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8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历史博览
2021年08月05日

拾遗

宁古塔真像传说中那么可怕吗

在清宫戏中有时皇帝在处罚大臣时喜欢来上一句“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那么这个宁古塔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事实宁古塔这一名称是满语的音译:所谓“宁古”在满语中是“六”的意思,而“塔”则是“个”的意思,所以“宁古塔”其实就是六个的意思。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所生的六个儿子曾居于此地,故称其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

宁古塔位于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城村。清人称其为:“南瞻长白,北绕龙江,允边城之雄区,壮金汤之帝里。”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政权时曾于此地驻军。康熙五年(1666)在距宁古塔旧城25千米处另建新城:新城地址原为渤海故壤、上京龙泉府故址,现为黑龙江省宁安市。从此以后宁古塔就分为新、旧两城。

宁古塔作为清代吉林三边之首长期扮演着东北边防要地的角色:顺治十年(1653)在此设昂邦章京(意为总管)镇守,其管辖范围包括整个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以及库页岛,长期为清代东北边疆重镇。每年六月从这里出发的官员将前往黑龙江下游普禄乡收受库页岛居民的贡物。康熙元年昂邦章京被改设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宁古塔的地位由此大幅上升。

宣统元年(1909)绥芬厅升级为府并迁驻三岔口。1910年此地改置宁安府。1913年改设为县。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市治所在地。事实上宁古塔在清代除了边防重镇之外还有另一层身份就是罪犯流放地:在今天宁古塔是一处名胜古迹、旅游胜地,可在当年却是九死一生的人间地狱。在那个年代的交通和通讯手段下宁古塔基本上就是一个与世隔绝之地,而当时这里开发程度其实还是比较低的。

古代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的开拓长期以来只到辽东半岛一带,位置相对更加偏北的吉林、黑龙江两省在古代只分布着一些原始的渔猎部族。清朝入关后广大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曾被清政府封禁二百余年。那时的东北地区基本属于渔猎民族和野生动物的天堂。当时的史书对此曾记载道:“关东地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而‘荒’居首位”。

直到晚清民国时期随着大量关内山东、河北地区的移民掀起“闯关东”的热潮之后才使昔日东北地区的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如今中国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是由“闯关东”这场人口迁徙活动所塑造。在晚清民国时期的“闯关东”热潮兴起之前东北地区的人口其实是相当稀少的。当时宁古塔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寒温带森林。每年只有5个月是暖和的,8月就开始入冬。

被流放至此的人不习惯这里的气候,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他们也不擅长狩猎,能避免沦为野兽的食物就不错了,还想着打野味吃就纯属做梦了。即使经历了九死一生的磨难后成功在宁古塔活下来的人也必须忍受给披甲人为奴的屈辱。所谓“披甲人”顾名思义就是穿上盔甲的人,泛指戍边的军人。然而清代的“披甲人”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字面意思,而是一种有着专门含义的概念。

(来源网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