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7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关注·敖汉旗
2022年07月26日

敖润苏莫和谐曲 乡村振兴谱新篇

乡村振兴培训。


外出考察学习。


农牧业技术培训。


草原书屋学习知识。


丰富的文体娱乐生活。


肉牛舍饲养殖。


奶牛养殖。


大漠响水景区。


畜牧养殖小区。


敖润苏莫苏木位于敖汉旗最北端、科尔沁沙地南部边缘,是蒙古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总土地面积57.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2万亩、林地面积36.7万亩、草地8万亩,常住人口3155人。

敖润苏莫苏木党委、政府坚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扎实推动农牧业稳产增产、农牧民稳步增收、农村牧区稳定安宁,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美丽富足、文明和谐的新牧区。

全力打造“三大产业”

发展经济促民增收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敖润苏莫苏木党委、政府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产业,提出了“以水定粮、以草定畜、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农牧业发展思路,全力构建肉羊、肉牛、奶牛“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产业发展格局。

推进“增牛”工程,肉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多年来,敖润苏莫苏木始终坚持“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肉牛品种改良、饲草料调制、养殖技术培训上下足功夫,全力给予扶持和指导,不断发展壮大肉牛产业规模。在基础建设方面,积极与上级对接,为群众申请棚圈、青贮窖、储草棚等补贴,近年来,全苏木年均新建棚圈11000平方米、青贮窖2000立方米、储草棚2700平方米,现有存栏50头牛以上规模养牛场62处;在肉牛品种改良方面,坚持西门塔尔肉牛品种改良当地肉牛,并在全苏木6个嘎查设有肉牛改良冷配站点,冷配改良率达到100%。目前,苏木繁殖母牛全部为改良三代以上西门塔尔红白花肉牛品种;在饲草料调制方面,积极推广青贮玉米饲喂肉牛,在提高母牛产犊率的同时,实现了肉牛品种优、质量好、效益高的目标,为打造苏木优质、有机牛肉品牌夯实基础;在养殖技术培训方面,定期邀请旗农牧局专家为养殖户开展专题培训,苏木农牧部门积极开展送技下乡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入户指导等方式,围绕肉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栏舍建设、改良选育等实用技术进行重点讲解,做到培训受众全覆盖,有效提高了养殖户的技术水平。截至目前,全苏木共有养牛户653户,肉牛存栏达到1.35万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1.1万头,年出栏肉牛6000头以上。

“我们草原现在是‘牛’起来了!”这是敖润苏莫苏木巴彦宝力高嘎查牧民额尔敦代来与游客的对话,一脸的自豪。嘎查现存栏肉牛732头以上,其中,基础母牛580头、牛犊152头。不仅如此,还存栏肉羊1930只以上,其中,基础母羊及种公羊1100余只、未出栏羔羊830只。嘎查人均有牛5头、羊14只,农牧民富了起来。

推进“优羊”工程,肉羊产业提质增效。苏木党委、政府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力实施“优羊”工程,成立了苏木肉羊改良繁育中心,依托畜牧业良种补贴项目引进优质澳洲白、萨福克种公羊150只,改良当地基础母羊,目前,使用澳洲白、萨福克优质肉羊改良当地母羊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肉羊品种得到了极大改良。苏木政府与内蒙古蒙都羊业公司达成“优先屠宰、预警服务、价格上浮、饲料优惠、科技服务”等框架协议,依托“公司+农场+养殖户”利益联结模式成立了敖润苏莫苏木蒙都肉羊产业基地,组建形成了产业龙头(蒙都公司)+基地(兴牧家庭农场)+示范户(9户养羊大户)+引领户(32户一般养羊户)+链接户(194户贫困养羊户)的“塔式”发展模式。出台了“五统一”服务措施:即统一饲料供应、成本降一块,统一科学指导、效益增一块,统一防疫检疫、保障多一块,统一市场预警、风险降一块,统一对口销售、利润提一块。有效拓展产业链条、服务链条、保障链条,大大提高了苏木肉羊产业的养殖效益。目前,苏木肉羊存栏3.8万只,年出栏羔羊近8万只。

荣获“赤峰好人”荣誉的吴元,建立了家庭养殖场——兴牧家庭农牧场,建有标准化棚圈700平方米、储草棚130平方米,可一次存栏肉羊1000多只。养殖场年出栏育肥羊4批次,批次育肥羔羊400只,每只羊净利润80元到100元,年获纯收入20余万元,吴元成为固日班毛都嘎查的育肥羊大户、实力最强的肉羊经纪人,每年经他手买卖的肉羊达5万多只。

