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遥闻鱼鲞香
记者 张帆 赵士超
通讯员 吴立高
(现场直击)
铺天盖地的阳光,加上阵阵北风,迎来了最佳晒鲞季。走在街头,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咸香味儿。
在强蛟镇,村民茶菁榕捧着一大盆鳗鱼来到峡山码头边晒鲞。晒架上,鲳鱼、带鱼、剥皮鱼、小黄鱼……各种鱼类已经铺得满满当当。在阳光的照射下,一阵阵鱼鲞特有的香味被激发了出来。
作为浙东沿海的传统美食,风鳗由新鲜鳗鱼经过风吹晾干制成,以“丰满”谐音,寄托着人们团圆和顺的美好心愿。在宁海民间,素有“无鳗不成宴”之说,鲜香的风鳗是婚嫁、寿辰、乔迁、过年的“必备味道”,成为宁海人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愫。
因此,每年立冬一过,一条条红润透亮、洁白如玉的风鳗便“爬”上了渔民屋檐下的竹竿儿,成为冬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选购。当地人抓住这一商机,使之成为一项渔村通向致富路的附加产业。
“这些小鲳鱼、鳗鱼晒上一天就可以吃了,而肉质厚一些的像乌狼鲞则要晒两天。”茶菁榕并不是地地道道的峡山人。但来到峡山的几年时间里,她迅速被这些鱼鲞所折服,并掌握了晒鲞的诀窍。“晒鲞,是件靠天吃饭的事。天气热的时候,晒出来的鲞很容易变质,最理想的晒鲞天气,就是连续的大晴天,气温不要高于20℃,干燥的北风是最好的。一般从国庆前后一直可以晒到12月。”由于天气原因,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晒鲞热潮整整延后了一个月。
“晒鱼鲞的传统,我们峡山至少延续了上百年,晒出来的鱼鲞不论是清蒸还是炖肉,都是海边村民餐桌上的美味。”香喷喷的鱼鲞不仅是吃货们追寻的美味,同样也成为当地村民的一条生财之道。祖祖辈辈生活在峡山的尤青莲,在峡山村最热闹的振兴街上开了一家特产店。这些天,晒鲞、卖鲞,她开始了一年里最忙碌的时节。“像这个剥皮鱼、鳗鱼都是顾客比较喜爱的。出海的渔船一靠岸,我们就去采购,第一时间清洗晾晒,这样做出来的鱼鲞鲜美,因此回头客特别多。”
尤青莲告诉记者,鱼鲞、风鳗以及海苔花生等当地特产,每年能给她带来二三十万元的收入。特别是近年来,强蛟镇大力发展滨海旅游,加上快递物流的发展,这个海边小渔村的鱼鲞已经远销全国各地,营业额更是逐年增加。“最近几年每年的营业额都稳步增加,一年多个七八万没问题。即使这两年疫情影响下,我们的生意也没有减少。”尤青莲一边整理着刚刚晒好的鱼鲞,一边告诉记者,“现在西藏、东北、北京、云贵川等地都有我们的顾客。如今,我们这里的鱼鲞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说话间,她就称装了一大包鳗鱼鲞,骑着电瓶车给附近的饭店送货去了。
海味特产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目前,渔村风鳗、鱼鲞等特产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已成为当地渔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