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墨池
2021年01月21日

唐代诗人元结游览过无为哪里?

   本文字数:1609

何章宝

唐代诗人元结(719—772年),字次山,河南鲁山人。天宝六年(747年),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后,隐居商余山;天宝十二年再度决胜考场,终于进士及第。两年后,安禄山反叛朝廷,他招募义兵,积极参与平叛;唐代宗时,担任道州刺史等职务,很有政绩。

《无为州志·艺文志五·诗》选录的第一首诗就是元结的《无为洞口作》,诗曰:

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旁春云白。爱此踟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洞旁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此中得无闷。

这首七言诗不是律诗,也不押韵,属于歌行体,声律、韵脚比较自由,且语言直白,通篇无典。前两句描写无为洞前的景色,接着抒情议论,表达对洞旁山僧的羡慕之意,抒发对无为洞的喜爱情感。元结反对六朝以来的绮靡浮华,提倡淳古淡泊的诗风,但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将直白浅显当做良好的艺术标准,显然是存在问题的。所以文学史对元结诗歌的艺术价值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他的语言显得草率,似乎没有怎样去斟酌;说他“不重意象的描写,不重意境的创造,没有氛围,没有韵味,往往一览无余”。这个批评算是看得准、讲得狠的,比如这首诗,除了“无为洞”在无为的哪个地方费人神思之外,诗的内容浅显易懂。

想弄清楚无为洞在什么地方,需要看看元结还去了无为的哪里。在《新校元次山集》里,很轻松地找到了《宿无为观》这首诗,作于765年,他46岁。诗是这样的:

九疑山深几千里,峰谷崎岖人不到。山中旧有仙姥家,十里飞泉绕丹灶。

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炼玉学轻身。霓裳羽盖傍临壑,飘飖似欲来云鹤。

这首七言古诗也不是律诗,虽未用典,但用了修辞,造境的格调也比较高,诗味要浓郁得多。查看州志,无为的道观,包括唐代以及以前建造的只有襄安白鹤观,此诗的最后一句“飘飖似欲来云鹤”似乎也是一种照合。那么诗的前几句之中有深山峰谷、十里飞泉,又怎么解释呢?我想诗人很可能乘船顺江而下,从今天的牛埠、昆山方向而来,当时山路崎岖、流泉相伴、路途遥远、人迹罕至,都是实情实景。“山深几千里”是一种夸张,符合逻辑。而且,道观里的道士苦练轻功给人印象深刻,“茹芝炼玉”甚至让人联想到了无为的特产“紫芝”和“五加皮”。

但是,元结所到的无为洞到底是哪里呢?我们还是从元结765年的交游入手来理解。查诸资料,公元765年二月,元结在道州任刺史,奉敕祭九嶷山。这是湖南的九嶷山,与我们这里相去数千里。领袖毛泽东曾写过美丽诗篇《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首诗通过美丽的神话典故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爱,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元结诗中的“九疑山”就是这个九嶷山,是舜帝埋葬的地方,这里还流传着娥皇女英的美丽传说。《史记》:“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舜帝南巡,死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寻找未果,泪洒竹上,即成斑竹。斑竹也成为歌颂爱情、寄托相思之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词曰:“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九嶷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令人神往!

元结在奉敕祭祀九嶷山期间,创作了《无为洞口作》、《宿无为观》、《九嶷山题刻二段》等诗作,他还将“碧虚洞”改为“无为洞”,并大篆“无为洞”三字于洞旁。关于“无为观”,据万历《九嶷山志》记载,至南朝萧齐和梁太清时,先后建无为观、黄庭观、羊鲜观等,唐代时的无为观应该人气很旺,道士们在此练习轻功是完全可能的。元结祭祀之后,天色已晚,只能暂住此处,以便更深地感受道家文化。相信他与道士们还有更为深入的交流。

这样说来,元结并没有来过无为,或在无为的哪个洞口赏景揽胜,更不别说留下诗作。在《全唐诗》和他自己的诗集里,这两首题目含有“无为”二字的诗排在一起,引人注目。州志在录用《无为洞口作》的时候,特地注明“见《唐诗类苑》”,《唐诗类苑》有200卷,不知其中有没有《宿无为观》这一首,我也懒得查阅了。

这个无为洞不是无为的,还是还给九嶷山更好一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