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oss-cn-hangzhou.aliyuncs.com/xsb/other/5fce2777cc694.jpg)
![](http://epaper.file.routeryun.com/other/other/58b68f5907eb2.png)
探索“四化”融合新模式
——县水利局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吴 俊 马秋林
平整青绿的坝坡、雪亮的栏杆、干净畅通的溢洪道,格外醒目的视频监控监测设备、安全警示牌和责任公示牌……县东风水库的精细化管理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县水利局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升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坚持试点先行、分批推进,探索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物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园林化”相融合的“四化”新模式。
配齐水库“管家”
日前,我县共有国有公益性水库158座,水库数量多、分布广。过去存在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水库在管理养护、安全监管方面难以满足日常要求。2019年10月开始,县水利局与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水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委托其作为该县国有公益性水库工程物业化管理单位,依托集团专业技术优势和企业管理经验,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开展水库工程的运行、巡查、管护工作,并承担水库相关资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截至今年6月,已有53座中小型水库实施物业化管理。
县水利局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结合水库管理现状,先后制定水库工程物业化管理系列制度,将工程日常巡查、绿化清洁、小金额维修、档案管理、资源开发等工作纳入管理范围并明确管护标准,实现物业考核常态长效。
推行“智慧水利”
“我们员工通过手机App,可以实时查看水库水位、坝容坝貌等信息,方便高效地检查水库管理工作。”水库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樊朝阳点开手机远程监控管理平台软件介绍。水利局整合各类资源,加快推进“工程﹢物联感知监测体系”建设布局,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水雨情监测、水质监测、流量监测、视频监控、闸阀门控制等信息采集设施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如今,不仅实现全县水库及其他小型水利工程实时监管,还实现水库主管部门与“三个责任人”对水利工程的有效监管,巡查工作变得更便捷、高效。
此外,通过与移动公司签署《5G﹢智慧水利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其在网络建设、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依托水利产业基础,我县正在打造“5G﹢”智慧水利应用示范县,助力智慧水利信息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水利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发展。目前,全县已有36座水库与8个乡镇重点堤防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平台投入运行。
打造“美丽库区”
排列整齐的园林绿植,平坦的草地,仿古景观亭……原本荒凉的红旗库区现在成为当地村民休闲好去处,水库景观园林化建设赢得一片叫好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根据水库各自特点,在不改变水库原有功能、不影响水库环境与安全的前提下,结合生态养殖、绿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充分发挥水库最大综合效益,培育水库管理业务新增长点。
据了解,我县计划通过3年到5年时间,将一批具备条件的水库打造成园林景观工程,再将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水库运行维护,走上以库养库、以水养水的良性发展道路。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