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8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副刊
2021年08月27日

杨翥为邻居卖驴

   本文字数:1258

武华民

明朝有一个官员叫杨翥,他生性俭朴,做人谦和,从不倚仗手中权力欺压百姓、蛮横骄奢。他家里养着一头驴,平时不管是上朝议事还是外出办事,他都是骑着驴子去。他对这头驴子很是喜爱,常常不顾家人的劝阻,亲自为驴子擦洗梳理,给驴子喂养饲料,把驴子养得毛色发亮,膘肥体壮。

杨翥的邻居是一对老夫妻,六十岁时才喜得贵子,对儿子疼爱有加。可是很奇怪,他家的孩子一听到驴子的叫声,就哭闹个不停,一家人为此坐立不安,苦不堪言。起初,邻居顾及杨翥是当朝礼部尚书,朝廷大官,就一直不敢向杨翥提及此事。后来,孩子日渐消瘦,状况渐渐不好,这家人寝食难安。不得已,老头只好找到杨翥说了此事。杨翥听后二话没说,忍痛把心爱的驴子卖了,从此后,杨翥外出或上朝都走着去。杨翥卖驴的事情,令邻居一家感激不尽,街坊四邻也都赞叹不已。

杨翥为邻居卖驴,而程女士和董女士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最近却为晾晒衣服闹的很不愉快。家住一楼的董女士下午有重要活动,早上上班前将一件十分喜欢的衣服晒在自家走廊外边,想着下午上班时穿。不曾想,楼上的程女士中午也洗了衣服,洗完后顺手晾在了自家阳台外,恰巧处在董女士衣服的正上方。不一会儿的功夫,沥下的水把董女士的衣服全给淋湿了。董女士下午正要穿衣服出门时,才发现衣服被淋湿。她气愤地上楼去找程女士。程女士认为,事先她并不知道董女士也在晒衣服,出现这种情况并非故意。双方都觉得对方胡搅蛮缠,一言不和吵了起来,最后惊动了左邻右舍和居委会,之后两家见面颇感别扭。

楼上楼下相处,也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故事。小区七号楼一单元楼的老周,家里阳台虽然只有几平米,里面却种上了多种的水果、蔬菜,俨然一个“百果园”。水果熟了,好客的老周邀请邻居来家做客,大家坐在阳台上避暑,分享果实,他也常把果实送给楼上楼下的邻居。小小的绿色阳台,不仅在单元楼里创造了避暑环境,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大伙相处得十分融洽。

朱熹在其《四书集注·论语集注》中说:“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邻和里不仅因人们的居住产生地缘关系,而且也是约定俗成的基层组织单位,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功能。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的政策和法规约束。比如唐代,是以乡里为单位的邻里,在发生抢劫、侵犯等治安事件时,负有互相救助的法律义务,而且邻里之间对于发生治安、违法事件负有连带责任。在现代,高空抛物伤人后,在找不到具体的侵害者时,同一个门栋的邻居都有可能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楼上漏水泡了楼下,也要依法依理给予赔偿。

现实生活中,高楼大厦人们毗邻而居,家家户户装着防盗门,有的在一个单元里住了很久还没见过面。还有很多邻居同乘一部电梯上下楼,见面也不怎么说话,邻居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群原本五湖四海的人,因为一栋楼而成为了邻居,之后的岁月里,又成为比亲友在空间上更为密切的邻里。在同一个楼道里住着,常行举手之劳、成人之美,少一点自私、计较和争胜好强,多一份包容、谦让和互助,共同守望相助,就能和谐友好相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着,人们就会心情愉悦,生活就会长出幸福的花儿。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