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10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人文永宁
2020年10月21日

穿越时空,看古代国际商贸往来——

漫话黄岩新罗坊

阅读量:2872    本文字数:2576

区传媒集团、区住建局合办区历史学会协办

■张永生

新罗坊,今称柏树巷,位于黄岩老城东北隅,系官河古道东北片要区。这是黄岩历史上开大规模国际贸易先河之地,很有人文历史内涵。

唐宋时期,黄岩城的街巷以坊称呼。明万历《黄岩县志》记载: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县令范世文建清镇、钦贤、新罗、仁风4坊。这是黄城建立街巷的最早记载。据此可知,黄城最早建立了4个坊,其中一个叫“新罗坊”。南宋《嘉定赤城志》记,黄岩新罗坊是五代时以新罗国人居此而名。该志书的好多资料都是根据《祥符图经》撰写,宋祥符年间距五代末仅四十多年,所记的史事可信度较高。这里面透出了一则历史遗存的信息:五代时,新罗国人聚居黄岩的数量相当多。

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部,4世纪中叶建国,智证王四年(503)时采纳群臣意见,取汉文“新者德兴日新,罗者网罗四方”之义,定国号为“新罗”,都城设庆州。当时朝鲜半岛有3个国家,北部为高句丽,西南部为百济,新罗位居东南,以武称著,国力强盛。公元676年,新罗在大唐的支持下,打败了高句丽与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王朝与大唐关系比较密切。唐朝国力强大,四海威服,新罗人很是仰慕,由国家派大批留学生过来学习,好多豪富人家都以子女能到大唐学习为荣。到大唐的新罗人有学技艺的,学佛律的,最多是经商的。

据临海丁伋先生《堆沙集》所述:唐代中国的山东及江苏沿海各地也建有新罗坊。唐政府对新罗国民众居住的政策比较优惠。据介绍,黄岩对新罗国人聚居地实行自治政策,坊中设有总管与翻译,总管也由新罗人担任。所有这些优惠政策更加促进了两国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江苏扬州与山东威海都是古代重要港口,在隋唐时商业已很繁荣,也是新罗商人首选的经营宝地。这也说明,大唐与新罗的交往已有相当深厚的基础。

史料记载:除了官方与民间商贸经营外,新罗国向大唐遣使朝贡126次,唐向新罗国派出使者达34次。

五代时,大批的新罗人聚居黄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中国北方战争不断,千里赤野,民不聊生,很多民众避战乱往南方逃奔,北方商业优势地位丧失了,中国的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江苏的扬州及山东的威海等地的新罗国商人也纷纷南下另找“发财圣地”。浙江台州黄岩地属吴越国,民风淳朴,战事影响少,社会稳定,物产丰富,市肆繁荣,不远的章安海上交通开发较早,是当时南方有名的港口。所有这些条件,都使黄岩的对外贸易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当然也成为新罗商人的“经商宝地”之一。

新罗商人向黄岩地域进口的主要商品是瓷器、工艺品、铜铁器、纸笔、药材、茶叶、纺织品、日用杂货等,此外还有佛经及儒学文化典籍等。当然,境外贸易是调剂余缺,互通有无的双向交流,新罗商人也给黄岩带来了很多境外的特产,促进了两地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黄岩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市场的繁荣兴旺。

由于黄岩沙埠是青瓷生产量甚大的基地,其产品在国内外需求量极大,新罗商人除运销本国外,也转销东南亚各地。为了经营与采购方便,他们在柏岙(古代黄岩南乡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西边不远处又设立新罗坊聚居地,进一步扩大了经营规模。

从多方位分析大唐与新罗两国之间的关系,佛教文化很早便从中国传至新罗,新罗国历代的国王大多崇佛,好多僧人都到中国学佛家律法,佛教的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等宗派都在新罗国大放光彩。据资料介绍,到了法兴王与真德王(647-657)时代,新罗国奉佛更是兴盛。特别值得一提是新罗僧人神昉与圆测,两人都是唐代高僧玄奘的弟子。圆测(613-696),是新罗国国王之孙,生于真平王三十五年,庆州人,自幼出家,唐贞观二年(628)入长安,跟法常大师学佛家律法,后参与协助玄奘翻译佛经,是当时长安颇负盛名的学者。圆测亡故后葬在陕西长安县兴教寺。兴教寺的慈恩塔院内有三座五级灵塔,正中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的舍利塔,左右为玄奘两个弟子的灵塔,其中一座是新罗国人圆测,另一座是尉迟敬德之侄窥其。圆测的门人道镇从大唐返国,弘扬法相唯识宗。此外,还有法朗、行寂、顺支、庆猷等,都来大唐学习禅宗。新罗僧人玄光还到距黄岩不远的天台山学习天台教义,回国后弘扬天台华严教法。

朝鲜半岛与中国山水相连,汉文化对他们影响很大,新罗国不光从中国传去佛教,还传去道教与儒学文化。唐末宋初,黄岩的佛教与道教文化已很兴盛,这对新罗商人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加促进了两国民众精神层面的沟通与共融。新罗也提倡以儒治国,修持武艺,完美人格,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交友以信,以战无退,杀生有择(不杀无辜)等,呈现出一派中华儒学之风。

南宋《嘉定赤城志》记有一则历史遗事:东镇山在黄岩县东二百四十里。唐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台州司马孟诜奏及,临海县东南海上东镇山的高丽头山跟古高丽国的交通有关。东镇山是唐宋时官方的命名,位于现今台州市的大陈岛,这岛上有一块人形巨石,古代往来的船只视为台州湾口的航道标志。这一带是黄岩来去新罗国的船只必经之地,进港船上的人见到大陈岛这块人形巨石,就意味着黄岩快到了。这也是古代黄岩与朝鲜半岛民众贸易与交往的一个历史见证。

历代以来,国外移民中国者很多,如河南的洛阳与开封就有不少犹太人居住,福建泉州住有好多阿拉伯商人,江苏扬州及山东威海等地也有不少外国移民。这些外来民族的人不少留居下来,随着时代的推进,他们与汉人及汉文化逐渐融合。明代初期,由于倭寇海上作乱等原因,朝廷实施长时期的“海禁”,不准船只进出海。这样一来,海上丝绸之路被迫中断,海上贸易基本停顿了。后来,新罗国亦被高丽吞并,黄岩新罗坊商人已无法继续经营,这大批新罗国商人及后裔或回国或留居黄岩与汉民同化,志书记述很少,成了黄岩历史上一个神秘的“谜”。

后来,柏岙新罗坊改名新河坊。黄岩老城官河古道边上这处曾经发过瞩目光彩的新罗坊也改了名。据《黄岩流失地名录》所记,新罗坊西首清水闸桥的桥头,古时有株大柏树,新罗坊据此改名为“柏树巷”。

柏树巷南侧的徐昌积宅,初建于清嘉庆及道光年间,规模甚大,素有“三透九明堂”之称。主屋沿中轴线由三进四合院组合,台门很是气势,两翼尚有东西两院,组成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徐昌积世代经商致富,该住宅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

解放一江山岛时,解放军部队的后勤处设在徐昌积宅院。中厅内的一口古井供水不足,部队特地于大门内东侧新挖了一口井,井壁以小青砖砌就,深近5米,井口较小,中间最宽处直径达1.5米多,民众称为“支前井”,该井迄今尚存。

柏树巷的徐昌积宅 王敏智 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