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揽胜品味白茶乐享美食
驻华使节与国际友人畅游福鼎
6月28日至29日,受邀参加第三届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的驻华使节、国际友人等来宾走进太姥山、绿雪芽白茶庄园、赤溪村、桐山溪畔、溪西美食街等地,游览福鼎的山海胜景、领略福鼎人文魅力。让我们跟随驻华使节与国际友人一起畅游福鼎,感受福鼎的城市魅力吧!
赏山海美景,寻白茶之源
6月28日上午,驻华使节、国际友人先是走进太姥山风景名胜区,零距离感受福鼎壮美的山海风光。
“海上仙都”太姥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素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闻名遐迩。盛夏中的太姥山草木繁茂,奇峰异石更显巍峨秀拔、气势雄伟。
来宾们沿着林间小径拾级而上,一路认真聆听太姥山一个又一个动人传说,并不时在沿途经过的夫妻峰广场、国兴寺、瀑龙潭、迎仙台、仙人锯板、观海栈道等景点前停下脚步,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美丽风景,眼中写满惊叹。
“这里的石头太有特色了,风景也很漂亮,感觉非常惊艳。”老挝驻广州总领事沙婉萍下山后仍显意犹未尽,她告诉记者,这次不能爬到最高峰有点遗憾,有机会她一定还会和家人朋友再次来到太姥山,好好感受太姥山的绝美风光。
赏山海美景,寻白茶之源。太姥山麓除了有令人叫绝的自然风光,还孕育了得天独厚的福鼎白茶,是福鼎白茶的发源地,有着浓厚的白茶文化氛围。当天,驻华使节、国际友人们还前往了位于太姥山麓的绿雪芽山庄,领略碧绿无边的茶园风光,探寻福鼎白茶的生产制作技艺,了解福鼎茶农茶企的发展故事。氤氲茶香中,嘉宾们手拘香茗,看的是茶,喝的是茶,聊的也是茶。
“没来之前并不知道这里的白茶产量这么高,人们都因为白茶过上好日子。”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告诉记者,他的家乡也产白茶,人们也都爱喝白茶,斯里兰卡人民都感谢中国把白茶带到了他们的国家。
“这次来到福鼎,我想不仅是要把这一份正宗的中国白茶带回去,还要把福鼎茶农摆脱贫困的模式带回去,让斯里兰卡共享这份‘中国茶’的成就。”帕利塔·科霍纳说。
山海福地,幸福福鼎。通过游览太姥山、绿雪芽山庄,驻华使节、国际友人们都真切感受到福鼎的生态之美、白茶之美、人文之美,大家纷纷为福鼎的福山、福水、福茶点赞。
“福鼎真是一个好地方,有这么好的山水,这么好的茶,这里的人民还很热情,给我们家人般的照顾,让人感觉非常温暖,有机会我一定还会来福鼎旅行生活。”来自巴基斯坦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生爱福(Abdul Waheed)说。
阅读过“山海大观”的磅礴,当天下午,驻华使节、国际友人还驱车前往赤溪村,实地感受“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后奔向全面小康的华丽嬗变,了解当地通过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做法和经验。
探寻“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蜕变故事
6月28日下午,在村口的“中国扶贫第一村”石碑前,10多名身穿畲族服饰的畲娘子站成一排,用一曲畲歌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欢快的节奏,吸引了外国驻华使节、国际友人一起哼唱,并向前和畲娘子拍照留影。
赤溪村是磻溪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地处“海上仙都”太姥山西南之麓,下山溪和九鲤溪依村而绕。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读者来信,反映当时赤溪村下山溪畲族自然村的贫困状况,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从而引发全国脱贫攻坚行动,赤溪村也由此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走进村里,只见白墙黛瓦的赤溪村洋溢着浓郁的畲族风情,一幢幢徽派民居高高挑起马头墙,与村外绿意绵延的茶山交相辉映,街上店铺林立,村里特产店、农家乐、小超市、特色民宿等应有尽有。
“我们村原来是14个自然村,盘山而建,过去集‘老、少、边、穷’于一体。”在赤溪村脱贫攻坚历史展馆内,该村原党总支书记杜家住从赤溪村的交通设施、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嘉宾们讲述了赤溪村脱贫的历程。在历经十年就地农耕生产“输血”式帮扶、十年造福工程易地搬迁“换血”式扶贫、十年整村推进综合开发“造血”式发展,原来分散居住在12个偏远自然村的群众已经搬迁聚居在交通便捷、风景秀美的赤溪中心村和九鲤溪畔的2个自然村。2021年,赤溪村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入选第三批全国旅游重点村,并被确定为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李小龙(Zainiddin)从小就爱看中国的功夫电影,并给自己取了功夫巨星的中文名,目前就读于厦门大学南洋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专业。