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内容详情
2021年11月30日

工巧磨砺 古雅方寸

——记滨州市火天印社

  本文字数:1432

作者李民

作者王昕

作者马寻途

作者武磊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火天印社在鲁北文化名城滨州市诞生。

火天印社首任社长王善杰是金石名家苏白的得意弟子,一辈子痴情艺术,绘画、书法均具特色,篆刻尤为独到,以刀法简洁、线条硬朗、开合有力称誉业内。出于对篆刻艺术的热爱,王善杰与篆刻爱好者李亮、赵苦石、乍贤德、李庆昌、关正、陈杰、王春江等共同发起成立了火天印社。之所以命名为火天,是取《易经》大有卦象,上卦为火,下卦为天,火在天上,普照万物,顺天应时,必大有所成。

火天印社的宗旨是“研究印学,弘扬篆刻艺术。

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篆刻是以篆法为主要内容、以石料为载体、以刀法为手段的独特的艺术,讲究分朱布白和金石情趣,既不同于书法,又不同于碑刻,艺术实现难度相对最大。为使篆刻艺术在滨州得到发展和普及,王善杰先生发起、组织成立了火天印社。

火天印社设有印章研究部、书法研究部、美术研究部。书法研究以金文、甲骨文为主,力求追寻古文字形态变化轨迹、探求奇情妙理大要所在,促进书法创作和提高篆刻艺术修养。美术部以黄宾虹的山水、花鸟画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其他现当代美术名家,研究状物、构形及各种笔墨技巧,开阔会员的绘画视野。火天印社每年最少举办三次专题研究或展览,让会员展开充分交流,切磋技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他们也注重艺术理论的研究,要求会员加强学习、深入思考之后撰写理论文章。因此,会员们每年都有论文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美术报》《书法导报》《西泠艺校》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王善杰先生先后就有10多篇论文发表。

多年以来,火天印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会员由最初的10多人增加到40余人,其中有工人、农民、职员、企业家,更为重要的是当年的门外汉都成为行家里手,不但讲究结体的行气、布白、揖让呼应,而且注重笔法的起止形态、刀法的轻重、疾徐,各擅所长、励精图治,或朴或拙,体态各异,或健或妍,变化有方,确有敏思蕴于胸中,巧妙发于锋刃的创作态势。特别是近几年,王善杰社长先后组织会员集体创作了《孙子兵法印谱》、《论语印谱》,《心经印谱》。会员们妍异尚奇、穷微测秘,既雕既琢、自致其妙,使作品风格多样,姿态备具,深得社会好评,尽被收藏家收藏。《道德经印谱》的创作也基本完成。

2021年9月5号,重新完成注册的火天印社召开成立大会。会上,选票产生火天印社新的理事会理事、监事、社长、副社长、秘书长。新的理事会在王善杰社长主导的大主题创作的基础上,适度做了策略调整,即开展小主题创作。小主题创作以古诗文、名人名言、箴言、警句为主要内容,体量一般要求在二十方刻印规模(特别定做的除外)以内,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需要强调的是分工协作,因多人参与,具有风格多样化特点,或古朴,或典雅,或放逸,或奇诡,或循古人之玄妙,或极前代之工巧,百手千行,不一而足,作品展示出风格开放性的宏大气魄。因而,印社推出《陋室铭印谱》、《诸葛亮诫子书印谱》、“丰坊论书”之后,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而诸如“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等四六句式,都有着很好的市场表现。

目前,火天印社全体成员正在挖掘小主题篆刻潜力,努力寻求篆刻意义和赋予篆刻以意义,使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生活多样性特点,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需求。相信火天印社新的篆刻作品一定会更深地走进社会生活,也一定会更深地走进人们的内心世界。

(长缨  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