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曙光:红山文化的源起
红山王升摄
○王升
编者按: 红山文化记载一段神秘的历史,展现出人类史前社会的文明。什么是红山文化?什么是红山诸文化?红山文化有哪些内容?本报特推出“走进红山文化”专栏,带您领略红山文化神秘而独特的魅力。
1961年,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来赤峰市,他在游览红山时作诗一首:
塞上红山映碧池,
茅亭望断柳丝丝,
临风莫问秋消息,
雁不思归花落迟。
闻名遐迩的红山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海拔746米,因山体含钾量较高而成褐红色,红山在蒙古语中为“乌兰哈达”,即“红色的山峰”,赤峰市的名字由此而来。
关于红山,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远古时期,九位仙女做事不慎误犯天规。西王母非常生气,九位仙女吓得不知所措,慌乱中打翻了胭脂盒,胭脂飘落下来,撒在了山峰之上,将其染成红色,形成了红山。在我国境内,有两座红山,一座位于赤峰市,另一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赤峰所在地的红山,因红山文化更负盛名。但对红山文化的研究最早源于国外学者。
日本学者与《赤峰红山后》
(一) 鸟居龙藏以赤峰地区为中心的考古实践
光绪年间,中国民间兴起了办学的热潮。喀喇沁右翼王府第十二任王爷贡桑诺尔布就是一位热衷于办学的教育家。其办学思路开阔,助力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
1907年,贡桑诺尔布聘请日本学者鸟居龙藏(1870-1953)为王府崇正学堂日语教师,他是日本知名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他在赤峰地区开展了考古调查工作,在1906年至1908年,他考察了西到张家口、东至呼伦贝尔大草原、南到卓索图盟一带。鸟居龙藏借助王府教师的身份及贡桑诺尔布亲王的声望,凭借执着的劲头,几乎走遍蒙东地区。他发现了一些陶器、石器、金属器及石头环绕的古墓。1911年,写成并出版了《蒙古旅行》一书,把这些遗存认定为东胡人遗存。他所发现的石头环绕的古墓可能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被专家们称为“积石冢”的红山文化墓葬。
(二) 滨田耕作与《赤峰红山后》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并于1932年3月1日扶植了一个傀儡为政府,被称作伪满洲国。3月2日,日本又占领了赤峰市,3月4日占领了热河省会承德,不久将热河省纳入伪满洲国。
四个月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以学术研究为旗号,组织了日本第一届满蒙学术调查团对赤峰地区古文化遗址进行了调查。他们在朝阳、凌源、兴隆、承德、赤峰等地进行了考察。八幡一郎在红山一带几次发掘了粗制组合式石棺,采集了许多遗物。由于认识到该遗迹的重要性,1935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重点对赤峰地区进行了调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教授、日本考古学之父滨田耕作与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成员水谷清一等于1935年6月9日从朝阳乘班车,到达赤峰。日本考古学会计划发掘几座青铜器时代的石棺墓地,但是他们突然发现了史前遗址,这更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于是,他们改变了原来的挖掘方案,集中力量发掘研究史前文化。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在红山后,日本人采集红山文化石器、陶器等1000多件。日本的考古学家们将他们攫取的所谓“成果”,全部带回了日本,放在了京都帝国大学教研室。三年之后,滨田耕作等人发表了名为《赤峰红山后》的发掘报告,初步把西辽河地区古文化遗存概括为“赤峰第一期文化”和“赤峰第二期文化”。
《赤峰红山后》得出的结论是:居住在这里的人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应是东胡人,后分为两个部落:鲜卑和乌丸(乌桓)。居住在河南、甘肃和热河地区的中国北方史前人类最初是相似的,后来才逐渐出现了差异。拥有宽型颅骨的蒙古人最早并未居住在这里。
法国学者对红山文化的探究
在日本人率先关注红山文化的时候,西方人也对红山文化产生了兴趣。法国神父桑志华博士于1919-1924年曾三次到赤峰采集标本。他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22处,发现了多处细石器时代的遗存。细石器即细小的、更为精制的石器,一般采用间接打击法制成。细石器工艺要求制作者具有清晰严谨的技术设计以及娴熟精湛的操作技能,反映出石器打制技术前所未有的进步性与复杂性。这些细石器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至今仍是不解之谜。有的细石器制作工艺精良,两边锯齿形的刃大小几乎一致,纹理一样,十分紧凑密集,如同机械制作出来的。1924年他又与德日进共同发现了红山主峰南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瑞典学者对红山文化的探究
瑞典人安特生1921年对锦西沙锅屯进行了考古挖掘工作。安特生当时在中国政府农商部担任矿政顾问。在中国考古期间,他收获颇丰,深深赞叹这片迷人的土地:忘记了多少次为这具有悠远历史和迷人故事的神奇土地赞叹喝彩。1921年6月10日他到锦西调查煤田时,遇到一姓黄的村民,这位村民将在后山岩洞发现的史前遗物展示给安特生,引起了他极大兴趣,他决定发掘那座山洞。他发掘到了大量史前文物和人类、动物骨骼,并于1924年写成《奉天锦西沙锅屯洞穴层》一书。他把近代考古学方法运用到本次考古实践中,标志中国史前考古学和近代考古学的发端。但是很遗憾的是,他把红山文化这一发掘成果归为仰韶文化,直到半个世纪之后才得以纠正,还其历史本来面目。他从中国带走了很多文物,现在仍保存在瑞典东方博物馆。安特生最先认识到周口店遗址的重要价值,他发掘并命名了中国近代考古学史上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名称——仰韶文化。(一)
陕西智森芯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