他对赤溪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赞叹不已,“解说人员给我们介绍了茶产业如何带动村民收入,很让人受益。”李小龙表示,赤溪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让人感觉很舒服。在中国四年的时间,让李小龙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发展速度,特别在疫情下仍然保持稳定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是了不起的成就。
听到了茶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故事,了解到当地利用周边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茶产业发展旅游的事迹后,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爱福(Abdul Waheed)感叹:“通过对比以前的照片,这里的人民居住环境改善了很多,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表示,他了解到中国茶农通过种茶卖茶摆脱了贫困,这也是中国政府取得的成就之一,值得让人祝贺。“茶叶也是斯里兰卡农产品主要出口之一,可以把茶农摆脱贫困的模式带回去,让斯里兰卡农民也借鉴中国茶产业的发展道路。”
欣赏过白日里的山海胜景,了解过“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华丽嬗变后,驻华使节、国际友人还走进福鼎的桐山溪畔与溪西美食街,感受了一番福鼎的“夜生活”,触摸福鼎充满活力的城市“脉搏”。
夜游桐山溪畔
6月28日晚,伴随着潺潺流水和习习凉风,驻华使节、国际友人夜游福鼎桐山溪畔,沿途观看江滨宣传文化长廊和“桐山八景”,了解福鼎历史文化。
江滨宣传文化长廊依桐山溪而设置,总长度约663米,由旅游、产业、白茶、美食四个版块构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展示了福鼎经过多年培育而形成的四张城市“名片”。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驻华使节、国际友人们通过观看图文展览、聆听现场解说的形式,进一步了解福鼎特色的“山、海、川、岛”自然景观,感受近年来福鼎各产业高速蓬勃发展的生机,认识福鼎白茶的产业优势以及白茶制作技艺。
随后,驻华使节、国际友人们游览至八角亭,由纸雕灯作品形式呈现的“桐山八景”在夜色中格外显眼。“桐山八景”即石湖春涨、栖林烟雨、玉塘秋色、龙山霁雪、双髻凌云、昭明夕照、罾坪渔火和圆觉晓钟8种福鼎风物景观的集合,是福鼎人文历史的体现,以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为顺序,既包含了一日的“凌晨、傍晚、夜间、拂晓”四个时辰,又包含了“日、云、雨、雪”四种天气。由纸雕灯的形式呈现的桐山八景以它们独特的人文魅力吸引到驻华使节、国际友人们的注目,他们不时驻足停留观看,不时拍照留念,发出由衷的赞叹。
有着秀美风姿的桐山溪畔得到了驻华使节与国际友人的赞美,“河岸空气好,没有污染,桥下很热闹,我对福鼎印象很好。”在闽英国留学生山飞说。
沉浸溪西美食街
感受过桐山溪畔的休闲浪漫,6月29日晚,驻华使节与国际友人又来到溪西美食街,感受福鼎的热闹景象。
炫丽璀璨的万千灯火、熙来攘往的市民游客、琳琅满目的美食佳肴、精彩绝伦的民俗表演……当晚,浸染着浓浓“烟火气”的桐山溪西美食街向所有人展示着福鼎的繁华旖旎。驻华使节、国际友人相聚于此,一边欣赏靓丽夜景,一边体验民俗魅力、品尝特色风味。
“今晚我品尝了许多小吃,一路吃过来,我觉得肉片最好吃了。之前在厦门我也吃过福鼎肉片,当时就很喜欢,今天来福鼎吃到正宗的福鼎肉片,感觉更好吃!”就读于厦门大学的土耳其籍留学生妍心(Merve)对福鼎肉片情有独钟,品尝了不同做法的福鼎肉片。
福鼎特色美食“征服”了驻华使节与国际友人的味蕾,独具特色的民俗(非遗)表演也不落人后,牢牢“抓住”大家的眼球。前岐马灯、店下屿前鱼灯、沙埕线狮、沙埕跑旱船、民间大秧歌、越剧唱段等表演纷纷惊喜登场,以最饱满的热情呈现出丰富又精彩的民俗文化,收获掌声一片。
“我们的线狮表演寓意庆丰收平安,迎八方贵宾。此次希望借‘海丝’的平台,展现我们线狮的风采,让国际友人了解福鼎非遗文化。”宁德市级非遗项目福鼎线狮沙埕民间传承人刘端正表示,也希望通过表演,让更多人对福鼎的特色风俗与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火热开展的民俗活动中,锣鼓声、叫好声、鼓掌声成了桐山溪西美食街的“主旋律”,热闹欢乐的氛围深深感染了驻华使节、国际友人,跟随着锣鼓的韵律,他们也加入表演队中,踏歌起舞。“福鼎,很kiang!”驻华使节、国际友人纷纷为当晚的愉快体验竖起大拇指。
□ 王绮蓼 夏岩缘 卢金福 吴小翠/文
刘超超 杜应影 谢树渊/图
在太姥山合影留念
首站,上山揽胜太姥胜景,领略“海上仙都”的壮美风光。
在溪西美食街品尝美食
在赤溪村与畲娘子合影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