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1年12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4版:文化长廊
2011年12月30日

阿佤山的“巴诏”(上)

阅读量:955    本文字数:1940

——记黄岩籍中国民族语言学家、民族学家王敬骝王敬骝研究员像王敬骝与佤族夫人肖玉芬■陈建华 周建灿 “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这首20世纪70年代广为传唱的《阿佤人民唱新歌》曾风靡一时,不知有多少人从中认识了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佤族同胞。人们可能有所不知,有一位地处浙东沿海的黄岩人与佤族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放弃了留京读研究生、到发达地方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贫困落后的阿佤山。他参加创制佤文,开拓中国孟高棉语,提出了汉语形成说和华夏语系说。在中国语言学会议上,他提出了佤语就是4000年前的中国话的论断……

他就是著名的黄岩籍中国民族语言学家、民族学家王敬骝。

无悔的选择

王敬骝,1935年5月生于浙江省黄岩县的一个教师世家。他从小喜欢读书,1952年毕业于黄岩县第一中学(即现在的黄岩中学)。17岁的王敬骝就考上了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当时,正值国家贯彻民族团结、平等政策,需要加强民族语文工作。因为品学兼优,王敬骝被调配到新成立的中央民族学院,学习民族语言。在16个语言学习班里,他选择了佤语这块未曾开发的处女地。

由于过去我国对许多少数民族的语言缺乏应有的研究,中央民族学院采用非常特别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民族语言。即先让学生学习普通语言学和语言调查等方面的知识,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再让学生直接去少数民族地区向当地群众学习语言,待学生学会民族语言后,再来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或改进民族文字。为了培育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学校聘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费孝通、罗常培、吕叔湘、傅懋勋、高名凯、王均等先生给他们授课。为了培养学生娴熟的实践技能,1955年暑假,学校借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树、李荣先生正在进行汉语方言调查之机,聘请他们为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学生汉语方言的发音合作人,实际上请他们给学生上生动的汉语方言调查实践课。1956年3月学校又专门邀请罗常培先生在该校主持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训练班,使学生受到当时中国语言学和民族学方面最好的教育。王敬骝在学生时代写的《黄岩话检拾》一文,就是在丁声树、李荣先生指导下对家乡方言作了调查后写出的,至今还被认为是我国吴语方言研究的早期论著之一。在所有学习民族语言的学生中,王敬骝以刻苦勤奋闻名,深得师长赏识。在北京求学的4年时间里,他连长城、香山等北京著名景点都没去玩过,寒暑假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图书馆度过的。除了授课老师的著作需要研读外,他还认真阅读了著名语言学家杨树达、闻宥、王力等先生的著作,并自学了傣文和缅文,从而打下了厚实的理论基础。

难忘阿佤山

几十年以后,每当王敬骝回忆起在中央民族学院学习期间的首次阿佤山之行,他还是那样地记忆犹新。

当时阿佤山有许多地方还有“猎人头”,中缅边境上还有残匪,而且许多村寨根本没有马帮能走的路。尽管如此,只会说“你”、“我”、“他”和“吃饭了吗”等简单佤语的王敬骝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向丛林深处的阿佤山。

公路只通到景谷,从景谷出发,在民兵和当地群众的保护下,他们一路找向导,雇马帮,步行了10天。晨雾朦胧,远远的山梁上便传出咚咚咚咚的舂米声,阿佤山腹地的贺南大寨呈现在他们眼前。

当他们到达寨子时,夜幕已经降临,佤族同胞们聚在一起,围着灼灼的篝火,伸出油亮的手臂,踏着木鼓强烈的鼓点,就着调子,通宵达旦地跳着唱着欢迎他们。阿佤人把最上等的水酒,最上等的鸡肉烂饭端上来让他们品尝。然而,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依嘎)却爬到木板墙上,一节一节地结着绳子,一个会汉话的群众说:今天是隆重的节日,他们要用结绳记住今天的事,佤族没有文字,他们依然在用原始的方法记录事情。

第二天天刚亮,同学们兵分几路开始实习,王敬骝却提出要找一个老“导游”向阿佤山深处前行。尽管在场的同学都反复劝说,但都拗不过他坚定的信念,最终他和一个年近60的老人出发了。这里为什么叫翁丁寨?这里传说中有什么神?一年要过几个节?原本一天的路,他们走了6天。在山寨火塘跳动的火光中,王敬骝记录着佤族格言和谚语,记录着佤族的历史故事、传说和典故。“那时刚要过年,每到一户人家就给一个粑粑,不要的话又不尊重人家的心意,后来实在是无法带了,我只好一个寨子只拿一个。”当他们回到寨子时,年已经过完,15本笔记和满满一袋的粑粑是他过年最清晰的记忆。老品种的种子不能抛撒掉,老人的话不能让他遗失掉。他和老乡同住一个草房,同吃一锅烂饭,同睡一个火塘,阿佤山497个寨子,寨寨都闪烁着王敬骝忙碌的身影。

8个月的实习完成后,王敬骝回到北京,学校有意留他读民族学的副博士研究生。他说:“我是学佤语的,等我把佤文创制出来后再说吧。”于是他报名参加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奔赴云南,第二次进入阿佤山。在半年时间里,21岁的王敬骝执笔创制的佤文方案得到了云南省和国家民委的批准通过。

(未完待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