种创新。这种笔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难。但是,冯健却做到了,而且做得比较好。比如书名“只把春来报”,出自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当代最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名篇《卜算子˙咏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多么的美哦!这个书名,同冯健上部新闻作品集的书名《千万和春住》有异曲同工之妙,上部新闻作品集的书名《千万和春住》出自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才始送春归,又送春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姊妹篇。古代和当代两位大诗人的同一个词牌名里的名句的灵活应用,说明作者确实花了脑筋,动了心思。同时更说明作者具有较为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

除书名属于美题外,书中洋溢着抒情美的标题和文字也是随处可见。比如,在第六辑的“援鄂战疫"思政教育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等你战胜病毒,凯旋归来”。文中写到:“2月13日,夜深人静时,一封从手机微信上传来的8岁女儿的书信,顿时打破了汪明雪医生内心的平静,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收到女儿的书信,从她稚嫩的文字里,他觉察到了女儿的思念和担忧,也看到了她的成长和爱心,尤其是她弱小心灵发出的有力支持和信心,让他倍感亲切和鼓舞。”读者诸君,这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美轮美奂的文字,初看起来不像新闻,反倒像一篇纪实散文,然而,它确实是一篇新闻稿,而且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新闻稿。它写真实故事,抒父女亲情,状人间大爱。读后令人唏嘘不已,感动不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艺性,就是民族魂鲁迅先生所说的,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火光。

冯健出身于一个军人家庭,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老战士的父亲冯理文,曾参加过伟大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父母亲从小就教育他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报效祖国和人民,所以,冯健打小就学习优异。他于1983年7月本科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2000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这种文理兼通的学习,使得冯健的知识储备较常人更加丰富,更加宽泛,视野更加广阔,也使得冯健的文章,既有理工科学生的缜密的理性思维,又有文科学生浪漫多彩的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自然使冯健笔下的文章,如鱼得水,不同凡响,大放异彩。

我问冯健,作为九江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平常有大量的党务和行政工作要做,哪有时间亲自搞新闻策划、新闻选题、新闻写作呢?冯健笑笑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下班之后,冯健总是趴在电脑前写作。对此,妻子、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袁林颇有“意见”,嗔怪他不注意爱惜身体,冯健总是非常歉意地笑笑说:“没有办法,在这个位置上,就得尽职尽责地把事情做好。”

其实,冯健是“有办法的”。关键是,冯健心中有大爱,有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的爱;有对九江、对九江学院、对广大师生深深的爱;有对新闻策划、新闻写作、新闻事业的痴迷和喜爱。他心里有话想说,他喉中有歌要唱,他心中有情要抒。于是,《只把春来报》应运而生,这就是冯健心中唱不完的赞歌,这就是冯健唱给春天的歌谣。这歌谣一次次地从赣北大地、从匡庐脚下、从濂溪河畔唱响,一直唱到浩瀚云霄,一直唱到地老天荒,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是为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