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民的全国人大代表证
田小福的全国人大代表证和出席证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宁海的种粮大户田小福的全国人大代表证和出席证,它无声地记录着一位普通农民在土地流转经营年代的种粮致富路。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简称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我国农村已开始走上有计划发展商品经济的轨道。”也提出了“随着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专业户”的主张。
那时田小福在家从事农业劳动。一天晚饭后,他去村里的小店闲坐,看到一份《浙江日报》,其中有一篇是介绍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文章。获悉中央十分重视农业、重视粮食生产,他的眼睛随之一亮,久藏于心的一个愿望被一颗火星点亮了。
当时农村很多农民离土离乡,外出打工。作为五匠之乡,梅枝田村的木匠、泥水匠、漆匠等也有很多,他们纷纷操起手艺,出门赚钱。那些责任田,或托给别人种,或干脆撂荒。看着村里大片大片被荒废的田地,田小福打心底里感到痛惜。现在,机会来了。田小福说干就干,当年便从同村及邻村的农户那里承包了35亩田地,开启了他的种粮路。
35亩田,近的就在村边,远的有五六里路,且都是零散的。播种、除草、除虫、放水、收割,都要亲力亲为。那些日子,田小福一天到晚不着家,饭送到田头吃,觉有时也在田头睡。
除了苦干,他还十分重视科学种田,敢于尝试。当时有一种进口的除草剂叫“杀虫眯”,别人都不敢用,但田小福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结果效果很好,施用过“杀虫眯”的水稻田不但节省了人工,而且水稻长势也更好。
在田小福的辛勤劳动下,当年,承包田的粮食就得到了大丰收,除去返还给户主的、交纳农业税的,还卖给国家1.4万多公斤。这在当时的宁海来说,不但承包面积最大,而且产量最高、完成国家粮食任务最多,田小福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当年12月,田小福被县里推选为浙江省优秀粮食生产专业户。
1987年,省农科院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抛秧”技术,但因为是新事物,所以没人敢尝试。田小福获悉后,自告奋勇,把自己的承包田当做抛秧技术的试验场,不懂就去请教县农技人员。经过试验,当年亩产量增长10%,插秧效率提高七八倍。之后,全县推广抛秧技术,全市的抛秧技术推广现场会也放在了他的承包田边召开。田小福现身说法,把抛秧技术的要点、难点、注意点一一做了讲解示范。
1987年底,经过层层推选和有关部门的严格考察,田小福光荣地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宁海有史以来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这之后,田小福的承包田一年比一年多,向国家销售的粮食和获得的荣誉也越来越多……
(县综合执法局供稿)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