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01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文化长丰
2016年01月13日

精心打造汇演平台促进基层文化繁荣

阅读量:928    本文字数:1629

2015年12月30日上午,为期两天的“红草莓奖”长丰县第二届民间剧团小戏、折子戏汇演活动在县“三馆”会议中心拉开了帷幕。这是继2013年之后我县再次举办的民间剧团汇演。

民间剧团小戏、折子戏汇演只是长丰县众多其中文化品牌活动之一,几年来,借助打造文艺汇演平台,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力促进了全县民间文艺院团的大发展,带来了基层文化大繁荣。

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志在打造“安徽庐剧之乡”

庐剧艺术在我县民间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连续两届的民间剧团小戏、折子戏汇演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群众的喜爱和认可,同时带动民间剧团大发展,全县民营剧团从2013年首届小戏汇演期间的7支扩展到如今的23支。为了进一步传承国家级非遗庐剧艺术,推进我县民间艺术剧团发展壮大,丰富群众新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小戏、折子戏汇演活动。

刚刚结束的“红草莓奖”长丰县第二届民间剧团小戏、折子戏汇演活动共有来自8个乡镇的11支民间剧团参加,剧目内容既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内容积极健康向上,深受群众喜爱。汇演分预赛和决赛共计3场次,5家预赛成绩优异的剧团进入决赛。决赛现场异常火爆,广大演职人员激情饱满,大显身手,一场比一场精彩,数百名戏迷足足过了一把庐剧瘾。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文化部门把汇演成绩纳入文化民生工程“送戏进万村”招投标加分项,县委宣传部每届拿出近10万元经费“以奖代补”民营剧团。与两年前的首届汇演活动相比,不仅参演剧团数量扩大,演技更有了大幅提升,所有剧团都铆足了劲,精心准备,大展风采。现场观众都感同身受。看完决赛现场的精彩演艺,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张强感慨地说:这么多的民间剧团,这么好的演员演艺,长丰真的应该申报“安徽庐剧之乡”。

搭建文艺汇演平台,推动群众文化“铺天盖地”

除了小戏汇演活动外,我县也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年举办民俗文艺展演、健身舞大赛、中老年交谊舞大赛、农民工歌手大赛、纳凉广场大家唱等品牌文化活动,以“顶天立地”的精品文艺活动带动群众文化活动“铺天盖地”。到2015年底,注册的各类民营院团已经发展到120余家,各类演出活动遍布城乡每个角落。如今,在每个华灯初放的夜晚,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到处是载歌载舞的人群,铺天盖地的群众文化活动给跨越腾飞的长丰增添了活力,给人民的幸福生活锦上添花。

发挥龙头院团作用,促进国有民营“携手并进”

新的县庐剧团(原县新欣艺术团)是长丰县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自转企改制以来,该团确立了“精品立团”思路,采取戏曲和综艺创演双轨并行,每两年创演一部大戏,每年创演一部小戏,不断推陈出新,精心打造舞台精品。在做好精品文艺下基层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级文艺展演、汇演、调演和大赛,并取得丰硕成果。四年来,创作演出戏曲、小品、歌舞、等各类文艺作品70多部(件)。尤其是庐剧《女村长》、《一碗馄饨》、《人活一张脸》、《悔过》等作品,五次参加省级汇演、调演和大赛共荣获省级奖项36个,四次参加全国性戏曲展演共荣获奖项23个。其中庐剧大戏《女村长》曾荣获2012年安徽省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剧团也被列为全国全省基层院团转企改制成功典型。改制四年来,演出900余场,足迹遍布全县各乡镇、村居,并走进北京、河南、江苏及省内多个市、县,创演出收入500多万元。

面对群众对文化生活热切期盼和喜爱,面对市场的巨大的需求,县庐剧团充分发挥龙头院团人才、设备、机制等诸多优势,采取“大手拉小手”的方式,结对帮扶民营院团,并选取多家实力较强的民营院团结成“演艺联盟”,在编排艺术、舞台呈现和内部管理上给予悉心指导,在市场开拓上给予竭诚服务,结出国有民营“共同发展”的累累硕果。

“十三五”期间,进军全国百强县是长丰县既定的目标,进入全国文化强县行列也是文化发展的蓝图。精心打造文艺汇演平台,促进基层文化发展繁荣被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

(撰稿:严太高)

策划:杨道文 戚明余   组稿、版式:杜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