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10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专题报道
2020年10月12日

乘风破浪潮头立

——记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全景

2020年秋,青城山下。滔滔岷江之水裹挟着李冰治水的千年历史气息滚滚向前。

都江堰旁,被誉为“四川轻工黄埔”的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四川工商职院)在这片川西平原的土地上,正以崭新的面貌继往开来。

2017年12月,四川工商职院建设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正式得到教育厅批准并立项,总体建设目标直指——聚力内涵提升和特色发展,把学校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三年时间,预算总投入2.3亿元,完成了包括由‘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8个综合子项目和‘食品生物技术’等6个高水平专业建设子项目,任务完成率达105.3%,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四川工商职院副院长王开淮表示。

2019年5月,四川工商职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有效支撑了四川绿色轻工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优质院校建设,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内涵建设显著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四川工商职院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业内人士表示。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图(鸟瞰)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

 

新理念——“绿色”为底 夯实绿色特质学校之基

“学校提出了培养绿色轻工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积极构建绿色课堂和绿色课程、开发绿色轻工专业教学资源和项目、进行绿色轻工技术服务、建设绿色轻工文化、引领和促进绿色轻工发展、形成鲜明的绿色轻工办学特色……‘绿色’成为四川工商职院高质量发展最鲜亮的颜色,也成为学校新的发展理念。”四川工商职院党委书记管永林表示。

位于都江堰的四川工商职院,四季绿草如茵,鲜花满院,受到莘莘学子们的喜爱;酒文化陈列室、古法造纸博物馆、设计艺术馆等特色专业文化场馆让人流连忘返,建成的厨余垃圾自动回收处理系统,中水循环利用的校园污水处理系统让整个校园的空气更加清新舒适。

“学校对标都江堰全域旅游发展和岷江水源保护地建设规划,按照AAA景区标准改造提升校园绿化水平。”四川工商职院副院长邓春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改造节能节水系统成功运行后,相比2017年节电50%-60%,节水达40%。同时学校还推行无纸化办公、绿色办公,制定了校园师生绿色行为规范,出版《绿色校园生活指南》,设立学生绿色素质测评指标,构建绿色人才培养考评体系,成立绿色志愿者联盟等社团,广泛开展绿色品牌活动,引导师生共建共享绿色生活,形成了绿色环境文化。此外,学校荣获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30余次在全省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等会议上交流发言,吸引了省内外20多所高校到校学习交流。

“自建设优质院校以来,学校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目标与思路,形成了‘绿色课程体系+绿色教材开发+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素质考评’的‘四位一体’绿色人才培养体系。”四川工商职院教务处处长魏明英说道,学校将“具有绿色生产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术”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建立完善课程体系;开设了《能源与环境基础》通识课程,编写出版了“绿色应用技术”系列教材22本。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章程为统领、内部质量管理为核心,健全完善了‘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建了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健全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完善‘三全育人’机制,‘124’三全育人模式被确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四川工商职院院长李春明表示。

同时,学校还在信息化建设上着力,成功实现混合式教学改革。建成都江堰市首个校园5G基站,修订完善了数据标准,建立了全量校本数据中心和统一的校园门户。新增应用系统12个,开发了“大工商”APP,实现工作任务主动预警、即时预警。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师生学习、生活一站式服务。改造多媒体教室61间,建设智慧教室3间。依托课程中心平台,完成在线课程建设67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引入超星、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1015门,在线学习学生达10390人,有效满足了师生随时、随地泛在学习的需求。学校被评为全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优秀单位”。

近三年,学校新生录取人数逐年递增;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参加省“互联网+”大赛获银奖2项、铜奖1项,参加“挑战杯”大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省金奖1项、银奖1项。

 

新模式——混合制产教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2019年9月2日,都江堰电子商务学院正式开学行课,四川工商职院2017级和2018级共计21个班,1100名学生在都江堰电子商务学院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作为四川工商职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新探索,都江堰电子商务学院由四川工商职院与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打造,面向全省培养电商人才、开展电商理论研究和电商产业发展。

“自建设优质院校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绿色’和‘高质量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做了积极探索,并不断引领产教融合深化延伸,迈向新的阶段。”王开淮表示,都江堰电子商务学院的建立,是学校积极响应职教改革20条部署,按照“资本融合、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原则,与都江堰市政府、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同组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由学校资产公司投资建成股份制公司负责运营,实现政校企深度融合。

除此之外,学校采用控股、入股、资产联合等方式,与国务院国资委职业经理人研究中心等共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职业经理人学院,形成了“多元共建、联合办学、理事管理、独立运行”的办学新模式,开展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等数字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践。

职业经理人学院制定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人才规格标准、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培训与考评规范8套,面向中小企业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职业经理人才教改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起成立了省高教学会职业经理人培养专委会,带动9所高职院校按职业经理人的培养规格、标准与理念,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振兴人才等,引领四川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培养。

学校与新道科技共建新道数智财经学院,培养数字化、智能化的会计人才。与新希望乳业公司合作,联合建立“食品饮料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实施“主修专业+辅修微专业”机制,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实施“技术+数智”复合型人才订制培养。成都来思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累计产值达到800余万元,助推涉藏地区12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此外,该校以学校资产公司为投资主体,采用资产融合、资本联合、股份制等方式,建成了四川工商-食研院食品饮料检测中心等5个融产学研为一体的实体企业,组建了都江堰电子商务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与行业领军企业、先进企业合作,建设系列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实施了“百户企业深度融合工程”,与行业领军企业、高新企业合作,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产教融合示范效应明显,50多家兄弟院校到校交流学习。”王开淮表示。