推进“奶业振兴”工程,特色产业方兴未艾。借助自治区奶业振兴计划,敖润苏莫苏木倾力打造奶制品特色产业,依托辖区内蒙旭家庭农牧场,打造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奶牛产业发展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大力发展奶牛产业,现已建设完成蒙旭家庭农牧场加工车间280平方米,设置冷冻贮藏、生产加工、销售展示、直播带货等功能区并投产使用,新建奶牛牧场1处,占地50亩,现已建设完成1300平方米的标准化棚圈项目,目前,奶牛存栏达120头,奶制品年销售额超过400万元。今年,敖润苏莫苏木计划新建奶食品加工厂1处,依托辖区内黄牛养殖规模优势,利用养殖户富余的黄牛奶源,大力挖掘黄牛奶制品潜力,在促进奶制品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养殖附加值,增加黄牛养殖户的经营收入。

“自从建了新工厂后,我们的奶食品产量翻了一番。”蒙旭家庭农场场长永庆高兴地说。永庆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在苏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蒙旭家庭农场,采用蒙古族传统奶制品手工工艺生产奶豆腐、奶皮子、黄油、手工酸奶等,产品通过网络远销全国各地,在市场上广受好评,现年生产鲜奶可达660吨。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永庆计划把苏木黄牛养殖户的奶源利用起来,既能增加奶源供应,又能促进群众增收。

通过做大做强肉羊、肉牛优势产业和奶制品特色产业,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融入三大产业链,最终实现增收致富目标,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充分运用“三种模式”

提升素质固本强基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牧民素质,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近年来,苏木党委、政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培育乡土人才,不断提升农民牧民种养技能,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引进先进技术经营入手,大力开展“请进来”活动。敖润苏莫苏木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农牧业技术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羊舍牛圈,手把手为群众传授技能,面对面为百姓提出建议,心贴心为农牧民排忧解难,既为农牧民群众解决了疑难问题,又带来了先进的种养殖技术,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新规划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1处,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为苏木培育出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农牧民。

从学习先进经验理念入手,积极开展“走出去”活动。敖润苏莫苏木党委、政府根据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和群众经营需求,积极与外地乡镇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组织乡村两级干部、种养大户、技术能手等外出考察学习,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壮大集体经济等学习先进经验,群众拓宽了眼界,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学习了方法、增强了本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建强基层干部队伍入手,着力抓好“本地育”活动。敖润苏莫苏木党委、政府从乡村长远发展考量,把培养本地年轻干部作为一项主要任务,重点从本地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中挖掘乡土人才,充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通过举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专题培训班等形式,持续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库。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把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能人充实到嘎查两委班子,在新一期换届选举中,新当选的嘎查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4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干部达到33%,嘎查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为各嘎查分别配备2名“乡招村用”人员,充分发挥年轻人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为建设宜居宜业新牧区注入了青春力量,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

全面推动“三大提升”

建设和谐美丽牧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敖润苏莫苏木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精心描绘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蓝图。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全苏木修建通村通组水泥路73公里、通户砂石路185公里、省道210支线柏油路7.8公里;接入自来水用户833户,自备井用户489户;新建600.05KW光伏发电站1处,农网改造升级18个台区、45.8公里;改造6个村级文化中心,建设了近8000平方米文化休闲广场,完善了配套设施;安装数字电视763户,累计进行危房改造489户,6个嘎查全部新建了标准化卫生室,改善了农村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农村牧区“颜值”。新建污水处理场1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0吨,有效解决污水处理难题。建设1.5万立方米垃圾填埋场1处、垃圾池14处、垃圾填埋点1个,实现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存放处理,有效解决生产生活垃圾乱丢乱放难题。在各嘎查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全力打造“亮美”牧区。在各嘎查推行门前“三包”“五清”等管理环境治理制度,聘请物业公司对重点区域实行日常治理,动员苏木嘎查两级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苏木辖区内居住环境干净整洁、美丽宜居。

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在各嘎查分别设立草原书屋,定期组织开展阅读会、全民阅读、亲子阅读、送书下乡等活动,最大限度满足农牧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7个,组建23支志愿服务队伍,年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40余次,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赤峰好人”、劳动模范、“最美家庭”、巾帼致富带头人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带动身边人,大力营造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有效激发乡村振兴生机活力。

乡村振兴为民而兴,乡村建设为民而建。目前,敖润苏莫苏木农牧民群众实现人均3头牛10只羊,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00元,高于全旗平均水平,农牧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环境美起来了、心情好起来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正在敖润苏莫苏木变为生动的现实。

卢雁鹏 杨晓天 赵振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