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第五版:焦点
2021年02月19日

牛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干劲满满犇赴新征程

谋定快动下好先手棋,一批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开工

   本文字数:4895

■劳动报首席记者  包璐影    罗菁  

   劳动报记者  叶佳琦  黄兴  陈宁  

   摄影  包璐影  王陆杰      

2月18日,牛年首个工作日,在上海的一些重点企业、社区、湾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各区领导下基层、走一线、忙调研,一批重大项目宣布开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牛年新气象扑面而来。

首个工作日,区委书记来点赞

虹福小区喜事多  3台电梯齐开工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一直是市政府大力推进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成1000台既有小区加装电梯的目标。新年伊始,长宁的虹福小区就迎来喜事,小区内3台电梯加装工程齐开工,居民乐开怀。在牛年首个工作日,区委书记、区长选择来到该小区,通过实地走访看效果、找问题、听意见,为大力推进电梯加装工程点赞。

“小区加装电梯选择的是什么品牌?”“6楼居民加装出了多少钱呀?”“镇里、区里看看是不是在流程审核上还能再加快些速度啊?”……上午10时许,一走进虹福小区,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就发出了提问“三连环”。

小区所在的虹九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丁丽华仔细介绍了起来,“我们这边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最终由居民自主选定了电梯加装的公司。六楼居民最多,一户出资6.4万。”丁丽华一一回答。

记者了解到,虹福小区一共有324户居民,10栋楼、28个门栋,60岁以上老人占7成。这次的加装电梯工程一下子同步开工了3台,让小区居民乐开了怀。“71、73、77号单元三部电梯齐齐动工,居民们上下楼梯以后都不愁了。”丁丽华边走边说。

走访过程中,王为人最关心的是小区居民在加装电梯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等情况,对此他问得特别仔细。“以前都是居民自发想要装,但有时候会遇到各种门槛,手续审批也比较复杂。”王为人说,“现在情况是不是有所改善啊?”

对此,新泾镇镇长王炜回应表示:“如今,居委会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大力引导,政府也积极激励和指导配合。”他直言:加装电梯其实就是老百姓给我们出的一张试卷。

据悉,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电梯加装工程,新泾镇试点一楼一方案。记者在现场也看到,每一个有条件加装电梯的居民楼门栋前都张贴了一个二维码,每一个二维码都是不同的。“此举就是为了能够让每一户居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途径。”丁丽华介绍。

原来,这是新泾镇为加装电梯专门推出的微信小程序,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征询居民的加梯意愿,同时,居民也可以在此畅所欲言。每栋楼的居民都可以扫一扫二维码,花上1-2分钟填妥相关信息后,就能表达自己的加梯初步意愿了。加梯办在后台能对这些意见一目了然,第一时间掌握大家的真实诉求。

“早用早享受,电梯装好,老百姓真的是能从中受益的。”王为人点头回应。

据悉,虹福小区的3台电梯加装也一举实现了精品小区加梯的“零突破”。“结合精品小区改造,我们力争在5月份完工,到时,3台电梯就能投入使用了。”丁丽华告诉记者。

在听闻接下来镇政府还将充分发挥在建电梯的示范效应,目前又有7部进入加梯程序时,王为人连连表示:“大家今年还是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多挖掘潜能。”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区委书记就给大家提出了工作目标。

牛年第一个工作日,区政府“一把手”选择走进小区,找问题、看效果、听意见,就实实在在表明了今年要在加梯工作上下功夫的决心。记者了解到,今年,新泾镇将力争完成开工132部、竣工66部的加梯目标。截至2月8日,全镇已竣工使用电梯8部、开工6部、签约12部。至3月底,将完成签约66部。

30个重大项目开工

“硬核”宝山发布十大惠企新政

2月18日,农历牛年首个工作日,宝山举行了2021年投资促进大会暨重大项目集中启动仪式。会上,宝山发布了《宝山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举措》,同时,宣布30个重大项目总投入200亿元投资落地、集中开工。

为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近年来,从1.0版到4.0版,宝山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持续加码发力。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十大惠企新政,主要内容有:

实现开办企业“一个环节、当天发照”。 全面实施“先照后证”改革,申请人“一表申报”,申请当天免于提交“经营许可证”,即可在单一窗口领取纸质营业执照、免费实体印章和发票。

实施“拿地即开工”四证同发审批模式。实行产业项目建设工程单体竣工提前验收。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

除了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惠企新政,宝山在重大项目的组织推进上也集中发力、加速开工。据了解,此次投资200亿元的30个重大项目,聚焦南大智慧城、吴淞创新城两大重要承载区,带动全域科创主战略加快落地落实。

其中,位于南大地区的临港南大一平方公里科创先行区今年要完成投资76亿元,首期新建科创载体27.4万平方米,充分发挥科创金融服务、高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科创企业集聚效应,把南大地区打造成宝山乃至北上海的开放新高地、经济增长极、城市样板间、创新创业首选地。位于吴淞创新城两个1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总投资135.6亿元的吴淞科创园已开工建设,今年要完成近百亿投资计划。

此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中,还有一批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的优质企业。在生物医药方面,上药康希诺疫苗生产基地总投资4亿元,布局新冠疫苗与溶瘤病毒生产线,其中新冠疫苗达产后每年可生产2亿支;溶瘤病毒是h100系列基金工程腺病毒,国际上第一个上市的溶瘤腺病毒产品。

请来企业  送上服务

杨浦区15家企业重大项目落地

请来企业,送上服务。 新年开工首日,杨浦区请来了美团、仲量联行测量师事务所(上海)有限公司、中俄(上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亿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致能工业电子有限公司等一系列知名企业,并公布了今年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的相关新政,还开通了中小企业服务热线。

企业的需求,就是政府的服务目标。杨浦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全面实行“两个免于提交”,即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在“一网通办”平台上线“智能办理,快速秒办”板块,推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医师执业注册等18个事项75种业务办理情形“秒办秒批秒发证”服务,基本实现卫生领域审批事项“无人干预自动办理”。

不仅如此,杨浦还在政务服务大厅全面部署动态“好差评”,实现办理事项、办理人和办事窗口评价三对应,推动“好差评”动态二维码全覆盖,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质量。系统部署以来月均评价量383225件,好评率99.97%。

记者获悉,今年杨浦区将加快推动“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产业生态园建设进度,发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科技大市场特别是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功能性平台作用,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移、高质量转化。对本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实施新一轮增资。探索推出知识产权质押、供应链金融等特色产品以及更多促进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协作、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举措。

昨天,杨浦区与利安人寿保险等15家企业举行了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额达到52亿元。同时,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杨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服务基地揭牌。据了解,基地主要是创新建立“服务专员”制度,由市融资担保中心会同有关合作商业银行委派1-2名服务专员,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的宣传辅导、业务培训和日常咨询服务,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辅助加快企业融资获得效率。

不仅如此,一条专属的中小企业服务热线也已开通。据了解,去年杨浦出台全国首个“政银通”合作标准,实现了全区24家银行124个网点全覆盖。为实现服务企业更精准、更贴心、更迅速,这次在“政银通”平台下开设了杨浦中小企业服务热线,旨在及时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把各项政策红利落到实处。

“上海湾区”海岸线迎蝶变

金山开篇就是“大手笔”

2月18日,金山区领导围绕“上海湾区”城市品牌建设开展调研,并举办金山区打造“上海湾区”城市品牌情况通报会。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金山区将聚焦碳谷绿湾产业园、上海湾区健康医学城、上海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金山大道经济走廊、湾区科创中心,即“一谷一城一区一带一中心”,全力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

“‘十四五’期间,金山区将按照市委提出的‘两区一堡’战略定位和‘南北转型’战略要求,更加主动作为,不断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全力做好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金山区委书记胡卫国表示,打造“上海湾区”城市品牌,就是旨在加快金山功能转型、动能转型、空间转型、生态转型,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优化核心功能,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为上海未来发展构筑新的战略支点。

