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推动江苏文艺事业在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娄勤俭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注重加强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文艺是时代的号角”“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等重大论断,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省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文艺工作的部署要求,始终把文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打造文艺精品、培养文艺人才、塑造文化品牌、繁荣文化演艺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江苏的文艺事业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对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了全面部署,对推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作了整体安排。其中,明确提出要更大力度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当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探路者、先行军。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让文艺更好地扛起反映时代的使命,以更多精品力作抒写时代、立言中国。

有高原也有高峰,江苏文艺界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江苏在中国文化版图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民间文艺、杂技、文艺评论等各个门类,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很多方面都代表了国家水平。能够有这样的地位,一靠名家大师,二靠精品力作,三靠历史积淀。

一是灿若星辰的名家大师。在江苏文艺的天空中,有众多的名家大师,不仅是深厚传统的继承者,也是开风气之先的先行者,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一大批江苏作家,投身时代、观照现实,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气质不凡的江苏文学。一大批昆剧、京剧、扬剧、淮剧、锡剧名家以及扬州评话、苏州评弹艺术家,传承经典、创新发展,共同成就了江苏戏曲、曲艺的好戏连台、精彩不断。一大批江苏书画家,笔墨丹青、追随时代,在大家林立、群峰并峙的当代书画界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其他艺术门类,也涌现出了许多的名家大师。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面旗帜,影响和激励更多有志文艺的青年投身创作。大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生动展现了江苏的历史之美、风物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二是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江苏文艺的百花园中,呈现出姹紫嫣红的勃勃生机,涌现出一大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其中,有许多作品获得了文艺大奖,大家熟悉的《推拿》《黄雀记》《北上》,连续斩获三届茅盾文学奖。除此之外,在鲁迅文学奖、戏剧梅花奖、音乐金钟奖、舞蹈荷花奖、曲艺牡丹奖、书法兰亭奖、杂技金菊奖等重大奖项中,我省的获奖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完全可以用书法上的“八面出锋”来形容。文艺作品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口碑,还有许多文艺作品走出了国门,昆剧《牡丹亭》、新编昆曲《西楼记》《浮生六记》、歌剧《拉贝日记》《运之河》《鉴真东渡》等,到世界各地巡演,把东方神韵、中国精神、江苏故事带到了国际舞台,扩大了江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三是悠远深厚的历史积淀。文艺最讲传承,历史积淀本身就是一个地方文艺的厚度,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发展的高度。回望改革开放之初,小说《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报告文学《昆山之路》,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秋天里的春天》等一部部江苏文艺作品,为人民塑像、为时代放歌,汇聚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回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画《奔马》《江山如此多娇》、小说《海岛女民兵》、电影《柳堡的故事》、京剧《沙家浜》、音乐《茉莉花》、舞蹈《丰收歌》等作品,高擎革命精神火炬,热情歌颂新社会的光明和温暖,成为广为传诵的文艺精品。再向前追溯到历史深处,江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农耕文明的重要承载地,江南文化、江海文化、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和楚汉文化相互交融,《孙子兵法》《文心雕龙》、四大名著都与江苏渊源深厚,书写江苏的名篇佳作和书画诗词浩如烟海,文学家刘勰、李煜、范仲淹、秦观、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书画家顾恺之、张旭、米芾和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等众多文艺大家俊采星驰。应该说,江苏始终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守护传承之地,丰厚的历史文化为江苏文艺注入了独特的基因,让江苏文艺家走到哪里都带着一股“书卷气”。

有素材也有人才,江苏文艺家在新时代应有更大作为

好的文艺作品,都是火热实践素材和人才创作天赋相结合的结晶,但也要看到,素材和人才不会天然形成传世之作,还要有聚焦大题材的创作自觉。江苏从来不缺好的素材,拥有抒写时代进步史诗的丰厚土壤。自古以来,赓续不绝的江苏文脉,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镌刻着深刻的民族记忆和历史变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精神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近代以来,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斗争中,很多革命英雄生活战斗在江苏,很多重大事件都与江苏密切相关,孕育了伟大的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这些最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和礼赞。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人勇立潮头,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生动实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发展实现了“由农到工”“由内到外”“由大到强”的转变,我们的综合实力、城市功能、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可以说,时代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跃,召唤着文艺工作者去发现、去提炼、去表达。

