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公足壮海军威?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光绪帝为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提的一句话。初中历史课上第一次看见它,在课本上“致远舰”的插图旁边,加之历史老师对邓先生事迹的详尽描述,我好像就这么相信了,相信邓世昌若是没有在黄海海战中以身殉国,未来还能带着清朝海军走很长很长的路。
高中听历史课多半为了应试,直到大学,仔仔细细地听了近代史课,读了梁启超先生力透纸背的《李鸿章传》,又看了很多很多影视作品和纪录片,那一段历史才带着海水和血水特有的腥咸在我脑海中慢慢清晰了轮廓。所以我在看完半纪实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后的第一反应是:此日漫挥天下泪或许不假,但邓公真的足壮海军威吗?
当然,光绪帝作为一国之君,又受制于特定的时空背景,自然比不得一百多年后拥有上帝视角的我们。在追悼这样一位民族英雄的时候措辞不太可能完全客观。但其实从这句话中依然不难看出,即使在国库入不敷出,甲午海战惨败以致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以后,以光绪帝为代表的许多人,依然无法哪怕稍微客观地分析大清的国情。
故我谨引用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来评价邓先生“他仅为时事所造之英雄,而非造时事之英雄”。当然,这种“不造时势”责任不在邓世昌先生本人,没有人可以抹杀他民族英雄的身份,致远号高挂着已然焦黑的黄龙旗拖着残破的船体,像一只孤傲的白色独角兽向吉野号冲去的画面也理应被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
所以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简单看看,当时李中堂观点里“犹如一棵被白蚁蛀空了的老树”的大清,究竟腐朽到了何种程度。据史料记载,届时光绪帝每日的早餐里有一枚鸡蛋,这枚鸡蛋价值十两银子(合人民币近四百元)。而鸡蛋的市场价约一两银子八百枚。区区鸡蛋尚且如此,遑论宫中其他开销。就是这样,堂堂北洋水师在出征黄海前夕遭遇了两艘世界上最先进的主力炮舰“定远”“镇远”加在一起只有三颗主炮炮弹的窘境。我听课的时候忍不住设想,避开一切其他因素,如果当时负责采买军火的官员少吸两袋鸦片,如果叶赫那拉氏的寿宴上可以少做两个火锅,能不能换来历史天平的短暂倾斜呢?毕竟镇远号唯一的一颗主炮炮弹换来的就是日“松岛号”因船只损坏过于严重退出海战这样的结局。
综上所述,私以为即使邓世昌当年没有与战舰同沉而殉国,其实清朝海军也走不了太远。李鸿章看到定远号从遥远的波罗的海驶来的时候说大清终于要摆脱为人鱼肉的命运的时候我就在想:此时已经疾病缠身的中堂大人,他真的不知道大清沉疴已久,几乎救无可救了吗?想必是清楚的。只是想给自己找个由头,短暂的回避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王朝,回避自己身为中堂大人的责任。
为邓先生感到惋惜是一定的,船政学堂的高材生,接受了当时中国几乎最先进的教育,却在不惑之年为了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把每一滴热血都流进了祖国的大海,却没有“足壮海军威”
但幸运的是,旧的太阳落下了,新的太阳才能升起,邓先生您看到了吗?百年后的这个新中国,很美丽。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 邓棋齐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