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6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2年06月25日

红山区

培育乡土人才 赋能乡村振兴

开展数字化新零售专题培训。

□通讯员 丁威

本报讯 乡村要振兴,人才需先行。红山区锚定新时代乡土人才新坐标,强化党建引领,通过多渠道“选才”、多方向“育才”、多举措“留才”的方式,着力打造一支技能拔尖、帮带有力、致富有方的乡土人才“生力军”,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政策搭桥引人才,拓宽“选才”渠道。红山区制定出台《红山区乡土人才孵化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各镇党委通过发布人才“招募令”、主动上门请和创业政策支持等方式,把拥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种植养殖能手、经营能人、乡村电商、致富带头人等各类长期活跃在乡村发展一线人员作为“纳才”对象,发掘乡土人才114名,并按照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等5个类别,建立健全乡土人才信息库,动态掌握人才培养情况。

整合资源聚人才,搭建“育才”平台。为保障乡土人才孵化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红山区委划拨10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两个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镇级乡土人才孵化中心,搭建起“育才”平台。各镇级乡土人才孵化中心通过外请内聘的方式,招募理论水平高、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足的优秀培训导师55名,均已纳入乡土人才培训师资库。探索建立“党性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双向培带”的培养模式,根据人才特征、发展方向,因才施策、因人而教,制定乡土人才培训工作台账,累计开展党建知识、职业技术等内容培训20期,参与培训528人次。

完善机制用人才,营造“留才”环境。为确保能够留得住人才,红山区建立健全乡土人才激励扶持制度,大力推行“村党组织+乡土人才+产业项目”发展模式,加大对乡土人才在生产经营、创业方面的扶持力度和激励引导。全区通过“库档册”管理、系统化培训、项目化培育的方式,孵化农业经理人4名,培养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5名,推动项目落地6个,成立农民网络直播团队8支,组建农民文体活动团队11支,进一步发挥乡土人才作用,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发挥实效。

来源:赤峰玉龙先锋公众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