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1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九版:民生
2021年01月04日

熬过崩溃,温暖他人

9年,这位在特殊学校陪读的爷爷说“不走了”……

   本文字数:2153

新年的阳光照进奉贤区惠敏学校三楼的9年级教室,让这里有了几分暖意。67岁的陈学飞静静地站在第二排第一个座位旁,全神贯注地看着座位上的孩子畅畅。望着他将自己为其准备好的中饭,安静地一勺一勺放进嘴里,脸上的肌肉有了一些松缓。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住着奉贤全区127位特殊孩子,他们中有患有唐氏综合征的,有患脑瘫的,还有患自闭症的。在他们的眼里,可能只认得少数几位老师,但“陈爷爷”却直达他们的心底,不管是有意,还是无知。

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和这个学校学生所有的家长一样,15年前,命运给陈学飞一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经历了那么多年,有时陈学飞还会禁不住落泪。

2005年,陈学飞的大儿媳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孙子。看着孩子乖巧的模样,全家人喜不自禁。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他们想得那么完美。当孙子进幼儿园后,家人发现孩子有些异样,不太喜欢和人交流,且不时出现情绪失控,莫名发出尖叫声,最终被确诊为“自闭症”。

“我也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但命运既然这样安排,我们只能接受,并试着去改变。”陈学飞毅然下了一个决定,辞去月薪近万元的工作,陪伴孙子一同成长。

那年,他57岁。

从幼儿园时的康复训练、学习,到进入惠敏学校,从此,陈雪飞的生活就和孙子联系在一起。早上6点起床,准备好一切,叫孙子起床,帮助他洗漱吃早饭,进行身体训练,之后一起去惠敏学校,陪读到下午3点,然后一起回家……这一路,他们爷孙俩共同走了10多年。

九年陪伴爱上更多孩子

“畅畅,别动,爷爷来了!”陈学飞一路飞奔,来到三楼拐角处的厕所门口。他刚从班主任那里得知,畅畅去厕所很久了,还没有出来。他口中的“畅畅”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他,是这个孩子在学校唯一能听得进话的人。

“这个孩子是严重的自闭症,症状比我孙子要严重很多,如果没有人帮助,估计要退学的。”经历了9年多的陪伴,陈学飞已经走出了人生最“崩溃”的时光。走进厕所,他耐心地帮畅畅擦好屁股,整理完衣裤,又陪着他走进了教室。

“陈爷爷可能是我们学校最特殊的人,自己的孙子经过学习和康复,生活早就可以自理。但是,9年来他天天到校做志愿者,因为我们离不开他,孩子们离不开他!”说到陈学飞,惠敏学校的副校长孙卫红的脸上除了敬意,还是敬意。

她告诉记者,学校如今有127位特殊学生。在他们的眼里,或许认识自己的班主任,但是,这个每天在校门口迎接他们的“陈爷爷”,就是唯一,不可或缺,亲切且值得信任。

特殊孩子的情绪失控,有时来得猝不及防,这是让家长和老师感到压力最大的地方。而陈爷爷就是那根定海神针。

畅畅的病情未暴发前,有一次学生出操,他突然躺在地上不肯起来,任凭谁劝都没有用。

陈学飞拿着小板凳来到他的身边,趴在耳边小声说着宽慰的话,“畅畅,地上冷的,爬起来,坐在板凳上。”然后把畅畅喜欢吃的零食放在板凳上。说着说着,孩子就爬了起来,拿着零食坐了起来。随后,就是一步步挪动板凳,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慢慢前行,一个多小时后,畅畅终于走进了自己在三楼的教室。

之后,畅畅有了一个“爷爷”,课间上厕所,中午吃饭,陈爷爷一直陪伴在他的左右。

能让家长宽心点就值了

“也不是我有多伟大。天天到学校来,一是让孙子有安全感,二是我也是过来人,看到这些孩子,感同身受他们家长的焦虑和压力,如果我的付出能让他们放心一点,那就值了!”在帮畅畅吃完中饭后,陈学飞最后一个走进食堂,拿起了自己的盒饭。

在离开学校不远处工作的学生祺祺的爸爸,此时也在安心地吃着中饭。因为陈爷爷的存在,他们的焦虑减缓了很多,家里的矛盾也少了急需。

“不说伤心的往事。就在3年前,孩子还经常要穿着尿布上学!哪还有什么心思工作!但不工作,又怎么负担他的各种费用?”祺祺爸爸有些沉默。

陈学飞的出现,让祺祺一家慢慢平静了下来。每当课间结束,陈学飞就守在祺祺班级的门口,陪着他一起上厕所,耐心地教他一些生活自理的常识。慢慢地,祺祺摆脱了“尿布”的困扰,可以轻松上学了。但有时还是会出现意外,大小便又没有任何预感地出现在祺祺身上。陈学飞拿着备用的衣裤,帮他擦洗,没有一丝责备和不耐烦,有的只是鼓励。

同样,在一家饭店后厨帮忙的阿伟,也正忙着为客人准备着菜肴,如果没有人提起,根本不会发现他的智商较低。

而三年前,阿伟在惠敏学校就读九年级时,遭遇到了青春叛逆期,因为陈爷爷的陪伴,度过了最烦躁的时光。

“阿伟这孩子那时候比较暴躁,经常会用脚踢学校的花盆,有时候还会莫名扔东西。有一次,一个花盆还砸中了楼下停着的一辆小汽车。”提起往事,陈学飞露出了一丝苦笑。

于是,他就成了阿伟的陪读爷爷,只要不是上课,他就和阿伟待在一起,上厕所、吃饭、休息,聊着天说着心里话,几个月下来,阿伟的烦躁感慢慢散去。顺利毕业后,去了一家厨师学校学习,现在也有了一份正当的工作,也开始了他新的人生。

“发生在这个学校孩子身上的事,什么都有,但是你没有耐心去教导和陪伴,那他永远这样。”陈学飞的话,像他的外表一样,朴实得让人动容。

下午3点多,太阳西下。陈学飞和自己的孙子走出了学校的大门。孙子早就已经独自上学了,但他还是延续着多年的习惯,每天来学校报到,唯一的理由就是陪伴,除了自己的孙子,还有那127个孩子。

9年,3300多个日日夜夜,这是陈学飞在惠敏学校走过的路。明年暑假,自己的孙子就要毕业,离开这个学校,他说,只要走得动,还会一直来。

生活,亏欠了这些“天使”,有人,却用笑容来融化。

■劳动报记者 胡玉荣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