最令上海乃至长三角市民憧憬期盼的“上海湾区”,莫过于金山海岸线即将迎来的华丽蝶变。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以“爱的港湾”为主题,规划占地面积约8.1平方公里,包括金山城市沙滩、金山卫站城市综合体、金山嘴渔村和围填海区域四大功能板块,主要功能包括精品住宅、高端度假酒店、主题乐园、艺术中心、时尚滨海街区、婚庆中心、特色会展中心等。

未来,度假区将充分凸显滨海文化特色,融合旅游度假、商务会展、运动竞技、美食购物、文化演艺、休闲娱乐等业态,面向上海市民及长三角消费人群,全方位打造上海市滨海旅游新地标。其中,围填海项目将建设成为生态型国际滨海文化旅游度假区,为上海市民和长三角游客提供一个亲海、观海、游海的休闲度假“黄金海岸”。

金山区将携手市公卫中心,聚焦市公卫中心及周边区域规划建设上海湾区健康医学城,围绕建设超大体量医学技术创新与研发中心、超大型国家临床研究中心、超大型体检中心、大型教育培训中心的目标,加快推进集上游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中游临床研究、下游产业化以及新技术临床应用为一体的大型生物技术与医学中心建设,力争实现15项左右重大成果转化,产值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

与之相呼应的是,金山第二工业区正在着力打造“碳谷绿湾”产业园,将重点聚焦原料药、制剂、绿色生物医用材料,努力打造高附加值原料药和制剂、绿色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生产基地。同时,“碳谷绿湾”产业园还将加强生物医药平台建设,推进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实验动物平台、中试生产平台、临床研究平台等公共平台建设,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标准化、专业化的生物医药实验室。

设备马力全开  干劲热火朝天

嘉定制造企业复工率创新高

开工头一天,上海街头不堵车,而在嘉定——工厂密集的上海近郊,机器设备早已马力全开、干劲热火朝天,这番景象,与去年同期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年,因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沪上大部分制造工厂实现了员工高比例留沪,多家企业反馈,年后首个工作日复工率创新高。

“大年初七,新年复工第一天,拿到开工红包,心里暖暖的。”说完这句话,小马不好意思地哈哈大笑起来。新年复工首日,上午九点,小马与他的50多名同事在嘉定上海新时达机器人车间内检测设备、调试,为年前签下的几笔生产订单忙碌起来。

小马所在的是新时达生产制造部门,给大家发红包的是新时达董事长纪翌。“每个红包都是200元,所有员工人人有份,新老员工一视同仁,所以大家都很开心。”小马说。

纪翌告诉记者,新时达的新年利是文化由来已久。大年初七就开工,一是由于订单量较大,工期紧张,需要赶进度,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今年员工们都不回老家过年,既然都留沪了,就让员工们早开工。她告诉记者,今年外地员工就地过年的比例达到了74%,正因为如此,今年开工首日复工比例也是历年最高,“达到了95%,去年同期约60%。”小马说,公司为了感谢就地过年的员工,在年前已经奖励了1000元补贴的基础上,今年的开工利是也比去年多了一倍。

“我来公司两年了。去年因为疫情的关系,返工的时候已经是半个多月以后,所以错过了开工利是。今年我留在上海过年,第一次拿到开工红包,很激动。”销售部王先生接过红包后,还特意拍了张合影,他说,对于他这样的业务岗位,能在开工首日收到红包,是一个好彩头,寓意着一年的工作顺风顺水,财源滚滚。

据了解,新时达机器人是一家富有发展潜力的高品质机器人供应商。该企业机器人涉及3C白电、汽车生产、金属加工、农业机械、工程车辆、电商物流等多个领域,机器人工业工艺具有较高的成熟度,自动化和创新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认可度。去年,该企业在疫情期间实现了逆势增长,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制造技术和经验积累,结合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等跳板,成功切入智能制造行业,一跃成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企业。到2020年年初,新时达企业拥有研发技术人员762名,占企业员工人数超过30%,企业研发获得国家专利超过500项,而经过去年一整年的发展,研发员工比例达到了36%。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