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神舟十二号顺利返航

如皋人陈实率队接航天员回家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邱辰 沙志勤)17日,时近中秋。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开始泛黄,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也开启了她最华彩的时刻,位于这里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被作为主着陆场首次启用。神舟十二号飞船搭载的3名航天员经过90天的太空遨游后在这里安全着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13时20分左右,返回舱在距离地面10公里的高空打开降落伞,徐徐下降。由如皋人陈实率领的空中搜救分队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返回舱,搜救直升机在周围盘旋,护送返回舱降落,实现了“舱落直升机到”。

13时34分,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吊挂着灰褐色的返回舱,在空中划出一道斜线,伴随着溅起的一股尘土,平安降落在戈壁上。

虽然这已经是陈实本人第八次参加神舟飞船空中搜救任务,但他还是难掩激动之情:“每次参加任务的心情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自豪,一次比一次更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茫茫戈壁,漫漫黄沙。当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的工作人员们严阵以待,为迎接航天英雄归来做好准备。在这其中,陈实率领的陆军81集团军某陆航旅担负此次空中搜救任务,5架直升机分工协作开展搜索救援。这5架飞机分别为1架指挥机、1架通信机、1架医监医保机,还有2架医疗救护机。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之后,直升机搭载搜救队员、医监医保医生等人员从临时起降点升空待命。

我国一般采用“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模式,这样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快速到达、安全出舱”。在此之前,这个团队已经执行过十次神舟飞船的搜索回收任务。虽说机组经验丰富,但返回舱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复杂的气象和地形地貌还是给机组的飞行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陈实介绍,东风着陆场的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比飞船之前着陆的四子王旗难度更大。主要表现是风大,阵风能达到8~10米/秒,这对飞机的着陆有一定的影响。戈壁滩最容易吹起的就是石子和灰,容易损伤发动机,也容易让飞行员的视线有障碍。为此,陈实和他的团队在接到任务后,做好了思想准备、技术准备和装备准备,在前期刻苦训练、反复演练,并且把飞行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

弱水河畔,陈实和他的团队再次圆满完成了神舟飞船搜救回收任务。而远在2000公里外的龙游河边,陈实的老父亲陈大庆正守着电视机看着两年未见的儿子,“不埋怨他没回家,知道他忙。三次飞越天安门广场,八次参加神舟飞船搜救任务,他做的事都很有意义,儿子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