把目光聚焦到当下,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伟大征程上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历史性变革,伟大时代中每天都在演绎着生动鲜活的故事。比如,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抗疫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取得了抗击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文艺苏军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作的昆曲《眷江城》、报告文学《聚是一团火》、歌曲《我相信》等一大批作品,生动表现了疫情中普通人的守望相助。比如,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通博物苑时,强调落后就要挨打、实业才能救国。这些年,我们正在推动科技从全面跟跑到逐步并跑以及局部领跑的跨越,努力甩开“卡脖子”的手。以钱七虎、王泽山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以及一大批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书写着科技报国、实业报国的新传奇。能够列举的生动的现实题材还有很多,比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转型故事,走出去、融入国际循环的开放故事,以及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故事,等等。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主要靠作品来体现;一位大师的文艺地位,要靠作品来说话。在新时代展现更大作为,关键要创作出更多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大作品,这是文艺繁荣的标志,也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当然,这不是说大家都去进行宏大叙事,而是要有对大题材的创作自觉,通过文艺家独特的思想洞察力、认知穿透力和艺术感悟力,去关注时代、研究时代、表达时代,从而推出代表这个时代的大作品。大作品要反映时代生活,艺术地展现时代丰盈的血肉、真实的心跳、跌宕的情感,把指标、数据上科学理性的进步,转化为对这个时代温情感性的认知;要培育时代精神,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用艺术之美成化育之功,让人们心中迸发出向上力量、身上展现出文明素养;要引领时代发展,努力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指引精神前途的灯火,鼓舞江苏儿女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有个性也有规律,艺术家须有深厚的家国、人民和艺术情怀

伟大的艺术家都有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他们的风格特质赋予了作品跨越时空的生命力,但所有个性的背后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纵观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史,凡是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反映时代精神的神圣使命,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根本方法,坚持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创作追求,这些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客观地讲,规律是众所周知的,但能不能从内心里尊重和遵循规律,关键要看有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热爱,对艺术理想的执着追求。有了这样深厚的情怀,就能够在顺应规律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抒发个性的广阔天地。

一是深沉的家国情怀。古往今来,那些拥有家国情怀的文艺作品,最能打动人、感召人、激励人。现在,我们面临变化变局加速演进的重要关口,更加需要以文艺的力量凝聚起全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这样讲,是因为文艺关乎国运兴衰、关乎文化安全、关乎民族精神独立性。文艺工作者的书斋、舞台不是世外桃源,就处在国运兴盛与衰微的斗争中、文化激荡与交锋的大潮中、精神坚守与异化的冲突中,就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要守护好的阵地。江苏是文化高地,也是开放前沿,更要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坚守自觉,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当好守卫国家和文化安全的“战士”,用作品去激励人民同心同德、向前奋斗。

二是浓厚的人民情怀。古今中外,一切传世佳作无一不是人民生活的真实表达、人民情感的真情吟唱、人民意愿的真切诉求。文艺创作一旦对准了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时代和历史的画卷就格外生动逼真。无论是范小青书中的市井人物,毕飞宇笔下的水乡故事,还是赵本夫小说里的乡土世界,都是植根于生活,来自于人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动着人民的感动。关在书斋中挖空心思,是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的。只有走出书斋,多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走一走,多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感知群众的所盼所愿,才能发现生动鲜活的素材,获得源源不断的思想,书中的故事、弦上的音符、舞台上的表演,才能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是纯粹的艺术情怀。大凡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是笃定恒心、呕心沥血铸就的;大凡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必然具有自我突破、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精神。讲“自我突破”是因为艺术的高度是在不断突破“旧我”、成就“新我”中形成的。正所谓“不要在笔墨熟悉的题材上享受功成名就”。讲“创新创造”,是因为这是文艺的生命力,也是江苏文艺的优秀传统。只有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才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讲“精益求精”,是因为“好戏都是磨出来的”,好作品都离不开精雕细琢。希望大家不忘初心,保持对艺术本身最纯粹的追求,在创作上自我革新,在技艺上精打细磨,不断推出新的代表作,努力提升江苏文艺的原创力和影响力。