 

新成果——服务国家战略 赋能高质量发展

 

2019年11月15日,由四川工商职院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德职业教育与应用科学教育研究院”正式成立。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认为,该校瞄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能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实施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定制培养,首开本科师范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职教师资先河。

“绿色轻工产业的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应用、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川工商职院党委副书记黄天贵表示,四川工商职院成立职业教育教师发展中心,形成了教师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为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赋能”。

自建设优质院校以来,学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514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2项,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名(2019年四川高职唯一)、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名、全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名、教学能手2名。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国奖1项、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位居全省前列,连续两年获“最佳组织奖”。

同时,学校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加大科研投入与奖励力度,激发教师科研动力。“竹材纤维印刷包装材料研发及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获批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立项纵向课题52项、横向课题25项、授权专利91项,累计带动企业新增技改产值达2.49亿。刘竹梅绵竹年画工作室对外开设技艺培训2000余人次,为社会培养非遗后备人才40余人。

此外,学校还建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基地”。学校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能力提升机构”,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并列为全国获此资格的2家高职院校之一。都江堰电子商务学院每年为地方培养产业技术人员上千人次,助推都江堰市进入“全国农村电商十强县”。学校三年累计开展培训89项,培训收入1057万元。

为指导精准扶贫工作,学校联合省食品工业研究院,陆续编写《四川省产业脱贫攻坚·农产品加工实用技术》丛书25本,发放至全省88个贫困县。在新龙县捐建的红太阳中心幼儿园是标准化幼儿园,结束了当地没有学前教育的历史。发挥专业优势,发展涉藏地区绿色食品产业,成功开发农牧产品、文创产品6项。学校3名驻村干部获省委省政府表彰,学校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学校还与越南等五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在泰国建立海外培训基地,面向全省举办“德国双元制实践教学高级培训班”。担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贸流通职教集团等4个产教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

黄天贵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实施“百名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加大教师进企业实践力度,鼓励教师开展应用技术服务,建成15个绿色轻工跨专业科研创新团队。坚持内培外引,在清华大学、中国人大等举办干部、教师能力培训班12期。

 

新格局——深化国际合作 打造绿色轻工的一流专业方阵

8月26日,MicroFocus授权软件测试培训认证中心签约及授牌仪式在四川工商职院举行,标志着MicroFocus授权软件测试培训认证中心正式落户四川工商职院,企业将授权学院开展软件测试及培训认证,使四川工商职院成为MicroFocus公司在国内授权的首所高校。

据悉,MicroFocus考试认证是全球软件测试领域企业最高级别认证,也是目前软件性能测试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职业认证。

“此次授权,将有力推动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引入国际先进认证体系和认证中心,促进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与国际标准接轨,必将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建设和发展。”四川工商职院信息工程系主任周雪梅表示,学校于上世纪90年代开办了计算机专业,后逐步拓展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等专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技术专业体系,专业建设水平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

“我校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服务轻工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为使命,重点服务食品饮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适应中小企业转型发展,以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培养拥有工匠精神、具有绿色生产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管永林表示。

自建设优质院校以来,为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要求,学校在建好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专业基础上,新开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改造传统专业,为企业提供新兴数字化技术人才支撑。建立“政、行、校、企、园”多方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先进行业、企业新标准、新技术、新规范进专业、进课程,增强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深化课证融通教学改革,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24个、试点总数位于全国第90位。深化“三教”改革,实施项目化教学,参加全省教学能力大赛获优异成绩。根据高职发展智库发布的报告,学校工商管理专业获全国专业大类位列第二,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食品生物技术分列专业评估第一和第三,形成了面向绿色轻工的一流专业方阵。

“学校按照供给侧改革策略,围绕绿色轻工产业链和产品生命周期,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李春明说,如以食品饮料、智能家居生产为主线,发展涵盖设计、制造、检测、包装、营销等环节的专业(群)。应传统企业向数字企业转型发展要求,推进“云物大智+5G”改造传统专业,建设高职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

截至目前,该校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4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世界技能大赛成都集训基地1个。建成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创业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1门,出版绿色教材22门。

同时,为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学校与德国萨尔兰技术与经济大学紧密合作,共建“中德职业教育与应用科学教育研究院”,引进德国职教模式。与欧洲酒店集团——法国卢浮酒店集团-Tulip Inn China共建“中欧文化与旅游学院”。在泰国格乐大学成立海外培训基地,与日本YMCA学校开展跨国专升本合作。招收“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150余名,对“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技术培训200余人次。与境外高校合作开展科研、培训项目4项,主办了泰国华裔青少年熊猫之旅汉语文化体验营活动。组织11个团队、119名教师赴海外培训学习,连续两年在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出国培训工作会上,作为全省高校唯一代表进行专题发言。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学校逐步形成“141”绿色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一个绿色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绿色课程、绿色校园环境、绿色品牌活动、绿色行为考评系统的建设,达到一个绿色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探索了“绿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

目前,学校探索了与优势企业合作掌握先进标准与技术,转化运用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产教融合路径,基本形成了“学校建在成都绿色产业经济区里、专业建在四川轻工产业链上、课程建在先进企业的生产岗位中”的“绿色轻工”办学特色,迈出了“地方离不开、行业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坚实步伐。

一座西部领先、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创新型高职院校正在中国西部成都崛起。

 (苏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