有责任也有义务,各级组织要为繁荣文化艺术创造良好条件

文艺作品可以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但文艺战线必须坚持鲜明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兴盛,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作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大省,新时代江苏文艺能够走到一个什么样的新高度,要靠广大文艺工作者来奋斗打拼,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带着强烈的解题意识,着眼于建设文化强省、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文化文艺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政治领导和统筹指导,更大力度推动江苏文艺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对于文艺这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大环境极为重要。抓文艺工作一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在体制机制上“松绑”“放活”,不能让各种条条框框把文艺家的手脚捆死了。文艺单位的考核、文艺项目的申报,不要只盯着创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因为文艺价值的度量衡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有关方面组织重大题材创作时,坚持“一盘棋”思想很有必要,不要搞多头部署,毕竟文艺家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推动文化“走出去”,就需要支持更多文艺家走向国际舞台,对文艺家出境不能机械套用党政干部的相关规定。文艺界是思想活跃的地方,要对文艺家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心,多开方便之门、多做顺风吹火,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特别要强调的是,守护好文艺生态的“山清水秀”也是党委政府的分内之责,最要防止把文艺创作生产完全交由市场调节的倾向,警惕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既要“叫好”,也要“叫座”,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但是,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文艺是讲求悟性的,文艺家或许不能量产,但加强文艺人才的梯队建设大有可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南大作家班走出赵本夫、朱苏进、储福金等大批优秀作家。当年的作家班就是遴选有潜质的好苗子,集中提供文化深造和专业训练,很多经验到今天仍然值得借鉴。探索实施“名师带徒”计划,目的也是帮助大家解除后顾之忧,让大家潜心专注创作,通过师徒间的言传身教、口诀手授,让更多有志向、有能力的年轻人尽展才华、脱颖而出。文艺人才特别是艺术人才的成长,往往还需要一定的阵地作支撑。在建好文化馆、大剧院等地标性平台的同时,也要布局打造一批街头巷尾的公益性小剧场,让更多的文艺爱好者有场地排练、有舞台表演、有机会出彩。小剧场办得好,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城市令人向往的文化标识。文艺管理人才的培养,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切实抓起来。文艺单位负责人,政治过硬、专业对路、年富力强很重要,培养选拔工作要向前看,讲台阶不能唯台阶、论资历不能唯资历。对于年轻一代,要看大节、看主流、看发展,要学习前辈风范,提携后学、甘为人梯。艺术属于所有拥有艺术梦想和追求的人,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要把群众文艺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完善扶持机制,健全工作网络,壮大民间文艺力量,进一步繁荣群众文艺,让蕴藏于群众中的文艺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山登绝顶我为峰”,身处大时代、大变局,文艺工作者要有这样的大视野、大格局、大襟怀,勇立高峰之巅,不断突破超越;“不废江河万古流”,投身伟大复兴的滚滚洪流,要有谱写民族史诗、铸就不朽丰碑的目标追求,让中国文艺的历史星河闪耀更多江苏光彩;“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是文艺永恒的主角,要有念兹在兹、心心相印的真挚情怀,把为人民创作的光荣事业进行到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自信,守正创新,奋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让社会主义文艺之花在江淮大地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用文化江苏建设的过硬成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摘自2020年12月29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文联十代会省作协九代会上的讲话,原载于《群众》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